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4年广金计算机专业毕业,转眼已经毕业半年了。
我来自湛江的农村家庭,大学只带着2000元来到广州,连学费都没发凑齐。因此从大一开始便开始勤工俭学和找赚钱的机会,大一,和其他人一样也加入了学生组织,周末就去一个广告公司兼职。从一份打电话的兼职,连续干了两年最后成为总经理的助理,甚至结成了万年交。也因为近距离观察到老板如何去管理公司。创业的想法开始萌生。在大二的时候,我的第一小创业尝试是代理一家正装公司的服装,用自己加入学生组织的人脉开始向大三大四的师姐销售正装,抽取佣金,虽然做了一个月虽然只有1000块钱利润但是也非常的开心。后面一发不可收拾开始寻找各种大学赚钱代理的业务、我的经验里,大学代理最赚钱的是如下几种:1、驾校代理。2、考证和入户挂科。3、正装服装代理。4、旅游代理。5、图书代理。
这些我都基本尝试了个遍。大学三年级我和其他两个老乡,用学费凑齐了启动资金决定正式的挂靠正规旅行社但成立了校园旅游公司的品牌。做大学生旅游业务,主营业务是班级游、毕业游。当时的广金和广州高校很流行春游、秋游毕业游。在这个业务中最关键的是搞定班级决策人,还有把车队、地接社的资源搞定,本质是中介业务。这个业务我们做的很好,几乎垄断乐整个广金业务,甚至招聘了200个校园代理,珠三角很多高校也有业务覆盖。高峰期,那一年我们三个人赚了小几十万。但是因为初次创业,股权问题和价值观的不同一年后散伙。之后,因为我在三个合伙人中负责营销板块,因此我利用微博进行宣传,发现了社交媒体传播比线下和代理传播高效很多,本来以在大学生宣传旅游而运营一个大学生微博号,阴差阳错的接触到了新媒体业务。大四这一年,我开始觉得大学旅游业务的弊端:1、低门槛,导致竞争激烈2、难以形成品牌沉淀,毕业后又得重新宣传。3、中介业务,低毛利。所以我当时利用暑假去实习为寻找未来新创业方向做准备。但是我实习了两家公司。一个是微博代运营公司,另外一个是淘宝电商公司。同时我对移动互联网非常感兴趣,还和一个腾讯、美团出来的团队做了一个app,整个市场营销都是我在负责,这个app的试点就在广金。也因为这个经验,我觉得移动互联网是当时创业的最大机会。之后开始通过FA推荐接触投资人,我们当时的大学生在线旅游的概念打动了投资人,最终在2014年大学毕业之时拿到了我人生第一笔投资125万,整个公司估值1000万。这个项目,因为各种关系倒闭了,2015年年底,资金枯绝。痛定思痛的思考过,我们当时团队无法在重运营重资源的行业竞争,所以想到我们虽然资源运营不好但是我们微信、微博搞得的很好,但是我的旅游平台已经积累了5万公众号粉丝,甚至有广告主想在我们这里投放。所以我们决定关闭了旅游公司,在公司帐上只有5万块钱,我自己也贴上了10万大学期间赚的钱,直接转型新媒体。果然,在新媒体我们发挥我个人对新事物的洞察和运营能力,很快我们的业务就开始有气色。到了2016年,公司居然赚了几十万万。我记得当时拿到我个人分红的10几万的时候,做的第一件事,把分红全部打回去给我妈妈在湛江当首付买了第一套房。到了2017年,开始有了几百万的业务,当我告诉早期天使投资人的时候,他们都惊呆了,我以为过了3年,你的公司已经倒闭了没想到转型成功了。2018年,我们已经是千万级营收和利润的公司来了。接着我们继续在2018年成立短视频mcn公司,保留着公众号得业务的同时探索最可能是公司未来新增长点的视频业务。因为我们大部分业务是本地生活,公司业务饱受疫情摧残,中间各种波折,裁员和团队动荡,熬了3年,直到2021年才开始微盈利。
8年创业之路,从一个懵懂农村学生到现在还保留着50个人小公司创始人,经历着疫情还活着在创业路上的人。给我们新生一些小小建议。
1、如果你不想走和别人毕业求职打工的路子,想创业,请从越早开始越好。不要眼高手低,毫无经验就开始创业大部分都是死的很惨。从兼职、到代理、到独立品牌。广金有一个好处是学生活动特别多,商业氛围较浓,广金是不错的选择。
2、找到靠谱的团队和合伙人,很多时候合伙人比公司业务还重要,在我经历了大三的旅游公司拆伙后我重新找的合伙人都是和我能力互补,一个是我大学同班同学擅长技术,另外是我大学学生组织的同事擅长业务。而且总结了第一段创业的股权坑,我保持着60%的股权绝对控股,创业公司只需要一个老大。
3、如何找方向?我的经验是先干了再说。干进去你只要懂得观察和思考,你就会发现有更多的需求和商机。和人的能力迭代一样,公司商业模式的迭代也是一步步来,你一开始并没有太多的选择,然后一定找新的机会和方向,例如现在的直播、视频、跨境电商、跨境内容、甚至是区块链和web3.0。千万不要在传统行业和老炮竞争,越是新机会越是属于年轻人的。
4、创业很苦,情商智商逆商都很重要。比打工难且苦,谨慎上路!
