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清吧 关注:39,758贴子:1,754,516
  • 6回复贴,共1

元宫十二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元太祖
一统蒙古
攻占中都
第一次西征
2、元太宗
南下灭金
第二次西征
3、元定宗
忽里勒台大会
西征未成
4、元宪宗
第三次西征
南下伐宋
命丧钓鱼城
5、元世祖
统一南宋
阿合马被杀
真金之死
亲征乃颜
6、元成宗
继承大统
对西北诸王的战争
卜鲁罕皇后秉政
朱清张瑄案件
7、元武宗
大都之变
武仁授受
设立尚书省
参拜孔子
8、元仁宗
罢尚书省
延佑复科
延佑经理
蔡五九起义
废立太子
铁木迭儿当政
9、元英宗
除掉铁木迭儿
南坡之变
10、泰定帝
惩处凶手
经筵开讲
11、元文宗
两都之战
毒杀皇兄
燕帖木儿专权
大兴文治
12、元惠宗
废除伯颜
至正中兴
红巾军大起义
脱脱之死
孛罗帖木儿入京
元朝灭亡


1楼2022-07-23 12:49回复
    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入临安,宋恭帝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南宋灭亡,元朝掌握全国性政权。1279年3月19日,南宋海上流亡政权残余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被消灭。
    1282年3月,中书平章政事阿合马被益都千户王著所杀。阿合马是察必皇后的父亲按陈那颜的陪嫁奴隶。1264年被元世祖任命为中书平章政事。主要掌理财政,推行清理户口、推行专卖制度、发行钞票(时称交钞)等方式,增加朝廷收入。元朝灭亡南宋之后,继续在江南地区实行发钞和药材限制专卖政策,大大增加财政收入,但也激发了大臣们的不满。
    1286年1月5日,皇太子真金卒。真金为元世祖嫡长子,1261年被封为燕王,1273年被封为皇太子,1279年参决朝政。真金自幼深受汉文化影响,当政后亦作为汉法派之领袖与阿合马等理财派对立。1285年因禅让事件而忧郁成疾。
    1287年,东北诸王乃颜反。乃颜,成吉思汗幼弟铁木格斡赤斤后裔。镇守漠北的北安王那木罕所部土土哈从驻地东行,"疾驰七昼夜",在土拉河挫败乃颜叛党西掩的兵锋,接着又沿克鲁伦河而下,破其后续部队万余骑。乃颜试图争取西道诸王接应,由东向西打通岭北,占领"国家根本之地"的战略计划,在叛乱之初即告失败。大约与土土哈断然发兵东进同时,忽必烈决定亲征乃颜。六月初,忽必烈抵达撒儿都鲁之地(当即今呼伦湖东南的沙尔土冷呼都克)。元军在这里先后与叛将黄海、塔不台、金家奴等叛军"众号十万"遭遇。至夜,李庭持火突袭敌阵,叛军惊溃。
    1288年,忽必烈命皇孙铁穆耳(即后来的元成宗)、大将玉昔帖木儿再度出征。战火从大兴安岭东西两侧一直延烧到高丽境内。直到1291年末,元军方始最终扑灭乃颜之乱的余烬。
    1294年,元世祖病逝。皇位争夺在真金长子甘麻剌和真金第三子铁木耳之间展开。(真金次子答剌麻八剌1292年先于世祖病逝)最后,元朝丞相伯颜决断,立铁木耳为皇帝,即元成宗。甘麻剌俯首称臣,归藩漠北。
    1299年,元成宗命皇侄海山(真金次子答剌麻八剌之长子)总兵漠北,与西北诸王海都决战。1300年,海山在阔别列大破海都军,翌年又亲自率军与海都在蒙古高原上展开几番恶战,结果海都败死。
    由于年轻时饮酒过度,元成宗铁穆耳晚年一直被重病所扰。中宫卜鲁罕皇后秉政,卜鲁罕有智谋,信任相臣哈剌哈孙,代元成宗铁穆耳施政也做得比较公允,颇得好评。
    1303年,枢密断事官曹拾得奏告河南行省左丞朱清和江西行省参政张瑄,“贵富为江南望”,“濒海怀异志”。
    朱清、张瑄二人原来是南宋末的私盐贩兼海盗,张瑄还充任宋朝市舶司舟楫部辖,入元后,两人依靠海运及市舶迅速积累财富,“田园宅馆遍天下,库藏仓庾相望,巨艘大舶帆交番夷中,舆骑塞隘门巷”;“富过封君,珠宝番赁万万计”。
    朱、张二人在世祖朝有开拓海运漕粮之功,虽然在至元末就有人告他们有异志,但忽必烈都没听,反而诏丞相完泽说“朱、张有大勋劳,朕寄股肱,卿其卒保护之。”
    这次接到曹拾得的举报,执政的卜鲁罕立即下令御史台鞫问朱清、张瑄,丞相完泽以世祖皇帝的委托去劝谏皇后对朱张二人网开一面,卜鲁罕并不买账。
    最后,朱张二人下狱死,家属籍没,巨额财产全部被收入皇后位下的中政院,卜鲁罕皇后通过处理朱张大案捞了一把。


