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17日漏签0天
龙城高级中学吧 关注:8,637贴子:331,126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3回复贴,共1页
<<返回龙城高级中学吧
>0< 加载中...

(转帖)挖高考吧的精品- - 文科系列。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ヤ℡糖糖〃
  • 社团搞起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详情请见高考吧。为懒人转的。
http://tieba.baidu.com/f/good?kw=%B8%DF%BF%BC&cid=0&pn=50
一、并列短语
    
     并列短语使句子结构复杂化,因而容易导致语病。
     
例1.侵略者攻陷北京后,焚毁并洗劫了西郊的圆明园。
      并列成分意义上往往包含着内在的有机联系,有先后、主次、深浅、远近之分,这些联系和差别相应地直接反映在排列顺序上,成为规律性的约束,随意改动,便会产生排序不当。"洗劫"应在"焚毁"之前,二者时间有先后,一切都"焚毁"了,还怎么"洗劫"呢?
      例2.值得一提的是,扮演张学良的苏金榜同志和扮演蒋介石的石荫昌同志把两个人物演得有血有肉。前者的正直、爽快、威武和后者的狡诈、阴险、独裁,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并列短语要保持并列成分词性上的一致,而例2"狡诈、阴险"是形容词,"独裁"是动词,并列在一起不协调,可改为"专制"或"专横"。
      例3.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增强使用文字的规范意识。
      具有主从关系(如学生与中学生)、交叉关系(如工人与青年、农民与妇女)的概念不能并列在一起;否则,就会使概念之间的关系混淆不清。"报刊""杂志"是出版物,"一切出版物"显然包括了"报刊""杂志",所以三者不能并列在一起。此外这个句子还有语序不当的毛病,最后两个句子应该互换位置。
      例4.水库和运河如同闪亮的镜子和一条条衣带布满了原野和山谷。
      一句话中包含两个充当不同成分的并列短语时,两个并列短语的并列成分之间往往有一种前后相应的关系,不恰当的排序就会带来对应关系的混乱。"水库和运河"与"原野和山谷"分别充当主语和宾语,实际情况应是"水库布满山谷""运河布满原野",而例句中二者对应关系不当。应将"原野和山谷"改为"山谷和原野"。
   二、数量短语
      数量短语的误用,主要表现在数量增减表示不当、语序不当、前后矛盾、搭配不当等。
      例5.上海公共汽车票价很低,与曼谷普通公共汽车票价相比,便宜三倍。
      表示数目减少(缩短、降低、便宜)时不能用倍数,例5可改为"便宜四分之三"或"只有曼谷普通公共汽车票价的四分之一"。
      例6.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数量短语的位置不当,会造成句子的岐义,例5可以理解为"一个学校的几位领导"也可以理解为"几所学校的几位领导",应将"几个"放在"领导"一词的前面。
      例7.据统计,全省个人捐资办学万元以上的将近400余人。
      "将近400"是"将要接近400",说明还没有达到400,而"400余"是"400还要多",显然前后矛盾。
      例8.据科学统计,蜜蜂每酿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与"朵"相配的是"花",而不是"粉",因此去掉"粉"即可,也可以在"花"与"粉"之间加上"的",即为"50万朵花的粉"。
    三、介词短语
      误用介词短语,会造成句子主语的残缺、主客体颠倒等语病;少用、滥用介词也会影响语意的表达。



