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巴拉太空计划吧 关注:83,300贴子:1,887,720
  • 3回复贴,共1

【原版组件】货舱载荷40T/20人客舱/入轨后3300DV的全功能SSTO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好多年没玩KSP了,最近有点时间重温了一下。
捏了一个运橙罐的SSTO, 长剑引擎用着不太习惯,感觉爬升阶段太难飞了。
飞机用的是鞭梢+猛犸+核推的组合
(简单看了一下,发现猛犸其实就是四个矢量,还轻了一吨)
货舱可以拉完整的40T载荷(差不多是一个橙罐+大号RCS罐再配点附件,燃油供给关闭,保障货物完整)
除了指令舱还配了个16人的豪华客舱,我还给这玩意加上了全套的采矿炼油设备,大矿头。尾部还有个液压杆用于无大气星球的垂直降落缓冲。
在LKO上持有40T载荷情况下,核推有3300左右DV,推重比平均0.18左右(其实四倍加速还好)
在LKO上抛离40T载荷,DV可以有3800 。

至于飞机为什么这么丑,粗暴的堆了一堆大号橙罐。 是因为我发现MK2和MK3的阻力简直离大谱。
用MK2和MK3达到相同运力,需要增加一堆引擎不说,组件数量多到爆炸,接近空间站的时候太卡。 3.5的橙罐虽然重量更重了。但组件数量少,而且阻力很小,飞行手感很好,又灵活又稳定。 SAS一开基本上就是挂机飞行。

有过SSTO制作经验的应该知道,SSTO最难的不是怎么打上去,而是怎么再入可以保证稳定且不过热。
这个SSTO我花了很大精力在调平上。保障了不论油量怎么消耗,重心变化幅度都很小。而且还考虑了货舱载荷的情况。任意载荷+任意油料状态,飞机都有比较好的静稳定性。(包含空油料满载荷或者全空等各种工况)这里指不仅仅是重心在前。而是保障再入的时候始终可以保持10~20°的攻角且稳定。 这样才能保障再入不至于过热解体。(其实满地打滚式再入也有利于防过热。但过程太丑了,还难以控制,我无法接受)
(这玩意满载甚至还可以拉高G机动。 不会出现起飞爬升阶段需要一直拉杆拉到手酸的情况。
但为了保障满载灵活性,空仓起飞的时候需要手动调一下氧化剂位置,不然高空容易翻车)

满载160~170m/s就可以离地起飞(理论上满载降落也可以,但我手残,我选择放油)

起飞操作有一点繁琐,但好在飞机比较好控制。操作下来还可以
起飞跑道不够长,起飞前需要短时间启停一下火箭发动机,几秒就够了,按2开关。
起飞后仰角15-20°稳定爬升,到300M/S及5KM高度时,用火箭发动机加速至400M/S后关掉接着用鞭梢。(鞭梢引擎推力曲线在这块有个陷阱,不加速太耗时,而且反而会减少入轨后DV)
随后逐步放低仰角,在10KM-12KM之间加速过1000M/S,注意不要爬太高,太高气动差。
速度过1000m/s后将仰角拉至30度,期间攻角15°左右飞机不会失速,建议攻角不要大于20,会翻。
爬到17KM或者速度靠涡喷难以提升的时候启动火箭发动机入轨及圆轨。
氧化剂有一定富裕,圆轨后通过抽泄阀排空氧化剂。启动核推以达到最大化DV。
从近地轨道算,可以携带40T载荷且具有3200以上DV。 稍稍弹弓加减速一下运送完整橙罐到Laythe问题不大。
考虑到这种起飞实在是太**繁琐了,用3.5m虽然省组件,但是死重确实有点多。我又捏了一个起飞爬升过程中不需要火箭发动机的飞机。飞行手感也不错。而且外观更好看一些。但是配平过于头大。目前进展是保障所有载荷和油料的工况下都可以正常飞行和再入。
但唯独满载荷+油料全空的情况下头太重,速度慢一点就拉不起来,但是速度快了又很难降落。
目前还在优化中。
这个我认为绝对比上边的好看。但是不支持空油箱的情况下拉着40T载荷降落。头太重了。

https://steamcommunity.com/sharedfiles/filedetails/?id=2795662063


IP属地:上海1楼2022-04-17 16:43回复
    好暴力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4-17 17:22
    回复
      2025-08-25 14:19: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鸭翼多来几对试试,理论上效果不错,需要注意给鸭翼加活动组防止高速时解体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4-19 21: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