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吧 关注:1,390,469贴子:14,655,781

【转】《天工开物》的再发现揭示明朝形象被严重诋毁和扭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天工开物》一书是明朝宋应星写的书,崇祯十年初版。这本书现在应该说非常有名,中学的课本里就有对这本书和他的作者介绍。   
    可是大家知道这本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科技著作是怎么流传到现在的中国的?说出来可以让我们现在的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感到愤怒和辛酸   
    民国初年,有一个人去查《云南通志》发现里面说冶炼铜矿的地方引用到一本名叫《天工开物》的书,于是他想看到这本书的全貌,于是到北京的各个大图书馆去搜寻这本书,结果一本都没有找到,又去询问各个藏书家,也没有一个人知道这本书。   
    也就是说在经过满清将近三百年的统治之后,这本书已经彻底从中国消失,连知道这本书的人几乎都没有   
    后来这个人偶然在一个日本朋友家发现这本书的日文版,于是他到日本的图书馆去查,这一查不要紧,发现这本书居然英国,俄国,德国,日本,法国都有翻译本,而且法国的还有全译本,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惟独中国没有这本书,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本都没有,后来他在法国的国家图书馆里找到天工开物的明朝的最初的原刻本,而这个原刻本是所有版本中印制最精美的(可见明朝民间印刷工业的发达)。然后按照这个原刻本,天工开物这本书才在中国又广为印行,重见天日。   
    看了这样的事实,不知道大家有何感想。我的感想只有一个,就是愤怒。 被大家嘲笑挖苦讽刺,说是专制无能腐败的明朝,大科学家层出不穷,在明朝末年尚且能有宋应星这样的科学家写出这样具有世界水平的书籍,里面记载的大量的科技(这些科技是在明朝被广泛应用的),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比如煤矿开采过程中如何排除毒瓦斯的技术,比如锌矿冶炼技术,蚕种杂交技术,提花织布机等等,都是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尤其是锌矿冶炼,在当时的世界是只有明朝的中国人才掌握的技术。所以这本书在明朝一出版,外国人得到以后,就极为重视,大量翻译发行。   
    而被某些人吹嘘为盛世的满清,不仅没有一个人能写出一部科技方面的著作,而且居然连保存这样一本明朝人写的书,都做不到!以至于这本书居然在中国大地上消失了将近300年!! 这究竟是谁的悲哀??   
    可想而知,如果当时这本书没有流传到日本,没有流传到法国,英国,那么这本书就从世界上彻底消失了,除了少数特别专家,几乎没有一个人会知道明朝的中国曾经出版过这样的一本书,这本书里记载了大量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科技和农业科技。   
    满请的文字罗网真是可怕,不仅彻底消灭了大量政治思想方面的著作,历史方面的作者,而且居然连天工开物这样的科技著作,都不能逃脱被消灭的厄运。满清的文字罗网最可怕的地方是其消灭的彻底性,以至于大量的书籍可以让我们现在的人认为根本不存在,这实在是让人毛骨悚然的   
    天工开物由于被及时到传播到了国外(这里面多半是为了逃避满清魔爪的明朝遗民的功劳,当然也有在明朝的外国传教士的功劳),所以幸运的被保存了下来!可是很容易就明白,明朝出版的更多的科技著作,思想著作,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在满清残暴封闭愚昧的统治下,究竟有多少有价值的科技,思想著作被彻底消灭,已经是现在的人永远也无法知道的。   
    光凭这一点,满清的罪孽已经是无可饶恕的 。   
    现在的人往往把明朝和满清混为一谈,实在是受了愚民宣传的结果。   
    明朝鼎盛之时,郑和七下西洋,远达非洲,大小国家皆来朝拜,中国历史上任何朝代都没有过这样的壮举(包括被人称为盛世的唐朝),都没有过这样开放的胸襟和视野。然而在满清御用文人的笔下,这样的壮举却被大肆丑化,说成是纯粹为了面子的无用之举!可是事实是这样的吗?在郑和七下西洋之后,中国人的视野得到了从所未有的开阔,海上的贸易线路也被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开通,这为后来明末海上贸易的发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明朝的中国人也大规模的移民到海外。而且中国和外国之间文化技术上交流也因此终明朝一世也没有断绝过,外国发明的火器,往往没有多久,就迅速传入中国,被大规模的仿制和装备部队,并且还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改进,到明朝末年,中国人在火器的装备和使用上丝毫不逊色于当时世界上其他最先进的国家,甚至还有反超的趋势。   



