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吧 关注:512,845贴子:14,043,594

【佛 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星云法师:人为什么有命运?
【鬼斧神工归去来】
人一生的境遇, 往往由于各种的因素而改变命运。有的人由于一个人而改变命运;有的人为了一块钱而生命改观, 有的人由于一件事而走出截然不同的人生, 甚至为了一句话、一个念头, 使人生有天壤之别的变化。转变我们人生的这些因素, 本身虽然至为细微, 但是影响力却非常巨大, 好比将一枚小砂石投掷江海中, 砂石虽小, 却能震动整个江面, 泛起阵阵琏漪。一个人或一个念头, 会产生种种千差万别的命运。
      1、为一个人而改变了一生
      明朝的吴三桂, 由于美丽的姬妾陈圆圆被闯贼李自成所掳, 冲冠一怒为红颜, 愤然引清兵入关, 虽然击溃了闯贼, 夺回佳人, 但是他个人在历史上, 却背负了危害国家民族的罪名, 不但影响了他自己的命运, 也改写了中国的历史, 使中国人再次被汉民族以外的异族所统治。英国的爱德华伯爵, 为了和自己心爱的女子辛璞荪夫人长相斯守, 宁愿放弃王位, 所谓‘不爱江山爱美人’, 为了一位女子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譬如文学家鲁迅的孙子周令飞先生, 为了和台湾的张纯华小姐结合, 离开了大陆, 翩然来到台湾, 有情人终成眷属, 并且开拓了他今后光明的前途, 重写了未来幸福的人生。
      为自己心爱的人而改变命运的例子不胜枚举, 有的父母为了子女, 耗尽了一生的岁月青春, 献出了宝贵的幸福。譬如历史上有名的三娘教子里的王春娥, 矢志不改嫁, 抚养幼儿, 后来由于儿子高中状元, 而享受极大的尊荣。有的子女为了顺从父母的意思, 迁就父母的想法, 在‘父母在不远游’的礼教之下, 放弃了自己的凌云大志, 为了承欢膝下, 默默地渡过一生, 毁灭了锦绣前程。有的忠臣义士, 为了报答君主, 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改变了自己的一生。譬如战国时代的豫让, 为了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 吞炭漆身, 刺杀赵襄子, 最后伏剑自杀, 连性命都奉献了。有些女子, 为了自己所锺情的对象, 献出了一切而遇人不淑, 改变命运的例子, 古今中外罄竹难书, 譬如霍小玉对于李益情有独锺, 本以为可以白首偕老, 却遭遇到被遗弃的命运。在座的大家, 我们不是往往为了某一个人而影响了自己的一生吗?这一个人也许是关爱我们的人, 也可能是妒恨我们的人, 而我们的命运因此有种种的变化, 因此为了一个人会改变我们的命运。
      2、为一块钱而改变了一生
      为了一块钱, 也会改变我们的命运。美国的汽车大王福特先生, 年轻时离家创业, 父亲给了他一块钱, 他以这一块钱为资本, 发愤图强, 终于开创了福特汽车公司, 闻名于国际, 写下他自己的历史。
      抗战期间, 有一位年轻战士赶赴沙场的途中, 救了一位想要跳河自尽的妇人, 妇人被救上岸之后, 不但没有感谢青年, 并且责怪青年害她生不如死, 在青年一再的询问之下, 妇人才伤心欲绝地道出自尽的原因:原来她的丈夫遭人陷害锒铛入狱, 家中留下年迈多病的高堂, 以及三个嗷嗷待哺的稚子需要侍奉抚养, 奈何家徒四壁, 贫无立锥, 只好将仅有的衣物典当得一块银元, 以治疗母亲的陈年病疾, 那知屋漏偏逢连夜雨, 奸诈的商人却以假的银元欺骗她, 在这种断绝生路之下, 只好一死以求了断。
      青年听了之后, 油然升起侧隐之心, 就对妇人说:
      “您的遭遇太值得同情了, 我这里有一块银元, 请您拿回去安顿家人, 为了免得再危害他人, 请您把假的银元给我吧!”
      青年拿了假银元, 不经意地随手往身上口袋一放, 就出征去了。在一次激烈的战争中, 枪林弹雨之下, 一颗子弹朝青年的胸膛射来, 正巧打在放著假银元的部位, 假银元凹陷了下去, 却救了青年的一命, 青年于是拍手赞叹说:
      “太值得了!这一块钱真是千金难换啊!”



