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共同应对全球金融风暴,帮助我市困难企业渡过当前难关,按照省政府办公厅(2010)10号文件要求,我市积极行动,在2009年已经执行一年减轻企业负担各项政策措施的基础上,继续执行各项政策。全市劳动保障、财政、经委、国资、税务等部门加强配合,简化工作程序,强化服务,确保了政策的实施,初见成效。
一是合理制定实施方案,确保帮扶政策落到实处。结合我市实际,科学合理制定我市社会保险费率的调整方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均实行缓缴。截止2010年5月,全市共有7户困难企业提出申请并批准缓缴社会保险费,涉及职工1644人,共计缓缴社保费787.3044万元。其中缓缴养老保险费751.3444万元;缓缴工伤保险费35.96万元。
二是积极筹措失业保险基金,全面落实“三补”政策。全市动用失业保险基金历年积累,专项用于困难企业的岗位补贴。截至到2010年5月底止,共对72户企业的13969职工进行了岗位补贴,补贴资金992.754万元。
三是树立信心,共渡难关。享受缓、减、补政策的企业,基本确保了企业生产不停产、资金链条不断裂、现有市场不丢失、金融业绩不萎缩、技改扩能项目不停工、从业人员不裁减、新发展不错过、重点企业的主导作用不打折扣,共同应对金融风暴。
一是合理制定实施方案,确保帮扶政策落到实处。结合我市实际,科学合理制定我市社会保险费率的调整方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均实行缓缴。截止2010年5月,全市共有7户困难企业提出申请并批准缓缴社会保险费,涉及职工1644人,共计缓缴社保费787.3044万元。其中缓缴养老保险费751.3444万元;缓缴工伤保险费35.96万元。
二是积极筹措失业保险基金,全面落实“三补”政策。全市动用失业保险基金历年积累,专项用于困难企业的岗位补贴。截至到2010年5月底止,共对72户企业的13969职工进行了岗位补贴,补贴资金992.754万元。
三是树立信心,共渡难关。享受缓、减、补政策的企业,基本确保了企业生产不停产、资金链条不断裂、现有市场不丢失、金融业绩不萎缩、技改扩能项目不停工、从业人员不裁减、新发展不错过、重点企业的主导作用不打折扣,共同应对金融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