出发点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不同嘛。于我个人来说,风吧如何其实无所谓的,我只关心热带气旋本身。机构预测的发展,即是 "皮鸭" 逐渐减少,而 "囍炸" 逐渐增多的过程。对流之美,风眼之重,水汽之细,底层之强,作为文化未为不可,但对台风预测的发展毫无贡献,能避免自然是最好的,如果由于各种原因无法避免,可能就会被用来感动自己罢。我眼中的台风圈应是以拓展预测台风和分析定强为第一要务。人是复杂的,但互联网上的人可以是不完整的,因而可以是简单的、纯粹的。既然如此,便有可能抽象出一种集体主义的共同意志,在作为台风圈的一部分时,每个人以预测台风为唯一的冲动,以严格的理性进行价值评判。至于若干年后,我倒是不会悲观地寄希望于后人会对若干年前的已经失去深度的 "文化积淀" 表示敬仰,我更希望台风吧本身,愿意继续发掘热带气旋这个伟大的天气系统的。更多的潜力的台风作为一个有机体,能够永垂不朽。
最后符上一个目录吧,目录还不完整,有两个点卡住了。有朝一日不咕的话,应该算得上通过逻辑推导建立的订强大厦,而不是什么名词大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