1楼2010-06-02 17:49回复
    


    3楼2010-06-02 17:55
    回复
      2025-11-25 08:00: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哈哈,受教了!
      “为了一个人、一块钱、一件事、一句话会改变命运, 一个念头也会使我们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这一念可能是圣贤, 也可能是愚夫, 这一念上穷碧落下黄泉, 百界千如无所不遍, 因此如何摄心正念是不容怠忽的工夫。”
      说得好!


      IP属地:吉林5楼2010-06-02 18:16
      回复
        谢谢俩个小妹妹。我这是转的 鬼斧神工归去来 吧友的帖子。他发的分散。我想归纳在一起,在慢慢细细的看。呵呵。现在还没有腾出时间慢慢体会呢。感觉特好写的


        6楼2010-06-02 18:23
        回复
          好长的贴啊 不过顶了


          7楼2010-06-02 18:33
          回复
            终于审核通过啦


            9楼2010-06-02 19:16
            回复
              又审核,看来 鬼斧 是真辛苦啊,万分谢谢 鬼斧


              12楼2010-06-02 19:24
              回复
                找不到了,先顶,再发


                14楼2010-06-10 23:11
                回复
                  2025-11-25 07:54: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发愿者要说到做到,切忌破戒,否则罪恶更深。    
                  发愿者亦切忌杀生,发愿求事切忌求邪事。如求姻缘切忌求邪缘,求事业者切忌求发大财,更切忌求股票炒金及赌博等不劳而获之财利。
                  D、第四个方法:直接施济孤贫。    
                  这个方法虽然须付出财物,但不一定就要很多,可量力而为,种无量之福。    
                  我们时常可在报纸上看到报社呼吁市民义解善囊的新闻:或某某地某某人因意外死亡而造成全家老幼顿失生计之悲惨;又或某某人年老伤残无依而致乞卧街头,受饥寒风雨之苦;又或某某人长年卧病不起,六亲无靠,两餐不继,贫病交迫,苦不堪言。不少慈善人士义解善囊,汇款由报社转交到孤贫者的手中,这些慈善人士正在广种福田!为自己之将来种下无量无边之福!
                  E、第五个方法:探访老人院。    
                  这个方法最好是由数人组成一个小组。每人善款不拘多寡,量力自便,将善款全部买食品,如水果、饼干、奶粉、日用品等,然后送到老人院,分给老人。    
                  老人院(或安老院、护理院)里的老人,多数是六亲无靠,孤独无依,更不少是身患疾病的,内心的寂寞和悲哀是可想而知的。她(他)们需要亲情、温暖和照顾。由于人体筋骨气血的衰老退化,她(他)们手脚不灵活,行动、穿衣、饮食等种种不便。尤其是“护理院”里的老人,大多数是病人,穿衣参差不齐或倒翻,须人帮忙,饮水喝汤流出嘴角,流湿衫襟,须人照顾,尤其是心灵上的寂寞和悲哀,更加需要得到温暖的慰问。因此,探访慰问老人是无量的善德,可种无量之福田。
                  F、第六个方法:探访孤儿院。    
                  独自一人或数人同行皆可。携带物品范围较广,食品、玩具、衣物、益智儿童读物等等,在探访时间内前往,分给孤儿。    
                  孤儿们失去了父母的扶养,得不到普通儿童所拥有的母爱和家庭温暖,生下来就饱尝孤苦伶仃的辛酸,在童稚的心灵上受到了永难平复的创伤,他们的境遇是人生一大不幸。他们需要母爱般的怀抱,心灵上的安慰和良好的教育。    
                  我们用一些物质上的施舍,加上一颗“爱心”,使孤儿们得到心灵上所需要的温暖,在无形中已经种下了福因。感受着孤儿们的欢笑和自己心灵上的快乐,不是种福的最好引证吗?
                  G、第七个方法:捐印经书善书。    
                  这也是极好的行善积福的妙法,经书善书是诸佛菩萨济世渡人、救苦消灾的苦海慈航。推动经书善书的传播流行,是宣扬诸佛菩萨的慈悲心肠,其功德是无量无边的。因此,捐印经书善书是广种福田的最佳方法之一。当代佛门高僧净空法师就把人们供养他的金钱全部拿来印经讲法,功德不可限量。    
                  经书善书宣扬因果报应,能抑制人类的作恶心理和行动,能使恶人循规蹈矩,使社会减少罪恶。又能鼓励人们增加友善的信念,互相让步和忍耐,增进社会祥和的气氛。    
                  所以,有心行善积德之士,是不会轻易疏忽这个最佳机会的。    
                  捐印的数量又要视各人的经济环境,但是,一切善行的深浅绝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而是以“出心”的深浅作为准绳。“出心”即是“发心”,发什么心?慈悲心,菩萨心是也。    
                  H、第八个方法:原谅别人    
                  古语云,“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这三点,如过能做到,就可以在修德的路上前进一大步。许多宗教都教育人要“宽恕”,“容忍”。别人对不起你,往往有他自己的原因或苦衷,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多看人的好,少念人的恶,就会自然而然生发出一种同情心。即或是有人确实有意伤害我们,应该视做是我们自己的业力感召,前生做了对不起他人的事情,现在是债主上门来讨还回去。如是观之,自然心平气和许多。君子量大,小人气大。
                  


