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有希的水瓶吧 关注:10,942贴子:121,042

我的2022读书贴(随缘更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离上一个贴有一年了,俺这懒鬼又懒得更,重开一贴,上班摸鱼的时候随缘更新。
一楼萌兽。


IP属地:广东1楼2022-04-09 09:15回复
    二楼预留。


    IP属地:广东2楼2022-04-09 09:16
    收起回复
      2025-08-03 13:25: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清代地方政府》瞿同祖 著,范忠信 等译,新星出版社,22年一版一印
      50页:河南省每年的火耗收入为421,117两,其中64.39%(即211,150两)被拨出专门用于养廉银支出;余下的用作该省各项开支。
      ——比率应当为50.14%;271,150两才是64.39%的比率,第二位数字错了。
      99页:不过,根据浙江省会稽知州张我观(1727-1730年)和两江总督沈葆桢(1820-1879年)的说法,马快与治安事务有关,负责侦查、拘捕盗贼。
      ——张我观的生卒年有误,不可能三岁而卒,我没有找到详细生卒年份。只查到他“在任十年”,以及对照沈葆桢的生卒年,显然也不是在任年限。
      141页:根据汪辉祖的经验,登记程序对于没有及时完成任务的刑名、钱谷师爷起到了激励督促作用。9
      ——注释上标的序号应当为“97”,而不是“9”。
      182页:109 以1725年条例为例,审判案件的州县官及复审或重审该案的上司,如果判决经总督、巡抚批准而被刑部驳回,而后经省级衙门重审并纠正了判决,则可以免于。
      ——“则可以免于处分”才对,“处分”为脱文。
      183页:注释116中的笞刑杖刑差额,10-50之间应为笞刑非杖刑。
      198页:如果他未能完成这一公务,将根据该地区尚未售出的盐额百分比来处罚:不到10%,不得晋升;20%-30%,减俸;40%,降一级;50%-70%,降二至四级调用;80%以上,革职。
      ——这个比率明显不对。
      266页: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1-17页;宫琦市定:《科举》;
      ——“宫崎”而非“宫琦”;“《科举史》”而非“《科举》”。
      同页:商衍鎏著,第26-32页;张仲礼:《中国绅士》,第19-20、第27-29页。
      ——“商衍鎏著”前后并没有书名,应当是前文“《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后页第20、21条注释相同。271页58
      269页:在向省级长官递交请愿书时,生员将其姓名与庶民签在一起,自称为“士民”(士和庶民)。
      ——“士民”应当指的是“士农工商”四民中的称呼,而不应该是“士和庶民”两类群体的称呼,而且这一处说的是“自称”士民,不太合理。不过我没有英文原版文本,也不太懂英文,所以此处仅是存疑。


      IP属地:广东3楼2022-04-09 09:19
      回复


        IP属地:广东4楼2022-04-09 09:27
        回复

          《中国妇女生活史》陈东原 著,上海书店出版社,中国文化史丛书,84年一版一印
          9页:及至见君归君归妾已老;物情弃衰残,新宠方妍好。
          ——“及至见君归”后少了逗号;“衰歇”而非“衰残”。
          26页:卫风『氓』诗有云:『匪我衍期,子无良媒』,因为无媒的原故,不得不把两相约定的婚姻衍期了,也是礼教初形成底极好的证据。
          ——“愆期”而非“衍期”。
          29页:楚平王为其子娶于齐而自取之。 昭二十八年)
          ——“(昭二十八年)”少了一边括号。
          37页:又如鄘风『君子偕老』云,『子子不淑,云如之何』。
          ——『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IP属地:广东5楼2022-04-09 12:09
          回复


            IP属地:广东6楼2022-04-09 12:10
            回复

              《中国妇女在法律上之地位》赵凤喈 著,山西人民出版社,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14年一版一印
              (本书是繁竖排影印版,原版错讹之处也是原样影印的,未做修改)
              13页:又唐大和五年敕节文(见宋刑统、户婚门、死伤财物条准文)
              ——这一条律文说的是死去商人的财物处置,应当为“死商财物”,而非“死伤财物”。
              15页:东晋怀帝、永喜元年,除三族刑;明帝太宁三年,又复之,惟不及妇人耳。
              ——“永嘉元年”才对,而且怀帝是西晋末年,而非东晋。
              16页:及魏正始中毋丘俭伏诛,始改令女出嫁者不坐;至许嫁女之不从坐,或至晋代始,亦未可知。
              ——毌丘俭死于255年正元二年,应当是“正元中”而非“正始中”。
              29页:复次,在古代(商周之际)定婚之男女,如一方有亡故者,他方可为之服丧。如礼记曾子门
              ——“曾子问”,礼记第七。
              37页:尚书尧典所载:『厘降二女于妫纳,嫔于虞』之事实,亦非一夫多妻制;
              ——“妫汭”而非“妫纳”。
              48页:共牢而食者,共一姓牢而同食不异牲。
              ——“牲牢”而非“姓牢”。
              74页:而出嫁女自正始中即不从坐矣。
              ——“正元中”,参看16页。


