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完美主义”
市法学会法律心理学研究会理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苗永成
主持人:生活中总能见到一些人事事追求完美,对自己或他人要求特别高,容不得半点差错。这种完美主义倾向会对人的心理状态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答:完美主义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健康的完美主义,他们有较高但又不是极高的标准,做事有条理有组织。另一种是功能障碍型完美主义者,这部分人有极高的个人标准,但特别怕犯错误、做事做决定犹豫不决。功能障碍型完美主义者特别容易焦虑,当生活中发生任何不符合他们心意的事情,或者工作中出现任何达不到他们标准的情况,都会让他们感觉烦躁。
主持人:完美主义的倾向是怎么形成的呢?
答:多数的研究者们认为完美主义是习得的,主要来自童年期与父母的互动关系。父母的不当教养方式可能是造成子女完美主义的重要原因。例如,父母对子女的过分干涉保护、父母表扬不一致、父母所持的成就目标、惩罚严厉及冷漠拒绝等,领导、师长过度追求完美都可能成为功能障碍型完美主义的促成因素。
主持人: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缓解功能障碍型完美主义所带来的焦虑情绪呢?
答:第一步,我们要觉察情绪。当你在生活中看到自己觉得不完美的点,那个焦虑劲上来的时候,可以观察自己都有哪些身体感觉,比如有些人可能长期耸肩,或者胃一直有抓紧的感觉,这样方便先去熟悉你要管理的情绪。第二步,我们要在一定程度上接纳这种感觉,而不是立刻照着这个感觉去做反应,比如立刻开始跟你自己过不去,责备甚至攻击自己,或者找别人的茬,强求别人把事情都按照自己完美主义的要求来做。
主持人:这么做能够帮助我们看清自己面对的事实情况,避免情绪的升级。
答:对的。不过度情绪化,我们才能不断地改变认知误区。我们可以质疑真实性和证据,比如可以问自己,是不是如果做不到完美,这件事就不值得一做?一个事情必须完全准备好了,才能开始去做?又或者少了一个数据,这个报告就真的一文不值吗?这个想法合理吗?不完美就等于零吗?不完美就没有机会吗?必须要完美才能有个像样的人生吗?60分的人生又怎样呢?80分的报告可以存在吗?
主持人:那最终我们应该怎样落实到行动上来呢?
答:当我们搞清了自己完美主义的思维方式有哪些误区,最终要做的就是逐渐建立起新的行为模式。比如做日常报表,或者完成周报,当我们出现压力情绪的时候,接纳它,而不是逃避它,当你进入思维误区,用错误的方式为自己找理由或者给自己压力的时候,试着挑战自己的认知,把这个过程练顺,让你有一些心得体验,当自己有任务时就立即去做。重复这样的体验可以帮助我们形成一种惯性,然后我们就可以面对更困难的项目,并立即着手把它们搞定。有过多次这样的经历,我们就会逐渐变得对自己更有信心,同时也会在工作中慢慢发现,完美主义对我们可能真的没有任何帮助!
市法学会法律心理学研究会理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苗永成
主持人:生活中总能见到一些人事事追求完美,对自己或他人要求特别高,容不得半点差错。这种完美主义倾向会对人的心理状态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答:完美主义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健康的完美主义,他们有较高但又不是极高的标准,做事有条理有组织。另一种是功能障碍型完美主义者,这部分人有极高的个人标准,但特别怕犯错误、做事做决定犹豫不决。功能障碍型完美主义者特别容易焦虑,当生活中发生任何不符合他们心意的事情,或者工作中出现任何达不到他们标准的情况,都会让他们感觉烦躁。
主持人:完美主义的倾向是怎么形成的呢?
答:多数的研究者们认为完美主义是习得的,主要来自童年期与父母的互动关系。父母的不当教养方式可能是造成子女完美主义的重要原因。例如,父母对子女的过分干涉保护、父母表扬不一致、父母所持的成就目标、惩罚严厉及冷漠拒绝等,领导、师长过度追求完美都可能成为功能障碍型完美主义的促成因素。
主持人: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缓解功能障碍型完美主义所带来的焦虑情绪呢?
答:第一步,我们要觉察情绪。当你在生活中看到自己觉得不完美的点,那个焦虑劲上来的时候,可以观察自己都有哪些身体感觉,比如有些人可能长期耸肩,或者胃一直有抓紧的感觉,这样方便先去熟悉你要管理的情绪。第二步,我们要在一定程度上接纳这种感觉,而不是立刻照着这个感觉去做反应,比如立刻开始跟你自己过不去,责备甚至攻击自己,或者找别人的茬,强求别人把事情都按照自己完美主义的要求来做。
主持人:这么做能够帮助我们看清自己面对的事实情况,避免情绪的升级。
答:对的。不过度情绪化,我们才能不断地改变认知误区。我们可以质疑真实性和证据,比如可以问自己,是不是如果做不到完美,这件事就不值得一做?一个事情必须完全准备好了,才能开始去做?又或者少了一个数据,这个报告就真的一文不值吗?这个想法合理吗?不完美就等于零吗?不完美就没有机会吗?必须要完美才能有个像样的人生吗?60分的人生又怎样呢?80分的报告可以存在吗?
主持人:那最终我们应该怎样落实到行动上来呢?
答:当我们搞清了自己完美主义的思维方式有哪些误区,最终要做的就是逐渐建立起新的行为模式。比如做日常报表,或者完成周报,当我们出现压力情绪的时候,接纳它,而不是逃避它,当你进入思维误区,用错误的方式为自己找理由或者给自己压力的时候,试着挑战自己的认知,把这个过程练顺,让你有一些心得体验,当自己有任务时就立即去做。重复这样的体验可以帮助我们形成一种惯性,然后我们就可以面对更困难的项目,并立即着手把它们搞定。有过多次这样的经历,我们就会逐渐变得对自己更有信心,同时也会在工作中慢慢发现,完美主义对我们可能真的没有任何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