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925,852贴子:12,269,535
  • 82回复贴,共1

古时候,从桂阳郡往吴郡贩米经济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人说,全琮赍米是从桂阳郡往吴郡运米,认为长途贩运才有利可图,我认为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这样的长途贩米在古代大概率会赔本,从经济角度上考虑,私人如此长途运米的可能性极小。所以,全琮赍米的出发地大概率不是桂阳郡。
《史记·货殖列传》【谚日: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说明不长途贩运利薄之物。桂阳郡到吴郡水路路程约4000里,而且吴郡也是大米产地,从桂阳往吴郡运米,无异于从大同往平顶山运煤。
由于东汉运费记载未查到,姑且以唐代的数据,计算一下从桂阳郡往吴郡运米的经济性,作为参考。
以贩运100斤(唐斤)米为例
1、运费
《唐六典》【河南、河北、河东、关内等四道诸州运租、庸、杂物等脚,每驮一百斤,一百里一百文,山阪虑一百二十文;车载一千斤九百文。黄河及洛水河,并从幽州运至平州,上水,十六文,下,六文。余水,上,十五文;下,五文。】
水路运费每百里5文,桂阳郡到吴郡4000里运费200文
2、米价
《通典》初,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文,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文。麟德三年,米每斗直五文。
米价一斗5文,唐代一斗容量约6000毫升,一斗米约4500克,唐斤1斤约600克,故100唐斤米值67文,远低于运费。
综上所述可知,古时候,从桂阳郡往吴郡贩米大概率无利可图的,私人如此长途运米的可能性极小。所以,全琮赍米的出发地大概率不是桂阳郡。


IP属地:安徽1楼2022-06-09 21:23回复
    把后面的也一起考虑进去,可看到另一个可能。
    【柔尝使琮赍米数千斛到吴,有所市易。琮至,皆散用,空船而还。柔大怒,琮顿首曰:「愚以所市非急,而士大夫方有倒县之患,故便振赡,不及启报。」】
    -------------------------------------
    这是原文,看全琮的解释又是倒悬又是振赡的,八成是受灾了。至于为什么说是“士大夫”而不是“民”,很可能是叙事的因果倒置,因为把粮食送给士大夫了,所以士大夫有倒悬之患。当然这是我猜的~~~~~
    如果是受灾了,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全柔要运粮到吴地去卖了,受灾的地方粮价肯定和平常不一样,对吧~~~


    IP属地:北京3楼2022-06-15 11:29
    收起回复
      2025-10-19 16:01: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反正孙权从来没有占领过桂阳,全柔没有在桂阳任太守,老陈的记载就可以被打破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6-15 19:55
      收起回复
        再次强调,这里说的是一般情况下的可能性,史记:【谚日: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说的也是一般普遍的情况下,长途贩运柴火,粮食这些价值低,又到处都有的货物,是难以获利的。而有的人非要举一些特殊情况来抬杠没有意义。就如我说,一般人的身高不会超过2米,而你非要说姚明、奥尼尔超过2米,有意义吗?


        IP属地:安徽9楼2022-06-15 21:01
        收起回复
          某些人真是能脑补的,在他眼里仿佛偌大一个东吴只有桂阳一个地方有米了,吴郡要米就必须舍近求远从4000里外的桂阳运过来!


          IP属地:安徽10楼2022-06-16 16:09
          回复
            全柔是官,可以走官运,那就不用支付任何运输费用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2-07-25 15:34
            回复
              再退一步来讲,实不实惠不是你说的算,是当时情况说的算,当时战乱时期,粮食比钱更重要。
              以前有部电视剧乔家大院,里面的人物和乔致庸讲了个故事,发洪水了,地主带一袋子钱跑路,农民带一大袋子大饼跑路,逃到了树上,农民饿了,开始啃大饼,地主说,我拿100两换你一个饼,农民不同意,最后地主开到1000两,换农民一个饼,农民都不同意,最后十几天过去,洪水褪去,地主饿死了,农民开开心心拿着地主的一袋子钱走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2-07-25 15:4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