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当年摸个90多分的开心的感觉,看着稳定持续计算而功率发热都不高,那个满足
不过最近也快到极限了。自从把量化回测改成批量处理后,已经不得不关超线程了(io已经超负荷,增加同时运行的实例也只能让数据的吞吐更堵塞而已),基于ddr4的平台已经快要无法满足需求了。看着13代的大缓存和日渐成熟的ddr5内存,感觉换机的日子快到了。已经提前选好了机箱设计好了散热和供电方案,甚至于程序的集群同步优化也改好了,就等intel发力了。
前两天看到吧内有人讨论什么叫生产力。其实我觉得,一个处理器,你纠结它跑分,或者各项技术指标,对于你特定的工作环境特定应用用例是没有意义的。最能说明生产力的,是你的应用获得的实际提升。记得当年升级10900k的时候,原本30分钟完成的计算,变成14分钟完成;同时跑4个实例到极限,到同时跑15个到极限。原本180ms响应完的瞬间爆发的计算,能在30ms响应完……这种生产过程中实质性的提升,对我来说这才叫生产力。
现如今它已经稳定工作了这么久,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但是已经逼到了极限,有那么点伤感。希望下一个平台在稳定持续计算的前提下也能带来飞跃的提升和可以接受的发热量。期待13900k的到来
最后吐槽,intel啥时候能把家用平台的内存支持上到256g……之前迭代计算轻松干掉128g的空间的时候,改代码的成本远高于4条内存……
不过最近也快到极限了。自从把量化回测改成批量处理后,已经不得不关超线程了(io已经超负荷,增加同时运行的实例也只能让数据的吞吐更堵塞而已),基于ddr4的平台已经快要无法满足需求了。看着13代的大缓存和日渐成熟的ddr5内存,感觉换机的日子快到了。已经提前选好了机箱设计好了散热和供电方案,甚至于程序的集群同步优化也改好了,就等intel发力了。
前两天看到吧内有人讨论什么叫生产力。其实我觉得,一个处理器,你纠结它跑分,或者各项技术指标,对于你特定的工作环境特定应用用例是没有意义的。最能说明生产力的,是你的应用获得的实际提升。记得当年升级10900k的时候,原本30分钟完成的计算,变成14分钟完成;同时跑4个实例到极限,到同时跑15个到极限。原本180ms响应完的瞬间爆发的计算,能在30ms响应完……这种生产过程中实质性的提升,对我来说这才叫生产力。
现如今它已经稳定工作了这么久,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但是已经逼到了极限,有那么点伤感。希望下一个平台在稳定持续计算的前提下也能带来飞跃的提升和可以接受的发热量。期待13900k的到来
最后吐槽,intel啥时候能把家用平台的内存支持上到256g……之前迭代计算轻松干掉128g的空间的时候,改代码的成本远高于4条内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