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吧 关注:1,096,740贴子:4,964,347
  • 8回复贴,共1

【羊城晚报】广州小孩不会说粤语是因为基础教育只用普通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广州小孩不会说粤语
      是因为基础教育只用普通话
      新闻继续追
      文化学者裴钰主动致信羊城晚报谈方言的生存空间,认为
      人物介绍
      裴钰,知名文化学者,作家。2009年提出“方言是母语”的观点,倡议在推广普通话周之外,设立“方言母语日”。
      羊城晚报关于粤语的报道引起强烈反响。远在北京的文化学者裴钰,也主动致信羊城晚报表示关注。羊城晚报记者昨夜今晨通过微博采访了裴钰。
      广州话和普通话
      在香港和谐并行
      羊城晚报:推广普通话和保留方言可以同时实现吗?是否零和游戏?
      裴钰:方言是我们的母语,普通话是交流语言;方言是文化语言,是地域文化的传承载体之一。两者完全可以共存。
      举一个例子: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公布2006年中期人口统计简要结果。据统计,广州话是香港家庭最常用的语言,大约91%的五岁以上人口在家中以广州话交谈。大约40%的人口报称以普通话为最常用的语言或能说这种语言。91%的五岁以上人口在家中以广州话交谈,这体现了方言作为生活语言的属性;而大约40%的人口“最常用”或者“能说”普通话,这体现了普通话作为交际语言的重要作用。在生活中使用方言,在交际中使用普通话,两者彼此和谐的相处模式,通过这两组数据,可以一目了然。
      香港是一个标准的普通话推广的典范,它正确推广了普通话,把普通话当做交际语言来对待,生活语言还是广州话。香港的例子说明,我们的方言教育,和普通话教育是可以保持平衡的状态,和谐并行的。注重母语保护,也能保障普通话的推广。
      羊城晚报:有人说,在社会语言交际的层面,的确非腾出一些“地盘”来给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不可。您怎么看?
      裴钰:推广普通话,是语言文字法的规定,需要毫不动摇地执行。但不适宜用腾地盘的说法,而应该在充分尊重民意和舆论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方式,不要破坏既有的方式,需要用柔性的方式解决,不能搞生硬的运动和行政命令。
      我们说方言,用方言交流,欣赏地方戏曲,都是在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推广普通话和方言保护绝不矛盾,在广州通行普通话,并不意味着消灭粤语,老百姓还是可以在生活中使用广州话,这一点需要格外加以说明。
      方言教育不保证
      就不是优质教育
      羊城晚报:有人反映说,广州越来越多的小孩不会说粤语了。您怎么看?您认为原因是什么?
      裴钰:这是因为在基础教育中存在“扼杀”方言的现象。联合国的相关条约有一条规定:“每个人都有权接受充分尊重其文化特性的优质教育和培训。”
      我们的教育和培训,必须尊重受教育者的“文化特性”,中小学教育中推广普通话没有错,没有问题,但实事求是地说,对方言的尊重并没有做到位,语文教学片面注重工具语言的教授,只加强了“文化共性”,而大大忽视了“文化特性”,教导孩子们说普通话,这是正确的,但没有教导孩子们要热爱家乡话,要尊重家乡话,明确引导孩子们既使用普通话,又可以使用方言。本来,国家和政府只是把普通话当做一门交际性的语言来做推广,而少数教育工作者却把普通话歪曲地理解为“生活语言”,引导孩子们超越了交流的范畴,在日常生活里不说方言,而说普通话。这种把方言扼杀,把普通话变为“生活语言”的教育,不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的“优质教育”,这是让我们极端忧虑的。方言是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们要保持目前语言领域的多样性,我们必须予以承认。我们应该鼓励基础教育的教师,用普通话和方言教学,既可以说普通话,也可以说方言,语文教育要突出表明“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准,幼儿园语文教育中,如果不保证方言教育,那么就不是“优质”教育。
      普通话需推广
      方言需不压制
      羊城晚报:詹伯慧先生说,“现在越来越多广州人懂得普通话了,如果适当增加普通话的广播,一方面让广州人有更多机会接触普通话,学好普通话;一方面也照顾到许多外来的人。”该如何看待詹伯慧先生的这一说法?
      裴钰:第一,要明确方言具有区域内的交流功能,粤语在华人世界使用范围很广,所以,不能认为方言就没有交流功能;第二,人际的流动,实际上都是从一个文化区域迁移到另一个文化区域,还是要以尊重目的地的文化传统为先,粤语是南粤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方言对民族戏曲、文化典籍的传承作用很大,尊重地方文化,就要首先学习方言。看报纸杂志上网,都可以了解信息,不能把所有的传播任务都压给广电。
      羊城晚报:应以什么样的思维去看待此次粤语之争?
      裴钰:应明确方言是母语的原则,方言是不同地域内使用的汉语。普通话需要推广。方言无需推广,而是需要不压制、不歧视、不遏制,要“放任”方言的存在和发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推广普通话是正确的,但同时,我们需要切实地加强方言教育和文化建设,千万不能忽视方言的文化作用。
      ·羊城晚报记者 张演钦·
http://news.qq.com/a/20100611/001356.htm



1楼2010-06-12 10:33回复
    内地教育真的太可怕了,为达目的简直不择手段了。


    4楼2010-06-12 11:04
    回复
      2025-09-01 22:11:5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后清朝廷其实非常惧怕两广联合或粤港联合推翻其封建政权,所以不择手段打压粤语同化粤人。
      看看深圳的演化历程,我们不难看出捞共的同化政策的阴险:他们先是巧立名目把深圳的管治权从地方那里分出去,再从内地调集一些穷山恶水的刁民向其大规模殖民,然后再神不知鬼不觉见逐渐取消公共场合的粤语服务和媒体。
      最后,深圳彻底沦为了北方人的殖民地。


      5楼2010-06-12 11:44
      回复


        7楼2010-12-03 12:42
        回复
          本地话教学,广东人应该训身追求!


          8楼2010-12-03 13:08
          回复
            以行政权力压制方言,确实是不人道的


            IP属地:广东9楼2010-12-03 13:11
            回复
              广东应该关闭不传授粤语的学校,次类在广东本土学校却视广东人广东文化为敌人,系对广东人侮辱。


              11楼2010-12-03 13:14
              回复


                12楼2010-12-03 13: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