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吧 关注:7,533贴子:60,332
  • 21回复贴,共1

隋与高句丽战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隋军伤亡惨重,高句丽损失多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5-15 09:42回复
    应该都是前期占优势后面被搅和,应该不会好到哪里去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5-18 00:48
    收起回复
      2025-10-23 11:44: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三征刚开打,并且随军的兵力还未到齐,高句丽就求和了,高句丽能用的兵力起码没了大半吧


      4楼2022-05-27 01:29
      收起回复
        高句丽也好不到哪去,唯一的优势就是主场作战,所以第三次开始就求和了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2-06-20 14:14
        收起回复
          三征高丽,高氏高丽


          IP属地:山西6楼2022-08-27 09:29
          回复
            高句丽其实也不算强,军事体系约等于三国时期的等级,体量完全不够,而且内部也有派系,高句丽源于五个部族,两个南边,两个北边,一个王族中间,北方想南下打新罗百济,南方想北上刚中原王朝,你没看错,我没说反,他们都想扩张,但都不希望把战火烧到自家,打碎了自家瓶瓶罐罐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9-17 16:38
            收起回复
              高句丽在南北朝时趁中国分裂向西扩张,将辽东半岛并入版图,辽河是隋唐与高句丽的边界河。由於隋唐时代东北如吉林黑龙江尚未成为中国版图,辽东又为高句丽占据,隋唐时代进兵高句丽的路线,就只有沿辽河之间渤海湾北岸向东进兵,再配合海军攻击辽东,进攻的路线只有一条,而高句丽只有故守辽河东岸,就能有效防守,在这个形势对守方的高句丽,是十分有利。
              另外辽河两岸的气候,也不利进攻一方。原来中国东北地区在七至八月是雨季,有时更会因降雨太多而出现水灾,多雨的天气影响行军及补给,但当雨季在九月开始过去时,东北地区的冬季又很快到来,东北地区冬季十分寒苦,加上不时降雪,都不利补给及作战。全年只有三至六月的春季严冬过去但雨季未至,才有利进攻。
              所以进攻的隋唐部队,要打败高句丽就只有趁春季数个月速战速决,才有较大胜算,正如上面提及,地理上的局限隋唐军队只能集中一点攻击高句丽,而高句丽也明白气候问题令隋唐军队不可长期作战,故只要在春季数个月坚守要塞,到了雨季隋唐军队自然是因补给不便而退兵,隋炀帝三次征高句丽,两次因久攻不下而在七月退兵,史家相信与雨季开展有关。
              再加上隋代及唐初实行『关中本位政策』,军事力量集中在首都所在的关中地区,离辽东前线很远,补给支援是异常困难。后来在唐高宗时代,最终攻下高句丽,也因为唐军改变进攻策略,先派海军渡过黄海攻下在朝鲜半岛西南部的百济国,再由朝鲜半岛南方攻击北方高句丽,高句丽最终被唐军两路夹击下才兵败。这也说明最后唐军也明白辽东一带的地理及气候是唐军无法克服,要找另一条进攻路线才能攻下高句丽。


              IP属地:中国香港8楼2023-04-28 15: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