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5月30日,莫斯科世乒赛结束女团决赛的争夺。卫冕冠军中国队惨遭爆冷,1比3不敌头号敌手新加坡队,九连冠霸业梦碎。新人们在比赛中不尽如人意的表现让人不由得怀念起“定海神针”张怡宁,有这位乒坛天后在的时候,中国队的比赛是那么令人放心。
作为大满贯得主,张怡宁的实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她最为可怕的并不是超强的实力,而是过硬的心理素质。赛场上的她不管面对怎样的情况,都能保持让人感到可怕的冷静,因此也获得了“冷面小丫”的称号。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无疑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当时在女单1/4决赛中,张怡宁拿着一块7天没有粘过、硬得跟鞋底一样的备用球板,硬是将当时来势汹汹的冯天薇淘汰出局,并且五局比赛胜负全都是两分,可见比赛之激烈。在如此激烈的比赛中,比的其实不是技战术,而是心理。
张怡宁的这种特质也让她屡次成为中国女乒在团体比赛中的大功臣。2006年不来梅世乒赛,面对鼎盛时期的中国香港队,年轻的郭跃在第二盘比赛中败北,导致比赛被拖入后半段。第四盘上场的张怡宁面对击败了郭跃的帖雅娜,倘若她无法在这一盘结束战斗,让已经输了一场的郭跃在第五盘去担负决定胜负的沉重无疑是相当冒险的。在帖雅娜咄咄逼人的攻势下,张怡宁毫不慌张,以3比0横扫对手,第二局甚至还打了对方一个悬殊的11比3,表现可以称得上完美。
2008年广州世乒赛,担任第二单打的郭跃再次丢分,在第一盘中0比3负于李佳薇,导致中国队主场0比1落后。当时还是小将的冯天薇在第二盘面对张怡宁时敢打敢拼,在5比11先丢一局的情况下以12比10扳回一局。如果张怡宁这一盘丢掉,第三盘的王楠对阵王越古将会压力巨大,即便后面连扳两分,此前输球的郭跃也要承担起为中国队奠定胜负重任。这时张怡宁再次展现大将风范,以出色的发挥击溃了冯天薇,11比8和11比6连胜两局,从而为中国队扳回一分。第四盘,张怡宁又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顶住了李佳薇的冲击,连扳三局逆转胜出,为中国队本场取胜立下汗马功劳。只要她在其中一盘比赛稍有失手,那场决赛的凶险绝不亚于今天这场决赛,但有张怡宁在场上就是那么令人放心。
此次莫斯科世乒赛是中国队近十年来第一次没有王楠、张怡宁参加的团体世乒赛,这原本就为中国队的卫冕之旅埋下了隐患。当丁宁在冯天薇咄咄逼人的反攻中不知所措时,当刘诗雯在与王越古的比赛中发挥失常时,相信很多人都会怀念起张怡宁,想起那个冷静击退一切进攻,举手投足皆有大将之风的“冷面小丫”。如果这场比赛有她在,中国队或许已经打破了“八连冠”魔咒,成就史无前例的九连冠霸业。
然而,假设是没有意义的。正如施之皓所说,张怡宁总有一天会不再打球的,培养年轻运动员是必须的。运动员都有过年轻的时候,成长的路上或多或少总要交一些学费。职业生涯辉煌如邓亚萍,第一次参加团体世乒赛时也输掉了比赛,并且同样是让中国队考比伦杯九连冠的美梦破灭了;但在那之后,她却开创了中国乒乓球的一个时代。总结在比赛中失利的教训,让年轻运动员不要因此失掉信心,而是由此成长起来,这是中国队接下来最需要做的。
尽管张怡宁的球迷非常对她离去非常不舍,而张怡宁至今也没有明确发出退役宣言,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张怡宁重返赛场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了。从去年全运会后到现在,张怡宁离开赛场已经超过了半年,在以往中国队的历史上,只有李菊一人在退役将近两年后又重返国家队,但她最终也没有进入国乒出征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阵容。就如今的情况来看,施之皓已经是铁了心要锻炼新人,因为他连放弃九连冠霸业这样的学费都舍得交了。经此一役,丁宁和刘诗雯也已经成长了不少,毕竟输球比赢球是更锻炼人的,因此国乒为了争取一时的成绩重新将张怡宁召回救场的可能性不大。(殷雨)
