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未免有点家乡情结,闲暇之余,思绪不知不觉地把我带到那生我养我的小山村。犹豫交通闭塞,家乡近年来的所谓“发展”可以忽略不计,其实,保持原生态也是蛮好的:两山之间一排村庄,村北几间蚕室与村庄呈丁字型,蚕室门口一片打谷场,谷场右边是个葫芦状大池塘,村民在此淘米洗菜;洗衣服……。
村里的房子其实都是朝西方向的,开门就见山,叫作乌云山,山上灌木茂盛,沿大池塘和小池塘之间的驳岸可以直达山头,然后沿着山脊向南走到底就是红沙湾的力渚,是看落日的最佳位置,属“沙头十八景”之一。这条路是我小时候走得最多的山路,因为走过这条道就会得到意外的收获:茅莓在夏季成熟,我们几个小孩会用狗尾巴草穿了几大串火红的茅莓带回家,挂在家里,着实好看,馋得忍不住了就取下一颗解解馋;有一种皮龙树(音),据说叶子可以做乌米饭,果实像缩小版的蓝莓,甜甜涩涩的也能解馋,贪吃多了可以把嘴唇染得乌黑麻漆的;还有最吸引我的是秋季才熟透的“棠球子”,果型大的像枣子那么大,黄里透红,甜中带酸,后来查书才知道,属于山楂类植物,根可入药,由于棠球子数量不多,小孩子中就我知道在哪个地方有,所以一般都是独自一人偷偷去采摘的,一次能采一大碗,跟我关系好的就赏几粒给他尝尝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物是人非,今儿个趁着休息日空闲,巡着儿时的足迹,走走看看,茅莓没人去采摘,乌米饭叶子无人问津,糖球果还是青青的,估计熟了也没人去摘了,唯一能触发味蕾的,也许只有阳光下“那一抹黄”了。







村里的房子其实都是朝西方向的,开门就见山,叫作乌云山,山上灌木茂盛,沿大池塘和小池塘之间的驳岸可以直达山头,然后沿着山脊向南走到底就是红沙湾的力渚,是看落日的最佳位置,属“沙头十八景”之一。这条路是我小时候走得最多的山路,因为走过这条道就会得到意外的收获:茅莓在夏季成熟,我们几个小孩会用狗尾巴草穿了几大串火红的茅莓带回家,挂在家里,着实好看,馋得忍不住了就取下一颗解解馋;有一种皮龙树(音),据说叶子可以做乌米饭,果实像缩小版的蓝莓,甜甜涩涩的也能解馋,贪吃多了可以把嘴唇染得乌黑麻漆的;还有最吸引我的是秋季才熟透的“棠球子”,果型大的像枣子那么大,黄里透红,甜中带酸,后来查书才知道,属于山楂类植物,根可入药,由于棠球子数量不多,小孩子中就我知道在哪个地方有,所以一般都是独自一人偷偷去采摘的,一次能采一大碗,跟我关系好的就赏几粒给他尝尝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物是人非,今儿个趁着休息日空闲,巡着儿时的足迹,走走看看,茅莓没人去采摘,乌米饭叶子无人问津,糖球果还是青青的,估计熟了也没人去摘了,唯一能触发味蕾的,也许只有阳光下“那一抹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