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目前最主要的高速远程客运工具「飞机」到美国华盛顿,总是要花上10多个小时,据悉,一种「最低」时速4000公里、能耗不到民航客机的1/10、噪音和废气污染及事故率接近於零的新型交通工具「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从北京到华盛顿只用花两小时。
民航客机的运营速度约为每小时1000公里,对於5000公里以上的远程旅行来说,乘飞机旅行耗费的时间、经济成本惊人,并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据大陆媒体报导,「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将把北京与华盛顿纳入两小时交通圈,而近期科学家努力的目标为数小时完成环球旅行。
据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8名院士参与「真空管道高速交通」的会议中提到,这是建造一条与外部空气隔绝的管道,将管内抽为真空后,在其中运行磁悬浮列车等交通工具,由於没有空气摩擦的阻碍,可缩短地球表面任意地点间的时空阻隔。管道由於是密封的,因此可以在海底及气候恶劣地区运行而不受任何影响。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志云在会议上指出,中国应将目标定位在发展每小时600到1000公里超高速地面交通,分四个阶段推行,在2020到2030年实现运营;而中国科学院院士何丶祚庥认为,超高速磁悬浮列车的研发,在真空度问题上并不会存在原则性困难。
首先将「真空管道磁悬浮概念」引进的张耀平表示,目前这项工程所需的技术已经成熟,专家们提出的每小时600到1000公里时速,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实际上所有研究者一开始就把这一运输方式的常规运行速度定位为每小时4000公里,而每小时6500公里是一个中期目标;近日有学者提出,「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的理论极限速度接近第一宇宙速度,可以实现每小时2万公里的速度。
民航客机的运营速度约为每小时1000公里,对於5000公里以上的远程旅行来说,乘飞机旅行耗费的时间、经济成本惊人,并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据大陆媒体报导,「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将把北京与华盛顿纳入两小时交通圈,而近期科学家努力的目标为数小时完成环球旅行。
据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8名院士参与「真空管道高速交通」的会议中提到,这是建造一条与外部空气隔绝的管道,将管内抽为真空后,在其中运行磁悬浮列车等交通工具,由於没有空气摩擦的阻碍,可缩短地球表面任意地点间的时空阻隔。管道由於是密封的,因此可以在海底及气候恶劣地区运行而不受任何影响。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志云在会议上指出,中国应将目标定位在发展每小时600到1000公里超高速地面交通,分四个阶段推行,在2020到2030年实现运营;而中国科学院院士何丶祚庥认为,超高速磁悬浮列车的研发,在真空度问题上并不会存在原则性困难。
首先将「真空管道磁悬浮概念」引进的张耀平表示,目前这项工程所需的技术已经成熟,专家们提出的每小时600到1000公里时速,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实际上所有研究者一开始就把这一运输方式的常规运行速度定位为每小时4000公里,而每小时6500公里是一个中期目标;近日有学者提出,「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的理论极限速度接近第一宇宙速度,可以实现每小时2万公里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