    2楼2022-07-23 22:07
    回复
      2025-11-10 05:42: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307年,元成宗病逝。皇太子德寿早薨。于是卜鲁罕皇后欲立安西王阿难达为帝。答剌麻八剌次子爱育黎拔力八达,与右丞相哈剌哈孙合谋,诛谋自立的安西王阿难答与中书左丞相阿忽台,拥立统军北边的长兄怀宁王海山为帝,是为元武宗。
      武宗即位后爱育黎拔力八达被立为皇太弟,领中书省、枢密院,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这就是元史著名的武仁授受。
      元武宗继位后,很大一部分权力掌握在皇太弟爱育黎拔力八达手里。包括元武宗的亲信三宝奴、太监李邦宁,都劝元武宗废皇太弟,立己子为皇太子。元武宗虽然拒绝了废除皇太弟,但是接受了另立尚书省,这样架空了皇太弟爱育黎拔力八达的权力。
      元武宗为加强统治,笼络天下文人,还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元武宗之妹妹祥哥剌吉嫁给弘吉剌部琱阿不刺万户为妻。琱阿不刺封地包括山东在内。祥哥拉吉多次代替兄长到孔子墓地祭拜。


      3楼2022-07-23 22:07
      回复
        光看这杀来杀去,元朝能撑一百多年也是相当厉害了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7-26 18:21
        回复
          1311年,元武宗病逝,爱育黎拔力八达继位,就是元仁宗。元仁宗继位后,罢尚书省,杀武宗亲信三宝奴等。收回大权。
          元仁宗自幼拜名儒李孟为师,因此上任后任命李孟为中书平章政事,并且在李孟劝导下准备恢复科举。1313年,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1315年在大都会试。张养浩等主持科举考试。最后录取张起岩、欧阳玄等,成为日后编写宋辽金史的中坚。
          当时江南富豪和诸王、寺观等大量隐占官、民田产,强者田多税少,弱者产去税存,赋役不均,严重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 延佑元年(1314年),鉴于当时田亩"欺隐尚多,未能尽实",造成国家"岁入不增",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采纳中书平章政事章闾的建议,行经理之法。史称延佑经理。遂以章闾、你咱马丁、陈士英等分别前往河南、江浙、江西督办,并责成行御史台及枢密院给予行政和军事协助,行御史台分台镇遏,枢密院以军防护。采取"揭榜于民,限四十日,自实于官",严令百姓于限期内向官府申报本户的田亩数量,重新登记,作为征收租税的依据;如有欺隐作弊者,许知情者告发,依法治罪。
          由于各级官吏贪刻,且与地方富豪互相勾结,以无为有,妄增亩数,而有很多富民却因贿赂官吏隐瞒田产,人民深受其害。延佑经理成了流毒三省的一项暴政,至有逼死人命及拆毁民屋、发掘民墓以虚张顷亩之事。江西经理田粮,赣州一路受害最深。1315年年四月,江西宁都(今赣州)州民蔡五九聚众起事,受害农民纷起反抗,七月间两次包围州城。八月初元军破围,蔡五九退入山中称王。不久,元军袭破其所据守的山洞。蔡五九移兵攻汀州路宁化县,福建震动。九月,江浙、江西两省元军合力剿捕,擒杀蔡五九于石城(今属江西),起义失败。