                  16楼2010-06-10 23:15
                  回复


                    IP属地:吉林18楼2010-06-10 23:19
                    回复
                      • 118.88.169.*


                      19楼2010-06-11 07:43
                      回复
                        我们现在能握着金银、财产、名誉、地位等,含笑地迎接死亡吗?濒临死亡时,一物也带不走,因此想要微笑地面对死亡是不可能的。
                        3,人生是梦
                              藤蔓:藤蔓所譬喻的是《还不会!还不会!我还不会死》的那种以为还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寿命可依恃,但即使认为《还有十年、还有二十年可活着》,但你认为到底人寿几何?想想便知:已过去的十年二十年,也不过是《啊》的一声之间,便如梦如幻般地消逝了。而今后的十年二十年,也同样是《啊》的一声之间便会过去。
                              老鼠:咬着藤蔓的白老鼠和黑老鼠是指白天和晚上。白天的白老鼠和晚上的黑老鼠,在相互地缩短着我们的寿命。所谓:活了今天一天,便是死了今天一天。即使过年、节日、假日也都一刻不休地在威逼我们的生命。因此最后藤蔓必定被咬断,这便是《死》。
                        4,后生大事
                              人生谁都是过客        相守百年也是梦
                              世上万般带不去        一双空手见阎罗
                              作为旅人的我们,此时唯有坠入深不见底的毒龙深海里。因为在我们死后,必定有《后生一大事》。
                               深海:深海所譬喻的便是《地狱》坠入此地狱,必须承受《八万劫中大苦恼》,这一件事情便称为——《后生一大事》。
                        一坠地狱八万劫       再得人身复几时
                               毒龙:显现地狱之苦的是这三条毒龙,这三条毒龙指我们的贪欲、嗔怒、愚痴的可怕之心。
                               由于《贪欲》在我们心中不知累积了多少杀、盗、淫、妄的意恶之罪。
                               由于《嗔怒》在我们心中不知累积了多少对翁姑、朋友、他人《愿他快死》等心杀之罪。
                               由于《愚痴》在我们心中不知累积了多少对自己不幸的愤懑、对他人幸福的嫉妒之罪。
                              《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自因自果》的因果法则是不会有丝毫差错的。由自己所不断造作的罪恶所生出的地狱,最后还是由自己坠入。
                               教我们解决此后生大事的便是佛教。但作为旅人的我们,忘记了逼在足下的后生大事,此心完全被蜂蜜所夺。
                               蜂蜜:蜂蜜是指人的五欲:财欲、色欲、名欲、食欲、睡欲。一天之中,我们不断所想的,持续所求的,无非是为了这五欲的满足。
                               然而不断地舔着蜂蜜,不知不觉地堕下去,岂不是太愚痴了吗?
                               我们能否认自己不是这个旅人吗?
                               释尊在此开示我们人生的真实之相———亦即此《后生一大事》,一刻一刻地逼近着。———并且向我们说明解决之道。
                               来吧!莫让死看到我们的背后,要从正面跟死对决。
                               唯有解决死,才能真正得到人生绝对的安心与满足。
                               能够打开佛教通往安心之门的唯有我们自己啊!
                               人生难得今已得 佛法难闻今已闻 此生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生
                                按语:世人无知,以为一死百了,何有死后世界?岂知死后世界,俨然存在;地狱火车,自然来迎;未出轮回,难免堕落。
                        


