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氏吧 关注:790贴子:6,530
  • 10回复贴,共1

天津,沧州,南皮,穆家老哥五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天穆村穆氏与沧州前曹庄,南皮穆三拔是一家亲兄弟五个。
前曹穆氏族谱序:始祖原籍浙江省杭州府钱塘县穆家寨人,兄弟五人,建文年间反贼造叛背大兵掳在南京金陵水西门里估依廊居住,永乐元年燕王扫北长分人、四分人、五分人跟燕王营中领兵代队随燕王来到燕地古皮县居住,今南皮县居住落户。永乐二年迁老夫人,二分人,三分人奉旨来在古皮县兄弟五人相会住了数日,二分,三分往北到了天津城北穆家庄子。二分中和祖占产落户。三分人投亲回到旧沧州城东穆家曹庄,太和祖占产落户。长分人南皮县穆家三拨居住,四分人在穆庄,赵家庄,罗张庄,五分人住穆家桥,东塘,西塘。万历三十六年五世举人续。(注:万历三十六年五世举人穆学衍,字天德,后人尊称天德公,主持创修)※始祖天庆任福建台湾省锦衣卫千户候。妻为台湾林朝斌公之女,五子是〈保和,中和,太和,振和,义和〉。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7-19 21:19回复
    前曹庄,明朝万历年间的族谱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7-19 21:20
    回复
      2025-07-30 02:12: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穆重(仲)和弟兄五人。长兄保和,落户南皮县穆家三拨,太夫人穆林氏随长子居住。
      穆重和排行在二,系穆家庄穆氏始迁祖。
      三弟穆太和,起初随二哥穆重和到津北,后返回沧州,落户沧州东穆家曹庄。
      四弟振和曾住南皮县穆庄、赵家庄、罗张庄。
      五弟义和住穆家桥东塘、西塘。
      如上内容来自穆太和之五世孙穆学衍,其字天德,是明万历三十六年举人,他留一篇文字,名为“穆氏来源根由”。正是这份“穆氏来源根由”,以无可辩驳的历史史实,昭示了穆姓由南往北的来龙去脉及家族背景。
      然而,除三门和二门清晰自家的渊源外,其他兄弟三人却没有这么幸运。首先是长兄穆保和,他的后人不仅对家庭的属性一无所知,甚至连始迁祖的情况都不甚明了。
      穆家三拔曾有清同治十三年撰写的《穆家家谱》,在序言中写有:“若我穆氏本山左莱郡即墨(现山东省莱州府即墨县)原籍,明永乐自东徙直居于兹几百年矣。姑祖数世,诲字欠已佚传,实属憾事,即先人所志,有可靠者始为志之。”
      关于原籍即墨的出处,穆姓后人认为源自《南皮县志》,而这种提法,穆姓后人予以否认,原因是当时的即墨,除住兵外,没有原始住民,最多也仅是流民,因此,穆姓原籍不会在即墨。
      但是,在东光县住家坊村的穆在村有穆家家谱,该村穆姓认为原籍是在即墨。
      穆家三拨穆姓存有家谱,谱云一世大支,二世祥,三世清,四世端……
      谱中记载一人物:“按,状公讳朴,字子实,别号淳庵,其先博兴人,文皇帝徙富民实畿铺,有讳大支(即穆保和),子曰祥,始迁南皮,占武籍。祥生清、清生端,五兄弟各挟赀致富,代有潜德。端生公北亭,游太学文誉其都,生(丈夫?)子六,公其中子也……”这里 提到的原籍改在了博兴。
      值得一提地是,这里把穆保和叫做“大支”。穆姓后人分析,很可能穆保和去世较早,后人避其称,以分枝名例做记,唤作大支。
      笔者认为,由于穆保和携母生活,母亲很有可能常以乳名相称,遂留给后人印象,刻墓碑时用此称谓。
      在穆氏先墓中发现石谱,写有:“一世讳大支,子曰祥,始迁南皮。”可见“大支”之称使用之广泛。
      穆家三拨和穆家桥的穆姓,祖墓在一起,皆为长子穆保和的后裔。
      由于穆记三拨没有早期家谱,这很有可能是该户穆姓丢失信仰的原因之一。
      再说老三穆太和,他的后人不仅写下“穆姓根由”,在其自家谱系中也有独到的内容,例如,记载穆天庆时,内容是:穆天庆,字寿亭,武进士出身,洪武年间(1368—1398)曾为福建省台湾锦衣卫千户侯……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7-19 21:21
      回复
        再说老三穆太和,他的后人不仅写下“穆姓根由”,在其自家谱系中也有独到的内容,例如,记载穆天庆时,内容是:穆天庆,字寿亭,武进士出身,洪武年间(1368—1398)曾为福建省台湾锦衣卫千户侯……
        在记载穆太和时,如此记下:沧州前曹穆氏始祖太和公。太和字文韶,行三,配刘氏,住南京应天府上元县二道岗。今江宁府江宁县天锡公之女,任大名府千户侯,生子二,长子讳曰柰;次子讳曰李……
        此中要注意的是穆太和的岳父,大名府千户侯刘天锡,乃沧州(含孟村)回族刘姓之先祖。
        令人难解地是,穆家三拨穆姓放弃伊斯兰信仰,是由于先期谱系的丧失,而穆记曹庄太和公的后人,如何放弃伊斯兰信仰就值得推敲了。
        关于四分人振和与五分人义和后人情况尚在调查了解中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7-19 21:22
        回复
          (《天穆村姓氏探源》一书)
          穆重和家族还与天津天后宫供奉的“娘娘”——林默颇有渊源。穆重和的父亲穆天庆,明洪武年间武进士出身,官职五品,为台湾锦衣卫千户侯。其母亲为台湾林朝斌之女。林朝斌乃福建人,林氏先人来自西亚,是深眸隆鼻的色目人。自唐入华,被唐王赐姓林。“林默”就是这林家的姑奶奶。(摘自《北辰民间传说故事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7-19 21:24
          回复
            南皮穆家三拨曾有穆家大楼的传说,今有遗址尚存,可能是当时的清真大寺,毁于大火。传说给穆家抗活的家丁在穆家大楼遗址下挖出过十缸银子。
            按谱序穆中和弟兄的母亲林氏祖太葬在南皮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7-19 21:27
            回复
              沧州前曹庄村中心有个小庙,以前可能是清镇寺,后来没有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7-19 21:28
              回复
                我是滄縣旧州镇前曹庄,听说老辈子娶媳妇娶的汉民,慢慢的就都变成汉民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7-19 21:32
                回复
                  2025-07-30 02:06: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本家您好,方便联系您吗?我的微信mutou21066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23-02-23 12:42
                  回复
                    我是天津穆姓 现在正在编族谱


                    IP属地:天津11楼2024-10-20 20:39
                    回复
                      我是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的,我家祖坟有回族特有的长方形坟。但是墓碑在文革时期被毁,据老人说墓碑有始祖曾任台湾锦衣(衙)可能是墓碑不清楚或者是读者文化水平低。我家确实以前是回族现在是汉族。家谱在日本鬼子侵华时候遗失。我所了解的也就这么多,据老地名志记载我们村以前叫穆家窝铺,明永乐年间建村。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10-28 18: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