1楼2010-05-23 16:54回复

         不仅如此明朝的民间思想活跃开放也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前所未有的。包括某些人称羡的唐朝和宋朝,思想活跃状况也比不上明朝的万分之一。 当时反传统的异端思想家李贽活到了七十岁,这在以前的任何朝代都是不可想象的,不仅如此,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李贽的书在当时是畅销书,几乎人手一本,以至于某些书店印刷工厂,为了赚钱,居然把一些书冒充为李贽写的,拿来卖,其盛况可想而知。   
        明朝党争之所以如此剧烈,这和明朝思想活跃也是分不开的,而反过来思想的活跃党争的激烈又促使更为先进更为激烈的思想的出现 大家看看明朝的大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就可以知道明朝思想界的活跃和进步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   
        在这本书里黄宗羲明确反对君主专制,提出君为天下之大害,他反对的已经不是某一个昏庸暴君的统治,而是对整个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彻底的批判,说“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为了避免大家认为我断章取义,可以看看他的原话 说:   
        “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於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於己,以天下之害尽归於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於辞矣。”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末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明确的说臣和君是完全平等和独立的人之间的关系,臣不是君的仆妾,相反,只是平等的同事关系,或者路人关系,甚至说臣是皇帝的师友 。他的说“君臣之名,从天下而有之者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出而仕於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   
        他提倡法制,并且明确指出皇帝的所谓法律不过是一家之法,是非法之法,而不是天下之法 。   
        “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於末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   
        黄宗羲强调只有先实行法治,然后才能有人治,用皇帝的非法之法,就算有能人,也要受到这个非法之法的束缚而不能成就功业   
        “ 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自非法之法桎梏天下人之手足,即有能治之人,终不胜其牵挽嫌疑之顾盼,有所设施,亦就其分之所得,安於苟简,而不能有度外之功名。”   
        而实行了真正的法治之后,有一个好皇帝,固然不错,但就算这个皇帝不好,同样不能危害天下 。   
        用他的话说“莫不有法外之意存乎其间。其人是也,则可以无不行之意;其人非也,亦不至深刻罗网,反害天下。故曰有冶法而后有治人。”   
        黄宗羲还提倡设立有实权的首相(就是宰相)位置,和皇帝之间的关系完全平等,并且互相牵制,宰相可以选择贤能来担任,就算世袭的皇帝不好,也不要紧 。他主张 “君之待臣也,臣拜,君必答拜” 。   
    


    2楼2010-05-23 16:54
    回复
      2025-08-12 02:32: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大明


      6楼2010-05-23 17:47
      回复
        最近正好在看【天工开物】,又恰好看到了这个帖子
        大明威武~~~~~~~~~~~~~~

        我不是挖坟党啊,不知道已经发过了
        


        7楼2010-05-23 17:56
        回复
          哀哉大明~


          8楼2010-05-23 18:00
          回复
            我看到的情况不是这样的。有人考证,《天工开物》从未在国内失传:
            未知真假。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5/2544/42/10/5_1.html


            9楼2010-05-23 18:10
            回复
              回复:9楼
              以前混中华网的,那儿很多MY,那儿关于明清的东西都不可信,不解释


              10楼2010-05-23 18:14
              回复
                明史研究将会成为一个热点,而且这种热绝不是百家讲坛制造的虚假热闹可以相比。


                11楼2010-05-23 18:23
                回复
                  2025-08-12 02:26: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今天我到市图书馆,无意间发现了一本书叫《大中华帝国》,是一位西班牙人在明万历年间写的,看了里面对中国的描绘之后我惊呆了,感叹当时中国的强盛!


                  12楼2010-05-23 18:28
                  回复
                    “宋朝出产的基本上都是最保守最反动的思想家,什么存天理灭人欲的货色都出在宋朝。”
                    ——楼主
                    “哲学家朱熹是所谓的新儒教的奠基人,他在很多方面有点像达芬奇,除哲学外,他对许多实用科目感兴趣而且十分内行……比如,朱熹的日记记录了他观察到比当前海平面高得多的地方的岩层中含有海产品的化石。他与达芬奇一样,但比后者早了3个世纪,作出了正确的推论,并写下了关于地壳隆起的地质学理论的首次陈述。……”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
                    “天下者,祖宗、群臣、三军、万姓之天下,非陛下一人之天下。”——宋朝方庭实。这样的思想也是“保守、反动”?
                    且不说理学在整个宋代占据主要地位的时间并不多,况且国外的学者和国内严肃的学者都没这么轻易下结论,国内一些流行读物动辄就是“反封建礼教”,然后把理学弄出来当主要靶子,但是自己在下结论的时候还是谨慎些的好!
                    


                    14楼2010-05-23 18:36
                    回复
                      满遗不诋毁明朝就不叫满遗啦。
                      不过话说,满遗裏面也有汉人,为什麽他们甘愿为奴,真是想他们不透。


                      15楼2010-05-24 00:53
                      回复
                        • 60.28.165.*
                        你丫捧明可以,但没必要踩宋吧,是挑拨宋明粉们的关系吗?
                        多读点书,少丢脸!根本连朱熹在说什么都没搞清楚!!
                        原话是说:夫妻,天理。三妻四妾,人欲也。
                        不要断章取义!难道淫〔河蟹〕乱纵欲就是你所谓的开放先进了!!


                        16楼2010-05-24 01:14
                        回复
                          • 60.28.165.*
                          ‘天理’和‘人欲’分别指代的是什么都没搞清,‘人欲’‘天理’的鉴别与区分都不清楚,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就乱骂。写或者转文章负点责吗!


                          17楼2010-05-24 01:21
                          回复
                            宋朝出产的基本上都是最保守最反动的思想家
                            这句话逻辑性错误


                            18楼2010-05-24 01: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