作为大满贯得主,张怡宁的实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她最为可怕的并不是超强的实力,而是过硬的心理素质。赛场上的她不管面对怎样的情况,都能保持让人感到可怕的冷静,因此也获得了“冷面小丫”的称号。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无疑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当时在女单1/4决赛中,张怡宁拿着一块7天没有粘过、硬得跟鞋底一样的备用球板,硬是将当时来势汹汹的冯天薇淘汰出局,并且五局比赛胜负全都是两分,可见比赛之激烈。在如此激烈的比赛中,比的其实不是技战术,而是心理。
张怡宁的这种特质也让她屡次成为中国女乒在团体比赛中的大功臣。2006年不来梅世乒赛,面对鼎盛时期的中国香港队,年轻的郭跃在第二盘比赛中败北,导致比赛被拖入后半段。第四盘上场的张怡宁面对击败了郭跃的帖雅娜,倘若她无法在这一盘结束战斗,让已经输了一场的郭跃在第五盘去担负决定胜负的沉重无疑是相当冒险的。在帖雅娜咄咄逼人的攻势下,张怡宁毫不慌张,以3比0横扫对手,第二局甚至还打了对方一个悬殊的11比3,表现可以称得上完美。
2008年广州世乒赛,担任第二单打的郭跃再次丢分,在第一盘中0比3负于李佳薇,导致中国队主场0比1落后。当时还是小将的冯天薇在第二盘面对张怡宁时敢打敢拼,在5比11先丢一局的情况下以12比10扳回一局。如果张怡宁这一盘丢掉,第三盘的王楠对阵王越古将会压力巨大,即便后面连扳两分,此前输球的郭跃也要承担起为中国队奠定胜负重任。这时张怡宁再次展现大将风范,以出色的发挥击溃了冯天薇,11比8和11比6连胜两局,从而为中国队扳回一分。第四盘,张怡宁又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顶住了李佳薇的冲击,连扳三局逆转胜出,为中国队本场取胜立下汗马功劳。只要她在其中一盘比赛稍有失手,那场决赛的凶险绝不亚于今天这场决赛,但有张怡宁在场上就是那么令人放心。
此次莫斯科世乒赛是中国队近十年来第一次没有王楠、张怡宁参加的团体世乒赛,这原本就为中国队的卫冕之旅埋下了隐患。当丁宁在冯天薇咄咄逼人的反攻中不知所措时,当刘诗雯在与王越古的比赛中发挥失常时,相信很多人都会怀念起张怡宁,想起那个冷静击退一切进攻,举手投足皆有大将之风的“冷面小丫”。如果这场比赛有她在,中国队或许已经打破了“八连冠”魔咒,成就史无前例的九连冠霸业。
然而,假设是没有意义的。正如施之皓所说,张怡宁总有一天会不再打球的,培养年轻运动员是必须的。运动员都有过年轻的时候,成长的路上或多或少总要交一些学费。职业生涯辉煌如邓亚萍,第一次参加团体世乒赛时也输掉了比赛,并且同样是让中国队考比伦杯九连冠的美梦破灭了;但在那之后,她却开创了中国乒乓球的一个时代。总结在比赛中失利的教训,让年轻运动员不要因此失掉信心,而是由此成长起来,这是中国队接下来最需要做的。
尽管张怡宁的球迷非常对她离去非常不舍,而张怡宁至今也没有明确发出退役宣言,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张怡宁重返赛场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了。从去年全运会后到现在,张怡宁离开赛场已经超过了半年,在以往中国队的历史上,只有李菊一人在退役将近两年后又重返国家队,但她最终也没有进入国乒出征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阵容。就如今的情况来看,施之皓已经是铁了心要锻炼新人,因为他连放弃九连冠霸业这样的学费都舍得交了。经此一役,丁宁和刘诗雯也已经成长了不少,毕竟输球比赢球是更锻炼人的,因此国乒为了争取一时的成绩重新将张怡宁召回救场的可能性不大。(殷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