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是害怕父母的打骂和指责的,甚至羞于和同伴说,因为会被其他小孩子嘲笑。可是长大后,脑海中总会逻辑自洽,不停地被洗脑和自我洗脑,努力给父母的打骂找一个合适的理由和解释,最后往往都是父母是爱我的,是为了我好,只不过方法粗暴了些。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的父母是不爱自己的,会下意识否认自己受到来自父母的伤害,毕竟父母曾经是我们的全世界,是我们在这个世界的根基,我们不会愿意去承认自己不配被爱。但是一旦当我们接受了这个合适的理由和解释,我们往往对我们的朋友,妻子,丈夫甚至是以后的孩子同样会打着为你好的说法去伤害对方,这才是最可怕的。我觉得我也深受其害,还是要不断反思原生家庭对自己带来的影响。
共依存(co-dependent):指人因为失去自己内在的爱和信任,而沉溺于外界事物并无法自拔的一种生存状态,他们依赖外界的某些事物以求生存,却对那些事物所引发的问题视而不见。“共依存”既是一种生存状态,也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特质。
非辩护性(non-defensive)回应:指用一种有节制而温和的方式坚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苏珊·福沃德博士 克雷格·巴克
◆ 推荐序 直面家庭的真相
>> 你的所有感受都是有道理的,尤其是那些灰暗的感受。
>> 不能在阳光下呈现的心理,最后就会躲入阴影中,但它不会消失,而是会以我们不能控制的破坏性的方式出现。
>> 譬如中国人好面子。为什么?因为我们在孩子的时候是没有面子的,既然父母怎么对孩子都是对的,那么父母可以肆无忌惮地否定孩子、攻击孩子,孩子的尊严荡然无存。于是,等长大了有力量有力气了,就会过度地去捍卫自己的面子。
>
共依存(co-dependent):指人因为失去自己内在的爱和信任,而沉溺于外界事物并无法自拔的一种生存状态,他们依赖外界的某些事物以求生存,却对那些事物所引发的问题视而不见。“共依存”既是一种生存状态,也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特质。
非辩护性(non-defensive)回应:指用一种有节制而温和的方式坚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苏珊·福沃德博士 克雷格·巴克
◆ 推荐序 直面家庭的真相
>> 你的所有感受都是有道理的,尤其是那些灰暗的感受。
>> 不能在阳光下呈现的心理,最后就会躲入阴影中,但它不会消失,而是会以我们不能控制的破坏性的方式出现。
>> 譬如中国人好面子。为什么?因为我们在孩子的时候是没有面子的,既然父母怎么对孩子都是对的,那么父母可以肆无忌惮地否定孩子、攻击孩子,孩子的尊严荡然无存。于是,等长大了有力量有力气了,就会过度地去捍卫自己的面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