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发育迟缓吧 关注:28贴子:165
  • 0回复贴,共1

科普丨关于感统失调的那些事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家好我是北京东区儿童康复中心感统训练王老师!
感统失调已成为当今经济社会的一种具有普遍现象,大部分孩子都存在感统失调,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依然有很多家长根本就没听说过“感觉统合失调”,还有一些家长可能听过感觉统合或者感统失调等词语,但仍一知半解,甚至产生误解,认为只要孩子不听话一哭闹,就怀疑是不是孩子出现了感统失调。

接下来我们详细地了解孩子感统和感统失调。
什么是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是指机体的各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前庭觉、本体觉)接触感觉刺激,将感觉信息输入大脑,并在大脑中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进而支配身体作出精准反应的能力。
人的各种感觉系统,并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必须被统合起来才能使人完整地认识外界。

而感觉统合就好似信号灯,在大脑这条“高速公路”上引导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有序的传导。
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感统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是指个体的某一感觉系统、感觉系统之间、感觉系统与运动系统之间等的信息组织与整合不协调,导致信息统合过程发生异常,出现对刺激的不敏感或过分敏感、行为顾此失彼等现象。
简而言之,就是“信号灯”失灵,神经和行动不能建立起有效的链接,就会出现感觉统合失调。
感统失调的具体表现
常见的感统失调现象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前庭平衡觉失调、本体觉失调、触觉失调、视觉异常、听觉失调。
前庭平衡觉失调:孩子经常绕圈儿跑、打滚、炮哥不停、转圈不晕、不停地跑跳,多被人称为多动症。另一方面就是孩子比较敏感,做事小心翼翼,不喜欢脚离地,经常晕车晕机。

本体觉失调:上课时经常会做一些小动作,身体不时地扭来扭去,很难安静下来。站无站相、坐无坐相;上下楼梯时显得很紧张;在玩耍时经常碰伤;不能做一些精确性要求较高的动作;对方向和信息来源的判断经常出现失误等等。

触觉失调:触觉过分敏感或者迟钝,如不喜欢别人的触碰,不敢与别人接触、玩闹,比较孤僻,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害怕陌生环境,胆小怕事,吮手咬指甲等等。

视觉失调:常见表现为无法正常阅读,读书容易跳行、串字读书,并且不容易分辨大小相似、结构相似的文字和字母,不爱收拾屋子,桌面总是乱糟糟的等。

听觉失调:经常忘记别人说过的话,忘记老师布置的作业,注意力难以集中,对别人说的话反应总是慢一拍或者对别人的言语不做反应;对某些声音特别敏感;情绪较常不稳定,易紧张。

感统失调是不是病?
事实上,感觉统合失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疾病,它既可以单独发生,是因为家庭教养环境的错误引导导致,也可伴有其他共病共同发生,如自闭症、多动症、学习障碍、发育迟缓、唐氏综合征、脑瘫等。


1楼2022-04-01 10:0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