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体验了700多公里,做了一些小改。前减震有点软,换了全合成减震油,硬度和韧劲加强了,我觉得刚刚好。不换弹簧,网上大多弹簧是一体式的,硬度加大过坎不触底,但对细小振动过滤不好。原厂弹簧是渐进式的,前段对细小振动过滤很好,换了10W的全合成油,改善了后段的硬度和韧性。本人160斤,偶尔载人,减震效果很好。
后减震偏软,可调减震,一共4格可调。我调到3格,一个人没问题。但载人只能最后一格。双载时遇到坑还时触底。所以,产生折腾后减震的念想。
提拉米苏150跟圣甲虫、阿迪瓦车型一样配置,减震器也是。总长37.5,孔距34.5,上孔8,下孔10。网上搜了一下,孔距34左右的,川南气囊减震反映较硬,阿普利亚SRMAX250/300使用的KYB气囊后减震也是普遍反映过硬,比亚乔X7使用的KYB评价中性。淘了一对比亚乔X7车友改装换下的原厂kyb后减震,使用了1000公里,成色不错。开始折腾。
比亚乔X7KYB后减震,上下孔均为10,上下头厚度均为30。用8厘的爆炸螺丝外壳加工了一个套筒,上孔变好8。从朋友汽修厂拿了电动磨机和电动扳手,小区内开拆。提拉米苏150的壳有点难拆,照着网上视频一一开拆,我用了一小时才拆下壳子、排气管和空滤壳。加上打磨减震(原装是上头宽22,下头宽24),整整3小时。苦呵呵
KYB后减震一共有4段可调,我调到3,单人合适,双人不触底,这减震支撑较强,且有阻尼感,颠簸少。比提拉米苏原厂好多了。完美匹配已换全合成油的前减震。








后减震偏软,可调减震,一共4格可调。我调到3格,一个人没问题。但载人只能最后一格。双载时遇到坑还时触底。所以,产生折腾后减震的念想。
提拉米苏150跟圣甲虫、阿迪瓦车型一样配置,减震器也是。总长37.5,孔距34.5,上孔8,下孔10。网上搜了一下,孔距34左右的,川南气囊减震反映较硬,阿普利亚SRMAX250/300使用的KYB气囊后减震也是普遍反映过硬,比亚乔X7使用的KYB评价中性。淘了一对比亚乔X7车友改装换下的原厂kyb后减震,使用了1000公里,成色不错。开始折腾。
比亚乔X7KYB后减震,上下孔均为10,上下头厚度均为30。用8厘的爆炸螺丝外壳加工了一个套筒,上孔变好8。从朋友汽修厂拿了电动磨机和电动扳手,小区内开拆。提拉米苏150的壳有点难拆,照着网上视频一一开拆,我用了一小时才拆下壳子、排气管和空滤壳。加上打磨减震(原装是上头宽22,下头宽24),整整3小时。苦呵呵
KYB后减震一共有4段可调,我调到3,单人合适,双人不触底,这减震支撑较强,且有阻尼感,颠簸少。比提拉米苏原厂好多了。完美匹配已换全合成油的前减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