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吧 关注:5,692,017贴子:42,267,597
  • 0回复贴,共1

药学考研择校经验分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现在快到四月中旬了,相信许多要考研的同学对考研也有多更多的了解,大部分应该也确定了自己想考的学校,想考的专业。也还有不少了在犹豫在纠结到底考那所,这也是我之前经历过的,我希望我的经历和经验可以给同学们带来一点点帮助。选择学校可以从学科实力,地区,考试科目这几个主要方向考虑。①学科实力就基本看学科评估等级,现在应该是在进行第五轮,但结果还没出来,可以参考第四轮的结果,A以上就代表这个学校的学科实力很强,如北大协和,南药北药,复旦上交等一些实力强劲的学校,但难度也会比较大,还有就是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可能有些学校的药学实力不强,但是学校牌子好呀,都是985院校,名气也大,所以也有很多人奔着名校的名气去考,据我所知今年很多34所的分数线都很高,竞争也很激烈。②地区可以分为南方北方,a区b区,水区旱区,看自己有没有想去的城市,是想离家近一点还是出去看看,是想去北方还是想去南方,现在很多同学都更倾向去南方和一线城市,南方学校的报考人数逐年上升,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导致竞争也越来越激烈。③考试科目,药学类的考试科目就三个,英语,政治,药学综合,英语可以分为英语一,英语二。而药学综合基本都是学校的自命题,所以每个学校的题目都不一样,药学综合也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机+其他,另一类就四大药或者五大药。考有机的一般和和分析化学,生理生化一起考,参考书目可能也不太一样,有考邢大本的,有考箭头书的,一般学校的官网上的招生简章都会给出大纲和参考书目,还有题型。四大药一般就是人卫版的绿皮书,有些学校也会规定参考书,具体去看学校官网给出的参考数目。题型的话也有选择,判断,填空,名解,简答,问答等。考试科目主要是看你自己对那些科目感兴趣,擅长那些科目,或者说自己擅长理解还是擅长背诵,学硕的话看有机和化学的可能偏多,看四大药的偏少,英语应该都是英语一。而专硕349药学综合可能偏多一点,就是四大药,然后也是英语二偏多,但是英语也得看学校,有的专硕也是考英语一,所以要去官网看以官网信息为准,有机分析这些科目就涉及到理解和计算,四大药主要就是背,理解计算的知识点比较少。确定了这些还要注意报录比,招生人数,题目难度,是否保护一志愿,是否有黑幕,是否歧视双非,是否歧视专升本等都要去了解和避坑。有些学校会在官网上发布历年真题,报录比,录取分数等,这种学校就很好,很多信息就不用自己去收集了,如果没有的话就可以去问问之前报考或者上岸的师兄师姐找他们了解,招生人数也是在招生简章里一般会写,但是有的学校给出来的名额可能是总名额,就是不包括推免生,还有就是有的学校给出来的名额是几个专业加起来的名额,单个专业的名额都没明确给出,这些都要注意,如果是个位数的招生名额,如果你不是有非常强的实力,头没那么铁还是不太建议你去报的,有可能这几个名额就是别人已经定好的,题目难度的话就要自己去收集往年的一些真题,很多学校是不会给真题的,需要同学们自己去收集,这些真题基本都是报考的学长学姐的回忆版。有些比较好的学校或者学校老师可能会看重你的本科出生,是不是本92呀或者是不是专升本,是不是应届啊等,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在网上或者问师兄师姐都能了解到,我的择校原则是考试科目+地区+学科实力。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想法,实际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可以根据我以上提到的方面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俗话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但很多事情往往都是选择大于努力,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一定得到回报,考研更是如此,同学和自己的经历让我深有体会,考的好不如报的好,2022年考研新增人数比去年多了八十万,按这个趋势明年也肯定更卷,每个人都想去名校,但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真实情况和自己实力做好合理评估,脚踏实地,搞清自己考研的目的是深造还是只是为了一纸文凭,考研是场持久战也是场信息站,所以择校时一定要尽量多收集相关信息,希望所有考研的同学都能去自己理想的学校,一战上岸。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4-11 08:3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