我来自湛江的农村家庭,大学只带着2000元来到广州,连学费都没发凑齐。因此从大一开始便开始勤工俭学和找赚钱的机会,大一,和其他人一样也加入了学生组织,周末就去一个广告公司兼职。从一份打电话的兼职,连续干了两年最后成为总经理的助理,甚至结成了万年交。也因为近距离观察到老板如何去管理公司。创业的想法开始萌生。在大二的时候,我的第一小创业尝试是代理一家正装公司的服装,用自己加入学生组织的人脉开始向大三大四的师姐销售正装,抽取佣金,虽然做了一个月虽然只有1000块钱利润但是也非常的开心。后面一发不可收拾开始寻找各种大学赚钱代理的业务、我的经验里,大学代理最赚钱的是如下几种:1、驾校代理。2、考证和入户挂科。3、正装服装代理。4、旅游代理。5、图书代理。
这些我都基本尝试了个遍。大学三年级我和其他两个老乡,用学费凑齐了启动资金决定正式的挂靠正规旅行社但成立了校园旅游公司的品牌。做大学生旅游业务,主营业务是班级游、毕业游。当时的广金和广州高校很流行春游、秋游毕业游。在这个业务中最关键的是搞定班级决策人,还有把车队、地接社的资源搞定,本质是中介业务。这个业务我们做的很好,几乎垄断乐整个广金业务,甚至招聘了200个校园代理,珠三角很多高校也有业务覆盖。高峰期,那一年我们三个人赚了小几十万。但是因为初次创业,股权问题和价值观的不同一年后散伙。之后,因为我在三个合伙人中负责营销板块,因此我利用微博进行宣传,发现了社交媒体传播比线下和代理传播高效很多,本来以在大学生宣传旅游而运营一个大学生微博号,阴差阳错的接触到了新媒体业务。大四这一年,我开始觉得大学旅游业务的弊端:1、低门槛,导致竞争激烈2、难以形成品牌沉淀,毕业后又得重新宣传。3、中介业务,低毛利。所以我当时利用暑假去实习为寻找未来新创业方向做准备。但是我实习了两家公司。一个是微博代运营公司,另外一个是淘宝电商公司。同时我对移动互联网非常感兴趣,还和一个腾讯、美团出来的团队做了一个app,整个市场营销都是我在负责,这个app的试点就在广金。也因为这个经验,我觉得移动互联网是当时创业的最大机会。之后开始通过FA推荐接触投资人,我们当时的大学生在线旅游的概念打动了投资人,最终在2014年大学毕业之时拿到了我人生第一笔投资125万,整个公司估值1000万。这个项目,因为各种关系倒闭了,2015年年底,资金枯绝。痛定思痛的思考过,我们当时团队无法在重运营重资源的行业竞争,所以想到我们虽然资源运营不好但是我们微信、微博搞得的很好,但是我的旅游平台已经积累了5万公众号粉丝,甚至有广告主想在我们这里投放。所以我们决定关闭了旅游公司,在公司帐上只有5万块钱,我自己也贴上了10万大学期间赚的钱,直接转型新媒体。果然,在新媒体我们发挥我个人对新事物的洞察和运营能力,很快我们的业务就开始有气色。到了2016年,公司居然赚了几十万万。我记得当时拿到我个人分红的10几万的时候,做的第一件事,把分红全部打回去给我妈妈在湛江当首付买了第一套房。到了2017年,开始有了几百万的业务,当我告诉早期天使投资人的时候,他们都惊呆了,我以为过了3年,你的公司已经倒闭了没想到转型成功了。2018年,我们已经是千万级营收和利润的公司来了。接着我们继续在2018年成立短视频mcn公司,保留着公众号得业务的同时探索最可能是公司未来新增长点的视频业务。因为我们大部分业务是本地生活,公司业务饱受疫情摧残,中间各种波折,裁员和团队动荡,熬了3年,直到2021年才开始微盈利。
8年创业之路,从一个懵懂农村学生到现在还保留着50个人小公司创始人,经历着疫情还活着在创业路上的人。给我们新生一些小小建议。
1、如果你不想走和别人毕业求职打工的路子,想创业,请从越早开始越好。不要眼高手低,毫无经验就开始创业大部分都是死的很惨。从兼职、到代理、到独立品牌。广金有一个好处是学生活动特别多,商业氛围较浓,广金是不错的选择。
2、找到靠谱的团队和合伙人,很多时候合伙人比公司业务还重要,在我经历了大三的旅游公司拆伙后我重新找的合伙人都是和我能力互补,一个是我大学同班同学擅长技术,另外是我大学学生组织的同事擅长业务。而且总结了第一段创业的股权坑,我保持着60%的股权绝对控股,创业公司只需要一个老大。
3、如何找方向?我的经验是先干了再说。干进去你只要懂得观察和思考,你就会发现有更多的需求和商机。和人的能力迭代一样,公司商业模式的迭代也是一步步来,你一开始并没有太多的选择,然后一定找新的机会和方向,例如现在的直播、视频、跨境电商、跨境内容、甚至是区块链和web3.0。千万不要在传统行业和老炮竞争,越是新机会越是属于年轻人的。
4、创业很苦,情商智商逆商都很重要。比打工难且苦,谨慎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