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半场已从“流量为王”转变为“数据为王”,无论互联网+还是O2O,都要从数据出发,这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百姓车联正凭借数据优势,以数据为支点,从安全驾驶和智能养车这两个车主痛点切入,在车后市场刮起一场小旋风。
据德勤发布的《2020中国汽车后市场白皮书》显示: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1.7万亿。汽车后市场虽然有万亿的体量,但却存在维修厂分散、渠道和厂商垄断导致修车零整比高、行业格局固化等问题。
为此,百姓车联推出智能养车系统,该系统连通了车主、维修厂、零配件厂商,使三方之间的数据互联,打破汽车后市场的信息数据割裂、不透明的状况,形成数据不断循环的闭环生态体系。同时,系统让车辆的信息数据化、可视化,自动向车主发送提醒,使车辆能够及时检修和高性价比的维修保养服务。
可以说,智能养车系统不仅是车主保养、维修的在线管理工具,还是一个打破汽车后市场信息壁垒的连通器。
驾驶安全一直是全社会关心的问题,每年因为车辆事故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数以万计。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汽车类交通事故159335起,造成43413人死亡,157157人受伤。
为了推动司机改变不良驾驶行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平台技术团队凭借在数据科学和传感器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自主研发了“危险驾驶行为AI智能识别系统”。
该系统基于智能手机传感器技术,具有低成本、覆盖率广、识别率高的特点,可有效识别司机的驾驶行为,发现危险驾驶因子。相比传统OBD硬件技术,“危险驾驶行为AI智能识别系统”识别更加精准,它不仅能够识别司机是否有急加速、急减速、急转弯、超速等行为,还能够识别司机开车时是否存在诸如发微信、打电话这类个体行为。一旦发现,系统将记录并及时给予反馈建议。从而规范车主驾驶行为,减小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从实际效果看,百姓车联借助数据,不仅能训练车主的驾驶习惯,同时还为对价格敏感的三四五线城市车主提供普惠性养车、修车、用车服务,能降低车主费用支出。接下来,百姓车联将凭借数据优势,实现全业务应用场景,最终实现汽车后市场供应链的数据零盲区,为产业增长提供了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