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就是下面这段)
肯增值自己,才会有选择
二零零二年夏,是我心灵最乾涸的岁月。
心灵老是处於一种懒洋洋,毫无生气的状态中,对追寻新闻真相的热情全然消失,对身边的任何事物都提不起了解的劲头。
那时候,我不知道为甚麼我会这麼不开心。直到看到季羡林(季老)说的话:「我今年九十三岁了,离八宝山愈来愈近,我要
更加努力完成我心中想做的事。」
啊!原来,关键就在,我已经停步;原来,我已经活在满足现状的「恐怖」之中,我再没有想过增值自己。
怎样才能摆脱这股懒洋洋的状态?季老的话,确然是一支「清醒针」。我不要自己不停倒数退休的日子将临,我不要用我自己的手去活埋我自己的生命。
我决定休息一下!
在我递上辞职信的翌日,与女伴相约到山顶散步,静心调息心灵之际。猛地,电话铃声响起:「还记得我向你提过出版蓝图吗?不如我们在出版界共闯一番事业?」
这是我今日的老板马浚伟向我提出的邀请。就是一句「共创文化蓝图」,激励我八年来伴着他驰聘新环境,不言悔不言退。中间经历的困难痛苦,我只觉是学习的过程。这八年,我感受到
的,我得着的,绝非外人所能明白。
几年前,看着马浚伟为练演舞台剧《王子复仇记》,紧张得吃不下,睡不好,几个月排练,数天演出,我看着他瘦得面颊也凹陷了,那时只知心痛他的辛苦。
谁知,今年五月初,陪他拍摄《蒲松龄》MV,导演要求马浚伟在片片布幔中,演绎出思想的迷茫,寻找爱,觅理想的虚空。他只一递手,时间拿捏之准,甫士之美,一下子,竟震慑了我和摄影师的心,原来,早年於舞台剧练习所得,他竟可在另一个表演空间从容地挪用。
这就是增埴自己的得着,学习的过程可能是艰苦的、孤寂的,但是,一旦有机出鞘,宝剑更露光芒。
这下感受,令我更确定一点,与其把精力放诸於不关注自己的人身上,倒不如把精神转做值得做的事,生命才更有价值。「肯增值自己,才有选择的机会。」马浚伟名言,我认同之话,这就叫「同志」。
转载自 东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