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考研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616中国语言文学综合811文学评论综合
首先是福建师范大学初试指定参考书
616:中国语言文学综合
[1] 朱栋霖等.《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3]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5] 南帆、刘小新等.《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6] 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全4册).中华书局,1999年;
[7]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增订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8]叶蜚声等.《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811:文学评论综合
[1] 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
[2]叶蜚声等.《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是福建师范大学最好的学院之一,在全国排名约20名,省内排名第一,在福建省内口碑不错,师资方面在省内较为突出,有一些想报考文学院的同学都有担忧,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考研难度怎么样?学姐整理了三年的报录比和各项数据,供你们参考哟~
一、学院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可溯源至1907年创建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之国文系科,至今已有114年的光荣历史。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持续保持省内高校同类系科的龙头地位,处于全国中文学科的先进行列,在2017年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中国语言文学进入全国同类学科的前20%,入选B+档,位居全省高校中文学科第一名,已被省政府列为“双一流建设”的高峰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戏剧与影视学入选福建省高原学科。
(1)文艺学:该专业的报考人数逐年递减,录取名额在6-8人,18-20年无推免生,但21年有两名推免生。仍然需要注意的是其中20年均为调剂生,报录比呈现波动的趋势,20年为该专业报录比最低的一年,低至4.43:1。
(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该专业的报考人数逐年递减,录取名额也在小幅减少,无推免生,除20年均为调剂生以外,18/19年均为一志愿生。报录比呈现稳定波动的趋势,21年为历年来报录比最低,低至2.25:1。
(3)汉语言文字学:该专业的报考人数近两年稍许平稳些,录取名额维持在13-15人,除18/19年均为一志愿生以外,20年调剂生占大部分,有1-2个推免生,报录比最高是19年,高达8.38:1,21年为历年来最低报录比,低至2.87:1。
(4)中国古典文献学:该专业的报考人数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录取名额18-20年一直维持在7人,21年录取人数为10人,21年录取人数为12人,除18年均为一志愿生,19-21年调剂生占大部分名额,报录比逐年递减,21年为历年来报录比最低,低至0.90:1,竞争较小,推荐报考。
(5)中国古代文学:该专业的报考人数呈现波动较大的趋势,录取名额在20+左右,有少量推免生,18/19年均为一志愿生,20年调剂生占大部分名额,报录比最高是19年,高达11.75:1,最低是21年,低至3.71:1。
(6)中国现当代文学:该专业的报考人数呈现稳定波动的趋势,录取名额在20+,含少量推免生,18/19年均为一志愿生,20年一志愿生和调剂生对半,21年无调剂生,报录比也呈现波动的趋势,最高是19年,高达11.5:1,最低是21年,低至4.76:1。
(7)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该专业的报考人数呈现稳定波动的趋势,录取名额在8-11人,除19年有1个,其他无推免生,18/19/21均为一志愿生,20年出现少量调剂生,21年报录比最低为3.38:1。
(8)台湾文化研究:该专业的报考人数18-20年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1年稍减,无推免生,18-20年三年录取人数均为调剂生,21年录取4人中,1人一志愿,3人调剂生。报录比在1.47:1左右,竞争力较小,推荐报考。
二、18-22年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2018年:345
2019年:355
2020年:355
2021年:355
2022年:367
综上所述,学术学位中的文学19-21年都保持在355分,22年整体分数上涨,文学为367分。
三、文学院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1.“A79P126”表示拟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79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26人;
2.目录中的拟招生人数为计划招生数,实际招生数将在国家下达招生计划后综合各专业生源、学科实际和推免生接收情况确定;
3.本目录所有专业只招收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少干计划”除外),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4.专业代码中含“J”的专业为交叉学科专业。


首先是福建师范大学初试指定参考书
616:中国语言文学综合
[1] 朱栋霖等.《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3]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5] 南帆、刘小新等.《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6] 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全4册).中华书局,1999年;
[7]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增订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8]叶蜚声等.《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811:文学评论综合
[1] 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
[2]叶蜚声等.《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是福建师范大学最好的学院之一,在全国排名约20名,省内排名第一,在福建省内口碑不错,师资方面在省内较为突出,有一些想报考文学院的同学都有担忧,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考研难度怎么样?学姐整理了三年的报录比和各项数据,供你们参考哟~
一、学院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可溯源至1907年创建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之国文系科,至今已有114年的光荣历史。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持续保持省内高校同类系科的龙头地位,处于全国中文学科的先进行列,在2017年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中国语言文学进入全国同类学科的前20%,入选B+档,位居全省高校中文学科第一名,已被省政府列为“双一流建设”的高峰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戏剧与影视学入选福建省高原学科。
(1)文艺学:该专业的报考人数逐年递减,录取名额在6-8人,18-20年无推免生,但21年有两名推免生。仍然需要注意的是其中20年均为调剂生,报录比呈现波动的趋势,20年为该专业报录比最低的一年,低至4.43:1。
(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该专业的报考人数逐年递减,录取名额也在小幅减少,无推免生,除20年均为调剂生以外,18/19年均为一志愿生。报录比呈现稳定波动的趋势,21年为历年来报录比最低,低至2.25:1。
(3)汉语言文字学:该专业的报考人数近两年稍许平稳些,录取名额维持在13-15人,除18/19年均为一志愿生以外,20年调剂生占大部分,有1-2个推免生,报录比最高是19年,高达8.38:1,21年为历年来最低报录比,低至2.87:1。
(4)中国古典文献学:该专业的报考人数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录取名额18-20年一直维持在7人,21年录取人数为10人,21年录取人数为12人,除18年均为一志愿生,19-21年调剂生占大部分名额,报录比逐年递减,21年为历年来报录比最低,低至0.90:1,竞争较小,推荐报考。
(5)中国古代文学:该专业的报考人数呈现波动较大的趋势,录取名额在20+左右,有少量推免生,18/19年均为一志愿生,20年调剂生占大部分名额,报录比最高是19年,高达11.75:1,最低是21年,低至3.71:1。
(6)中国现当代文学:该专业的报考人数呈现稳定波动的趋势,录取名额在20+,含少量推免生,18/19年均为一志愿生,20年一志愿生和调剂生对半,21年无调剂生,报录比也呈现波动的趋势,最高是19年,高达11.5:1,最低是21年,低至4.76:1。
(7)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该专业的报考人数呈现稳定波动的趋势,录取名额在8-11人,除19年有1个,其他无推免生,18/19/21均为一志愿生,20年出现少量调剂生,21年报录比最低为3.38:1。
(8)台湾文化研究:该专业的报考人数18-20年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1年稍减,无推免生,18-20年三年录取人数均为调剂生,21年录取4人中,1人一志愿,3人调剂生。报录比在1.47:1左右,竞争力较小,推荐报考。
二、18-22年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2018年:345
2019年:355
2020年:355
2021年:355
2022年:367
综上所述,学术学位中的文学19-21年都保持在355分,22年整体分数上涨,文学为367分。
三、文学院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1.“A79P126”表示拟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79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26人;
2.目录中的拟招生人数为计划招生数,实际招生数将在国家下达招生计划后综合各专业生源、学科实际和推免生接收情况确定;
3.本目录所有专业只招收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少干计划”除外),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4.专业代码中含“J”的专业为交叉学科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