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接受结局,不能接受结局的转折方式。结局本身没问题,转折手法有大问题。比这结局惨绝人寰的游戏多的是,单纯虐的话根本不是结局被人诟病的主要原因。
结局之前对古伊奈的塑造少到还不如一些路人NPC(ke的塑造处于这个时间线之后,所以不能算在这),给人的感觉就是你刚用尽全力解决了危机,突然一个不知道哪冒出来的“也不知道具体做了啥努力”的小鬼对你的努力进行一通劈头盖脸的否定。而且她的那套理论本身也站不住脚,她拿到预言书才多久,就断言未来锁死了(人魔全灭的未来本来就是从魔族单灭的未来改过去的,而且根本就没过多久)。死脑筋的以自己那套不明确的理论来给波瑠卡判死刑,还美其名曰“没时间了”,对比一下书落到你手上的时间,我看这时间还多的很啊。
要我说,真要这样结局的话,至少需要以下两点中的一点,要不然就用足够的文本去描写古伊奈是如何坚信预言书是绝对的(说服力得足够高,你这如果写清楚古伊奈就是个能让人共情的情有可原的可怜人,不写清楚她就变成了提线木偶推动剧情的工具人)。要不然就弄一段波瑠卡活下来后人魔确实会全灭的分支剧情(要把其中命运的不可抗性描述到位),我看过一些评论里有脑补人魔接下来会如何如何爆发问题然后双双完蛋的,有的写的也算合理,但这只能证明事情有大概率会这样发展,证明不了未来是不可改变的吧。要知道预言书在书本之王手上的那么长时间里,结局可是锁死了“魔族灭亡”哦。(结果玻璃卡和皇帝一打起来内容就开始反复横跳,要我说预言书如果有自己的意识的话,它这行为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
现在这样结尾的问题在于,所谓命运的不可抗性,作者说服了自己,说服了古伊奈,半说服了波瑠卡,偏偏说服不了玩家。现在的玩家对于结局这种唐突的转折方式,主要是分为可接受(接受不代表支持)和不接受。我相信觉得写的好写的妙的是少之又少的吧(话不说满)。
结局之前对古伊奈的塑造少到还不如一些路人NPC(ke的塑造处于这个时间线之后,所以不能算在这),给人的感觉就是你刚用尽全力解决了危机,突然一个不知道哪冒出来的“也不知道具体做了啥努力”的小鬼对你的努力进行一通劈头盖脸的否定。而且她的那套理论本身也站不住脚,她拿到预言书才多久,就断言未来锁死了(人魔全灭的未来本来就是从魔族单灭的未来改过去的,而且根本就没过多久)。死脑筋的以自己那套不明确的理论来给波瑠卡判死刑,还美其名曰“没时间了”,对比一下书落到你手上的时间,我看这时间还多的很啊。
要我说,真要这样结局的话,至少需要以下两点中的一点,要不然就用足够的文本去描写古伊奈是如何坚信预言书是绝对的(说服力得足够高,你这如果写清楚古伊奈就是个能让人共情的情有可原的可怜人,不写清楚她就变成了提线木偶推动剧情的工具人)。要不然就弄一段波瑠卡活下来后人魔确实会全灭的分支剧情(要把其中命运的不可抗性描述到位),我看过一些评论里有脑补人魔接下来会如何如何爆发问题然后双双完蛋的,有的写的也算合理,但这只能证明事情有大概率会这样发展,证明不了未来是不可改变的吧。要知道预言书在书本之王手上的那么长时间里,结局可是锁死了“魔族灭亡”哦。(结果玻璃卡和皇帝一打起来内容就开始反复横跳,要我说预言书如果有自己的意识的话,它这行为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
现在这样结尾的问题在于,所谓命运的不可抗性,作者说服了自己,说服了古伊奈,半说服了波瑠卡,偏偏说服不了玩家。现在的玩家对于结局这种唐突的转折方式,主要是分为可接受(接受不代表支持)和不接受。我相信觉得写的好写的妙的是少之又少的吧(话不说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