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548,418贴子:16,878,801
  • 13回复贴,共1

孔墨之辩,孔子的仁爱和墨子的兼爱是一种递进关系,其最终的目的都是达到大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求指教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5-01 22:54回复
    与其说是递进关系,不如说是互补关系更准确。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5-02 08:12
    回复
      2025-08-06 19:31: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要搞清楚两者的优劣和立场,这样就容易分辨两者的不同。
      孔子的仁爱,是建立在伦理道德基础上的。
      墨子的兼爱,是建立在社会道德基础上的。
      孔子的逻辑很简单:人如果自己都顾不住自己,人哪里还有能力管别人呢?也只有自己好了,才能在此基础上建立自信心,去解决别人的问题。所以儒家谈修齐治平,这是个人能力和实力的递进关系。
      即,自己实力足够了(修身),再去成家(齐家),再去立业(治国),再去管天下事(平天下)。
      若自己都顾不住自己,一上来就直接让他管别人的事,天下人的事,他既没那个信心,也没那个意愿,你怎么让他兼爱呀?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5-02 08:22
      回复
        但一谈到伦理,儒家的局限就出来了。
        人要顾住自己,先得学会爱自己。但如果自己欲壑难填,这个“顾”的边界在哪里呢?如果一直只为自己活,根本不想成家,不想立业,不想管天下事呢?
        即便不得不成家了,有了老婆孩子了,感情深厚就总宠着自家的老婆孩子,别人家的老婆孩子顾得上吗?即便有“老吾老,幼吾幼”的提醒,如果把感情看得特别特别的重,失去了基本理性,还会关心老吾老,幼吾幼在说什么吗?
        所以才有了墨子的兼爱出现。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5-02 08:31
        收起回复
          再来看墨子的兼爱,又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
          是建立在“巨子”制度上的,这是一个民间准军事组织。这个组织里所有成员都要把每月的收入全部上交给巨子,自己不能留一点私产(让你想到了什么?)。每天要不停的工作、训练,除了必要的休息外,其他时间就是工作、训练(又让你想起了谁?)。所有人无条件的服从巨子的命令,让干什么就干什么,那怕前面是刀山火海也直接趟过去(又让你想起了什么?)。要做到兼爱,要阻止战争和维护和平,这个组织里的所有成员就必须有坚韧的意志,崇高的信仰,精湛的技艺,团队协作精神,把服从命令作为天职,迎难而上不畏艰险。
          试问,如此苦行,一般人能受的住么?这样的磨练,能有群众基础吗?能被广大民众接受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5-02 08:47
          回复
            所以汉武帝之后,墨家为何消失了,根儿,就在它这个苦行,导致没有群众基础。没有群众基础,它怎么传承下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5-02 08:55
            回复
              后世的人,
              由墨家这个崇高的理想,延伸出了中国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由墨家的天天工作和训练,延伸出了中国人的工匠精神,即精益求精。
              由墨家的坚韧意志,延伸出了中国人的舍生取义。
              由墨家的技艺精湛,延伸出了中国人的唯才是举。
              由墨家的团队协作精神,延伸出了中国人的集体主义。
              由墨家的绝对服从巨子命令,延伸出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由墨家的兼爱非攻,延伸出了中国人的保家卫国理念。
              由墨家的兼相爱和交相利,延伸出了今日中国的一带一路。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5-02 09:17
              回复
                所以儒家的伦理道德,有它符合人情感需求,即个人归属感、安全感缺失而寻求依靠的合理性;也有它过度感性,导致人与人之间因情感和利益纠葛而产生的社会弊端。
                所以墨家的社会道德,也有它破除儒家因利益和私心导致的阶层固化和等级分明,实现人人相爱而不相害的平等理念,但也有它标准和要求过高,超过了人能承受的极限,使它的某些理念只能成为极少数人能做到的专利。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5-02 09:26
                回复
                  2025-08-06 19:25: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发扬和整合两者的优点,如何避免两者的缺陷,这就是当代马哲人要着重解决的核心问题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5-02 09:31
                  回复
                    我认为孔子的最终理想是大同,这个大同是是一种广义的兼爱,孔子相对于墨子比较务实一点,要想达到墨子那种无差别的爱不要说在当时,就是在现在以及不确定的将来人类是否有那样的智慧都不一定,所以孔子提出从身边亲近的爱向外延伸推广,其本质上我认为是建立在在换位思考的角度或者人的恻隐之心上,从最基本的爱开始,如果连身边亲近的人都不爱,有何谈爱别人呢,这是我浅显的认知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05-02 22:45
                    收起回复
                      事实胜于雄辩,你看不惯,但是你拿不出更好的玩意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2-05-03 11: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