          1316年,元仁宗封武宗长子和世剌为周王,出镇云南。这是元仁宗欲立己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的一个步骤,违背了武仁授受的诺言。于是和世剌到陕西后反叛,失败后逃往西域。随后,元仁宗立己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
          铁木迭儿是皇太后的近臣。当初元武宗驾崩,元仁宗在东宫,以变乱旧章,诛杀丞相脱虎脱(三宝奴)等,任用完泽及李孟为中书平章政事,锐意改革。而皇太后在兴圣宫,已有旨,召铁木迭儿为中书右丞相。一个月后,元仁宗即位,不得已任用铁木迭儿为相。由于铁木迭儿贪赃枉法,1316年被赵世延等上奏罢官。
          1316年七月,元仁宗拜赵孟頫为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用一品例,推恩三代。 元仁宗待他甚厚,只呼其字而不呼其名,在与侍臣谈论文学之士时,将赵孟頫比作唐代李白、宋代苏轼,称赞他品行纯正,博学多闻,书画绝伦,又精通佛学及老庄之学,这些都是人所不及的。


          6楼2022-07-26 20:14
          回复
            1320年元仁宗病逝,元英宗继位,铁木迭儿在太后支持下再入中书为右丞相。铁木迭儿再入中书后,对之前导致他罢官的人打击报复,赵世延等被罢免。铁木迭儿本来以为终于可以自己说了算了,没想到元英宗以木华黎后裔拜住为左丞相,使铁木迭儿为所欲为的愿望落空。铁木迭儿把当初检举他的赵世延下狱,明令处死,但是被元英宗释放。铁木迭儿大为震惊,到元英宗哪里询问,元英宗直言:这是朕的意思。铁木迭儿又惊又恼,最后郁闷而死。
            元英宗和拜住清洗铁木迭儿的党羽,其中铁失是铁木迭儿的亲信,对元英宗又惧又怕,于是和元英宗身边的卫士密谋,在南坡这个地方,将元英宗和拜住刺死,同时派人到漠北去迎立甘麻剌的儿子也孙铁木耳为皇帝。(甘麻剌当时已经病逝)
            甘麻剌的儿子也孙铁木耳继位,就是泰定帝,泰定帝继位后并没有重用杀害元英宗的铁失,相反把铁失正法,从而得到朝臣的拥护。
            泰定帝从小生长漠北,对汉文化知之甚少,但是泰定帝非常虚心,请朝中有名的儒臣开设经筵,讲解中国历史上治国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汉文化水平。泰定帝还把被元仁宗放逐到海南的元武宗的次子图铁木耳封为怀王,封地在南京。
            1328年泰定帝在上都病逝,元武宗的旧臣床兀儿的儿子燕帖木儿当时是大都留守,趁机发动兵变,拥立元武宗的儿子为帝,当时元武宗的长子远在西域,元武宗的次子图铁木耳抢先回到大都继位,就是元文宗。经过燕帖木儿和上都的泰定帝旧臣激烈的战斗,燕帖木儿取得了胜利。这就是元史上著名的两都之战,这场战争极大削弱了元朝的实力,也是元朝走向衰弱的转折点。
            远在西域的元武宗的长子和世剌,也就是元文宗的皇兄欲回大都继位,走到王忽查都地方,与元文宗和燕帖木儿汇合,元文宗和燕帖木儿假意谦让,趁夜将皇兄毒死。元文宗重新继位。
            由于燕帖木儿功劳很大,从此大权独揽,被任命为大丞相。元文宗任命赵世延为中书平章,但是并不能阻挡燕帖木儿专权。
            元文宗只好和在南京怀王时期的旧臣虞集和柯九思,设立奎章阁,试图在文化上大有作为,编纂了《经世大典》。


