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人一直把老聃、庄周的学说看作同一体系而合称之为老庄学说,这是不对的。
其实,庄周是儒门的再传弟子,只不过其中后期偏重于养生、打坐等“实用”功夫继而推及至对道及世间万象的认知上而已。
不同时期精于打坐功夫的儒门弟子,除了庄周还有颜渊和荀况。这三人都各有推陈出新、自成体系的学说,当然也各有其伪其谬其偏执。弟子嘛,即便真伪参半都属不易,毕竟孔子的宗师风范、制衡全局的大考量不是能学的东西。
这三人中,庄周偏自然、客观、地道部分;荀况偏主观侧重人道部分强调“心”之作用;颜渊居中不急于一世建功厚积薄发后世终有大成。在此值得一说的是:荀况对“心”的研究和认知透彻、精辟、很有开拓,堪称世间“心学”的鼻祖。但其把“虚一而静”这个打坐中达到“坐忘”的上佳状态推及至日常对道的认知上则太过牵强,实属大谬。
给后世人造成“庄周是道门中人”错觉的是汉代兴起的道教,道教的创始者为了让世人对自己这个新门派有个“源远流长”、“名门大派”的好印象,证明自身的“合法性”,就把当时极富盛名被尊为聖人的老聃及在外人看来很有道家色彩的庄周供起来奉为了祖师…
道教生拉硬拽地和老聃、庄周扯上了关系,庄周也由此被倾向自己学说的后人“开除”出了儒门。
顺乎自然的庄周被不自然的人为“调侃”了一回,造化弄人哪!
其实,庄周是儒门的再传弟子,只不过其中后期偏重于养生、打坐等“实用”功夫继而推及至对道及世间万象的认知上而已。
不同时期精于打坐功夫的儒门弟子,除了庄周还有颜渊和荀况。这三人都各有推陈出新、自成体系的学说,当然也各有其伪其谬其偏执。弟子嘛,即便真伪参半都属不易,毕竟孔子的宗师风范、制衡全局的大考量不是能学的东西。
这三人中,庄周偏自然、客观、地道部分;荀况偏主观侧重人道部分强调“心”之作用;颜渊居中不急于一世建功厚积薄发后世终有大成。在此值得一说的是:荀况对“心”的研究和认知透彻、精辟、很有开拓,堪称世间“心学”的鼻祖。但其把“虚一而静”这个打坐中达到“坐忘”的上佳状态推及至日常对道的认知上则太过牵强,实属大谬。
给后世人造成“庄周是道门中人”错觉的是汉代兴起的道教,道教的创始者为了让世人对自己这个新门派有个“源远流长”、“名门大派”的好印象,证明自身的“合法性”,就把当时极富盛名被尊为聖人的老聃及在外人看来很有道家色彩的庄周供起来奉为了祖师…
道教生拉硬拽地和老聃、庄周扯上了关系,庄周也由此被倾向自己学说的后人“开除”出了儒门。
顺乎自然的庄周被不自然的人为“调侃”了一回,造化弄人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