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圣人吧 关注:17,130贴子:1,598,241
  • 0回复贴,共1

如何修心性?(论正心修身说中正中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正心,即端正己心,正己求道之心、做人之心、处事之心、治世之心,使己心公正、不偏歪。正心,是修身的基础,是修身的开始。修身亦是正心的继续、正心的强化、正心的保证、正心的升华。
只有正(动词)心,才可获得正(形容词)心。只有不断地正心、修身,才会拥有高境界之正心、修为。
修身的关键在于修心性,也就是先主动修己心,待心之成果本固后必然入本性。
何为修心?一去坏邪之心;二舍私杂之念;三添好正之本。
内修心性很难,真能实实在在内修心性之人必是能战胜“自己”的大勇之人。相对来说,单纯的修外,也就是修言、修行比较容易,但没有持之以恒的真心也不容易做到。
无论正心还是修身,都必须得正。既然是正,那就不能对内对外、对人对己搞双重标准,应该同一,“认理不认人,无论内外、人己、亲疏、远近”。孔子就此说得非常好:“当仁,不让于师。”
先正己之现心,后获己之本固正心,这是个艰辛的过程,没有相当的意志品质是很难做到的。
正心不易,得正心难,但得中正之心更难,得中正之本性更更难。
中正,可不是单纯的直正、教条之正,而是深刻之正、总体之正、贯穿表里之正、“放之四海而皆准”之正,远远超出公正这个词汇的外延及内涵。
从低层次讲,理性、审慎、客观、公正、一分为二、不偏激、不盲从…,这种状态下的正,就是中正。
中正的最高境界是大中至正。相对而言,中正易得,大中至正千古罕见。
中正直至绝顶的大中至正,只要有恒心,并非不可具,但均非中庸。
自然、无形迹、真无为状态下的大中至正,是谓中庸。中庸,惟聖人具,人可效,难具也!正如孔子慨叹的那样:“知进退存亡,其惟聖人乎!”


IP属地:辽宁1楼2022-08-14 07:3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