            7楼2022-07-26 20:15
            回复
              1332年元文宗病逝,临死前对毒死皇兄感到悔恨,决意传位给兄长的儿子。当时和世剌有两个儿子,长子妥欢铁木耳被元文宗先发配到高丽,又转往桂林,已经13岁,幼子懿璘质班年纪尚幼,年仅七岁。为了便于控制,燕帖木儿先立幼子为帝,即元宁宗,但是元宁宗不到两个月就病逝了。于是燕帖木儿只好到桂林迎立妥欢帖木儿,因为对妥欢帖木儿比较疑惑,所以燕帖木儿迎回妥欢帖木儿后,没有马上立为皇帝。这时燕帖木儿暴病而死,于是妥欢帖木儿继位,就是元顺帝。
              元顺帝继位后,任命拥立元文宗同样有功的伯颜为右丞相,燕帖木儿的弟弟撒敦为左丞相,同时册立燕帖木儿的女儿为皇后。不久,燕帖木儿的儿子唐其势继承其叔叔撒敦为左丞相。唐其势想和伯颜一决高下,结果被伯颜击败,燕帖木儿的势力包括唐其势和皇后都被伯颜铲除,伯颜开始大权独揽。
              伯颜的侄子脱脱对伯颜大权独揽感到不满,在他的老师吴直方劝导下将伯颜推翻,从此皇权归到元顺帝。
              元顺帝任命脱脱为丞相,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因此这段时期史称“脱脱更化”。
              但是元朝已经积重难返,由于治理黄河,大批民工在白莲教徒刘福通率领下起义,史称红巾军大起义。与此同时,在湖北,白莲教徒徐寿辉发动起义呼应。在江浙,盐民张士诚也发动了起义。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察罕帖木儿李思齐等帮助朝廷镇压农民起义的地主武装。
              这时候,元顺帝任命脱脱统领大军镇压农民起义,脱脱首先在徐州取得胜利,然后兵围高邮张士诚,这时候朝中有脱脱的反对派叫哈麻奏本,最终元顺帝削夺了脱脱的兵权,哈麻又以元顺帝的名义赐死脱脱。脱脱统帅的兵马溃散,已经陷入低谷的农民起义重新迎来高潮。
              脱脱手下兵马溃散后,朝廷主要依赖的部队一是民间地主武装,主要是察罕帖木儿,二是元朝将领答失八都鲁的川军,在镇压徐寿辉起义方面很有成效。于是元顺帝把答失八都鲁的部队也调遣到中原。察罕帖木儿被起义军将领田丰诈降刺杀,察罕帖木儿的外甥扩廓帖木儿,也就是王保保接掌兵权。同时川军进入中原后,答失八都鲁战死,答失八都鲁的儿子孛罗帖木儿接掌兵权。结果孛罗帖木儿的军队和王保保的军队发生矛盾,朝中也有两派分别支持孛罗帖木儿和王保保。由于奇皇后和皇太子支持王保保,孛罗帖木儿被削夺军权,孛罗帖木儿不服,率军队进京,皇太子逃到王保保处避难。元顺帝不得不任命孛罗帖木儿为丞相,孛罗帖木儿在大都胡作非为,元顺帝忍无可忍,与义士联合将孛罗帖木儿处死。
              这时候,南方的几只起义军都被朱元璋统一,朱元璋建立大明,命令徐达和常遇春北伐,元顺帝急忙命令王保保回援大都,王保保不从。这样,大都被徐达常遇春攻陷,元朝灭亡。元顺帝率领妃嫔和大臣逃出塞外,从上都又奔应昌,1370年在应昌病死。


              8楼2022-07-26 20: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