              IP属地:广东7楼2022-04-09 12:12
              回复


                IP属地:广东8楼2022-04-09 12:14
                回复
                  2025-08-03 13:19: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都是好书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2-04-09 12:14
                  收起回复

                    36页:反之,《公羊》庄十九年云,“娣者何?弟也:”并未就夫之长幼为娣姒之称
                    ——原以为“娣者何?弟也”后面的引号应当为句号之误,后又想起前文有引号内的引文,标点是逗号或分号的,所以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书中几乎所有的引号内的标点都标错了位置,标点应当在引号之外,而非引号内。翻了翻后文,我的推断没错。
                    37页:詺
                    41、42页:一则以多耦为淫乱之本:《易·革卦》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
                    ——书中“彖”的字形有误;“革,水火相息”。
                    54页:参照《魏书·北史·隋书·后妃传》及《中国妇女生活史》第八九页。
                    ——读了那么久的书,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用法,前页省略简写倒还罢了,几个书名放一个书名号内,真是活久见。书中还有很多地方的标点符号,用得也是一言难尽。
                    34页:① 语见《礼记·曲礼》、《杂记·下》及《檀弓》上。
                    ——书名号之间不需要用顿号或者逗号,书中后面的用法也全都错了。另外,“杂记下”放在一个书名号内,“檀弓上”却又分开了,标点符号用得是乱七八糟。
                    82页:故东汉由选例而为后妃者甚多。晋、宋承之,其例亦伙。
                    ——把“夥”认为是“伙”的繁体作了简化,实际是错误的,应当为“其例亦夥”。
                    138页:③ 见《内训·积善》及《事夫》章,并参照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第二七五—二八八页。
                    ——《中国妇女生活史》,当有书名号。
                    145页:迨毋丘俭族,其孙女已适刘子元,当坐,因晋景帝及荀觊有姻亲关系,主簿程咸仰其意而议曰
                    ——“毋丘俭”也没错,不过后文167、178页又作“毌丘俭”,后一种在一般情况下用得多一些;“荀觊”为“荀顗”之误。
                    151页:仕庶“遣女满车,”奢纵无度,故至魏初,曹操愍嫁娶之奢僭,公女适人皆以皂帐,从婢不过十人
                    ——“士庶”而非“仕庶”。
                    是陪嫁之财虽禁,而赀妆则仍女之私有也、②五代时,蜀并有嫁装税之设,宋开宝六年始罢之;
                    ——“五代时”之前的标点应为分号或者句号。
                    177页:注“不绝婚,立其娣以为夫人;”则此绝婚云者乃指绝两性之好是也。
                    ——“两姓之好”才对。


                    IP属地:广东10楼2022-04-09 12:16
                    回复


                      IP属地:广东11楼2022-04-09 12:17
                      回复

                        《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2年5版15年10印
                        4页:以选为国王侍郎,出为緜竹令,国王①归之,复入为郎中令。
                        ——“緜”为“绵”的异体字,脚注中作“绵”。异体字繁体字问题通常在书中引用文献原文的情况比较多。
                        18页:其中王旷倡其议,王敦助其谋,王导以参东海王越军事,为琅邪王睿司马的关键地位主持其事;
                        ——“琅邪王司马睿”,而不是“睿司马”。
                        21页:关于上巳节的其他种种,可参看劳干《上巳考》,台北《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29集;
                        ——“劳榦”而非“劳干”,“榦”不应当简化。
                        38页:尊经阁本汪藻《考异》有敬胤驳“寄人国土”之说,以为其时中朝朝廷仍存,琅邪王为中朝方伯在建业,“何谓为寄也?”
                        ——前文作“建邺”。
                        58页:其实,前于程氏之书的沈家本《汉律摭遗》卷三,已论“不敬”与“大不敬”并非一科,惜未用卞壶奏弹王导之事以为例证。
                        ——“卞壸”而非“卞壶”。
                        226页:① 分见袁絜《絜斋集》卷六、卷七,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一三,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一八。
                        ——“袁燮”而非“袁絜”。


                        IP属地:广东12楼2022-04-09 12:20
                        回复


                          IP属地:广东13楼2022-04-09 12:22
                          回复

                            《中国考试制度史》沈兼士 著,中国和平出版社,民国大师文库,14年一版一印
                            6页:三曰六艺(《周礼》六艺:礼、乐、射、御、画、数)。
                            ——“书”而非“画”,繁体字字形相近。
                            26页:竟宁元年,张谭为御史大夫;阳朔三年,韩立子渊为执金吾;后皆坐选举不实冤。
                            ——“坐选举不实免”。
                            27页:“孝康”之选,因汉代初年,非常慎重,至有阖郡不荐一人,命有司不举者罪,其难进如此。
                            ——“孝廉”之选。
                            50页:今之九品,所下不彰其罪,所上不列共善,废褒贬之义,任爱憎之断
                            ——“所上不列其善”。


                            IP属地:广东14楼2022-04-09 12:27
                            回复
                              2025-08-03 13:13: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广东15楼2022-04-09 12: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