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零基础会计小白,建议先拿初级会计职称证书。为什么?因为考证书是学习理论知识的,只有学习了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运用就业过程中的实际操作。
考证书是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是理论知识的证明。只有先考证,后面才有实际操作。
比如实际操作时,我从银行取了100元,口袋里多了些钱,这叫“现金”。银行里的钱少了。称为“银行存款”,称为会计科目。会计中有借方和贷方分录,例如:
借:手头现金100元
贷款:银行存款100元
学习实践课时,老师通常会在课堂上给一些票,比如支票长什么样,怎么填,拿支票去银行怎么办。这是实际操作,即应用。但是等我回来,我会告诉你,我们之前已经了解到,这个记账方式是:借方,通过手头现金,贷方:银行存款,完成账户。
如果没有考证和基础理论知识,你根本不知道“借”和“贷”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上面写借,下面写借?!
如果不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就无法学习实际练习。就算老师讲了,你也听不懂。因此,先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再跟着老师学习实际操作的内容。这样,结合理论,才能更好地运用实际操作。

考证书是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是理论知识的证明。只有先考证,后面才有实际操作。
比如实际操作时,我从银行取了100元,口袋里多了些钱,这叫“现金”。银行里的钱少了。称为“银行存款”,称为会计科目。会计中有借方和贷方分录,例如:
借:手头现金100元
贷款:银行存款100元
学习实践课时,老师通常会在课堂上给一些票,比如支票长什么样,怎么填,拿支票去银行怎么办。这是实际操作,即应用。但是等我回来,我会告诉你,我们之前已经了解到,这个记账方式是:借方,通过手头现金,贷方:银行存款,完成账户。
如果没有考证和基础理论知识,你根本不知道“借”和“贷”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上面写借,下面写借?!
如果不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就无法学习实际练习。就算老师讲了,你也听不懂。因此,先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再跟着老师学习实际操作的内容。这样,结合理论,才能更好地运用实际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