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县位于沂蒙山区西南部。东经117°25′~117°56′,北纬35° 07′~35°43′。东邻费县,西连泗水县,南与枣庄市接壤,北与蒙阴县、 新泰市交界。东西最大横距47.3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66.75公里,总面积1824.97平方公里(折合273.75万亩),占山东省总面积的1.16%。 平邑县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具有明显的山区特征。山区面积占85%,平原占15%。全境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略向东南倾斜。北部蒙山山脉峰峦嵯峨,气势雄伟;南部尼山山脉群峰连绵起伏,风光旖旎;中部谷地、陆地土质肥沃,田畴如画。有大小山峰1076个。多呈北西~东南走向。蒙山主峰龟蒙顶海拔1155.8米,为沂蒙山区第一高峰、山东省第二高峰,素称“岱宗之亚”。有浚河、温凉河两条主要河流横 贯全境,控制流域面积1787平方公里。日(照)东(明)高速横贯东西,新(泰)枣(庄)公路、平(邑)滕(州) 公路纵穿南北,岚(山头)兖(州)公路、兖(州)石(石臼所)铁路跨越东西, 交通方便。 平邑县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3.2℃,无霜期212天,日照2589.4小时,降雨量784.8毫米。 平邑县辖16个乡镇,738个行政村,9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8万人。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花岗石之乡” 、“中国石材之乡”,是全国科技先进县、体育先进县、水利建设先进县、水土保持先进县、封山育林先进县、“油料生产百强县”、“肉类生产百强县”、市级文明城市。 平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西周属颛臾国,春秋为鲁国大夫季平子的食邑,西汉置平邑侯国,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著名思想家曾参、仲由和军事家羊祜、近代爱国将领左宝贵的故里。在革命战争年代,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肖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过,全县有三万多名英雄儿女参战支前,涌现出了“陈毅担架队”等闻名全国的英雄集体和“爆炸大王”王法元等英雄人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平邑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实干,铸造了闻名全国的“九间棚精神”,涌现出了全国人大代表刘嘉坤、党的十六大代表陈永玲等一批先模人物。 资源储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现已开发出黄金、石膏、花岗石、石灰石等26种矿产资源。其中黄金储量39吨,年产4万两;石膏储量约27亿吨,平均品位65.9%,最高品位98%;花岗石储量22亿立方米,有红、绿、黑、白、灰五大系列十八个品种、几十种花色;石灰石储量在60亿吨以上,矿石一级品率达到86.3%,且矿区内有丰富的优质粘土,发展水泥生产的条件得天独厚。雄峙我县境内的蒙山主峰龟蒙顶海拔1156米,为山东省第二高峰,蒙山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植被茂密,素有七十二奇峰、三十六洞天之说,是国家级森林公园、4A级旅游景区,空气中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高达220万个,被誉为“天然氧吧”。利用整座天然裸岩山体雕刻而成的“蒙山寿星”,高218米、宽198米,是蒙山的标志性景点,也是世界最大的山体雕刻,已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天宇自然博物馆藏品达到20万件,是“全省唯一、全国少见、世界一流的博物馆”,被省科协、省教育厅批准为山东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九间棚旅游区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闻名全国的“九间棚精神”发源地,所处的天宝梨乡花果遍地,风光旖旎。总投资1.5亿元的归来庄金矿地质公园建设,一期工程即将完成,为平邑旅游增添了新亮点。境内还有大洼、明光寺、曾子山、母子山、五龙湖等景区,景色各异,美不胜收。
[编辑本段]综合实力
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发展实力不断增强。立足资源优势,着力培植石材、石膏、金银花、果品加工和蒙山旅游五大特色产业,突出抓了经济开发区、地方果品罐头城、国际石材城、石膏工业带“一区两城一带”建设,形成了一批外向度高、特色明显、带动作用强的骨干群体,有力地拉动了县域经济发展。目前全县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1家;注册个体工商户10075万户,民营企业976家;外商投资企业12家,自营进出口获权企业47家。 石材产业,实力强劲。现有花岗石矿山63处,年开采及引进荒料15万多立方米;注册石材经营加工企业256家,石材加工经营户500家,年加工销售板材1600万平方米,进口板材40万平方米;全县直接从事石材业的人员达5万多人,年创产值14亿元。规划建设中的7平方公里的国际石材城年内将实现“八通一平”,建成后将成为集加工、展销、质检、培训、物流于一体的高标准、现代化的国际石材中心。 石膏产业,发展迅速。全县有石膏矿山企业16家,年产量380万吨;石膏粉厂52家,年加工石膏粉180万吨;石膏板厂9家,年生产能力1.6亿平方米,从业人员4万多人。沿保太、柏林、卞桥、资邱一线规划建设了石膏产业带,集中发展石膏板、石膏粉加工业,目前,开采加工企业达到了75家,年创产值10亿多元,利税1亿元。 金银花产业,独具特色。
[编辑本段]综合实力
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发展实力不断增强。立足资源优势,着力培植石材、石膏、金银花、果品加工和蒙山旅游五大特色产业,突出抓了经济开发区、地方果品罐头城、国际石材城、石膏工业带“一区两城一带”建设,形成了一批外向度高、特色明显、带动作用强的骨干群体,有力地拉动了县域经济发展。目前全县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1家;注册个体工商户10075万户,民营企业976家;外商投资企业12家,自营进出口获权企业47家。 石材产业,实力强劲。现有花岗石矿山63处,年开采及引进荒料15万多立方米;注册石材经营加工企业256家,石材加工经营户500家,年加工销售板材1600万平方米,进口板材40万平方米;全县直接从事石材业的人员达5万多人,年创产值14亿元。规划建设中的7平方公里的国际石材城年内将实现“八通一平”,建成后将成为集加工、展销、质检、培训、物流于一体的高标准、现代化的国际石材中心。 石膏产业,发展迅速。全县有石膏矿山企业16家,年产量380万吨;石膏粉厂52家,年加工石膏粉180万吨;石膏板厂9家,年生产能力1.6亿平方米,从业人员4万多人。沿保太、柏林、卞桥、资邱一线规划建设了石膏产业带,集中发展石膏板、石膏粉加工业,目前,开采加工企业达到了75家,年创产值10亿多元,利税1亿元。 金银花产业,独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