                        21楼2010-06-11 08:32
                        回复
                          看看王志文的--天道
                          寓意好深
                          超好
                          酱油,松原明月眼镜酱油!~


                          IP属地:内蒙古22楼2010-06-11 08:33
                          回复
                            《杂宝藏经》说:“如果你希望梵天、帝释、诸佛菩萨常住家中庇佑你,只要孝顺敬养父母,诸佛圣贤就会常在左右。”过去有一个不孝的屠夫,对于老母亲动辄喝斥詈骂,使母亲终日以泪洗面。有一天不孝屠儿听说南海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很灵感,特地搭船过海去朝拜,但是走遍了前山后山,就是见不到活观音。正在失望的时候,遇到了一位老和尚,说明原委,老和尚指点他说:
                                  “活观音此刻已经到你家去了。”
                                  “有这回事吗?那活观音长得什么样子?我如何知道他就是活观音呢?”屠儿半信半疑地问道。
                                  “你只要看到反穿衣、倒踏鞋的人,那就是活观音,你赶快回去吧!”
                                  屠夫听了,赶忙披星戴月、水路兼程,连夜赶回家去朝拜活观音。到了家门,已是三更半夜,大地暗寂,他为了急着见到观世音菩萨,急促地大力敲着门扉,并且大声吼叫:
                                  “开门哪里!开门哪里!”
                                  熟睡中的老母亲被儿子的吼叫声惊醒了过来,心想不能怠慢,开慢了,说不定要挨不孝的逆子一顿毒打。黑暗中,忙乱地抓起衣服随意就披上,下得床来,匆匆忙忙穿上鞋子赶来开门。门扉呀地应声而开,在朦胧的星月光下,儿子抬头一看,哎呀!不得了,一位反穿衣、倒踏鞋的妇人站立在眼前,这不是活观音显现吗?这个屠夫赶快倒头就拜:
                                  “想不到你就是活观音,菩萨请您慈悲开示弟子。”
                                  “你在胡说些什么!我那里是什么活观音?”母亲被儿子拜得莫名其妙。
                                  “没有错,老和尚指示我的,你就那位反穿衣、倒踏鞋的活菩萨降世呀!”
                                  母亲听了,恍然大悟,心想:原来是观世音菩萨显圣,慈悲感化我这不孝的儿子,于是福至心灵教训跪在尘埃磕头如捣蒜的儿子说:
                                  “你这个不孝子,平常不知道好好孝顺父母,要到普陀山见活菩萨,那里有这么容易的事?堂前双亲你不孝,远庙拜佛有何功?”
                            


                            24楼2010-06-11 08:35
                            回复
                              2025-11-25 07:48: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发瞋恨心。---时常怨恨别人当然日子不好过
                              自诩功德。---做点好事四处游说,所得无非是现实阳德而不是积阴德
                              于善生悔。---做了好事觉得不值得 不可取
                              颠倒回向。---一切事情只为自己当所得甚少
                              正所谓抬头三尺有神明 看看世道循环 因果报应又放过了谁


                              26楼2010-06-11 08: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