  • ヤ℡糖糖〃
  • 社团搞起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例20、《徐霞客游记》本是部很有创造性的地理考察著作,但对祖国很多名山大泽都作了详细的记载。
      地理考察著作本来就应记载名山大泽,两个分句之间不存在转折关系,"但"字应该删除。
六、两面词
      句中使用能否、是否、好坏、有没有等两面词时,宜从前后是否照应的角度检查语病。
      例2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前面用了"能否",后面没有与之呼应的词语,应在"关键在于"之后加"是否",句子前后才能统一起来。
      例22.继续保持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的作用,已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例题22与例题21的情况有所不同,后面有"生死攸关",前面没有与之相照应的词,因此在"继续"之前加"能否",前后才能搭配起来。
   七、赘余词
      前面用了一个词语,后面又用一个与之相重复的词语,造成句子成分多余。
      例23.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立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2003年全国高考题)
      "若"即是"如果",与句中表假设的"万一"重复。
      例24.在国际间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和碰撞的今天,更应重视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2003年北京高考题)
      "国际"即指"国家与国家之间",后面的"间"字多余。
      例25.他的艺术见解独到、深刻,近年来,常被应邀到许多高校发表演讲,深受学生欢迎。
      "应邀"即"接受邀请",它前面的"被"字,可删除。
      例26.具有不同专长的大学生暑假里愿意为您的令郎、令爱辅导功课。
      "令"是个敬词,用于称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其前的"您的"应删除。
8楼
      八、时态词
      "已经、立刻、正在、刚刚、将要"等副词常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着、了、过"等助词常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状态,混用这些副词、助词,就会造成语病。
      例27.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日前"即"前几天",指的是过去,它不能与表现在的"正"连用,应将"日前"改为"目前"。
      例28.该店青年服务员正努力保持和发扬了传统特色。
      表现在的"正"与表过去的"了"混用在一句子中,造成时态的混乱,应将其中的一个删除。
      熟悉这些诊断语病的切入点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对提高辨析、修改病句的能力,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顺便说句,插楼者死。。



2025-08-17 04:34: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抢饭帝
  • 小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插一下又不会怀孕~太长懒得看


  • ヤ℡糖糖〃
  • 社团搞起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Z。。你要不要死一死。,


  • ヤ℡糖糖〃
  • 社团搞起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高考场上九个抢分技巧〔转〕
1、难题先跳过手热好得分
2、开头最易错回头可救分
3、时间很宝贵掐表做综合
4、审题别偷懒用时别吝啬
5、相信第一感改动需谨慎
6、步骤写清楚分分要计较
7、答题看规则草稿要规范
8、心态放平和字迹要工整
9、积极暗示多发挥易超常



  • 抢饭帝
  • 小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再插一下~


  • ヤ℡糖糖〃
  • 社团搞起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历史的课本是文科三门最重要的,历史虽然是故事的形式给我们表达的,但不等同与故事,故事是可以编的,历史是极度客观历史史实(这句话不是全对,反正为了考试就这么理解好拉)所以呢,它需要绝对的准确性,书本上给出的就是绝对的准确性。因此即使有些价格昂贵的辅导书,上面如果天花乱坠的说某某事件,但是和书本不一样的话,就可以把它OVER了。  
最重要的课本是不需要我们把它温柔的深藏在怀里的,需要的是足够多的笔记(我以前的课本基本上有课文的页都是有笔记的)笔记不要怕多,笔记的概念也不局限老师叮嘱你们必须记的那些,那些是不大够的,往往当你听课的时候,有自认为以前不知道的都可以记下来的,不要觉得写这些“简单的”别人会怎么看你,考试分高别人才会看你。我们只是路人甲乙丙丁。。。。  
足够多的笔记有拉,这对你课文的理解将有重大的帮助,因为在记笔记的时候,你就先对这个知识点有了一遍的熟悉。我认为很多时候随手记的内容往往可以达到一定时期过目不忘的效果。接下来就需要不断的熟悉了,目的:书本熟悉到死。方式:经常的背背翻翻(有时间就细背,时间紧就走马观花的翻,反正要经常);讲解题目的时候跟着题目转,不断的翻书,把有必要的补充的内容同时加在书上。面对内容巨多的历史课本,运用这样的方法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历史几本课本:古代史是比较难的,因为朝代多,每个朝代基本上都伴随自己变革的事件,还有朝代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等等。对于这个的学习,我实在找不出捷径,只能靠积累了,可以把那些具体的东西写在每课前面的空白处,这样方便翻阅。在这里顺便提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历史问题的解答:比较难的是一些题目给出相同的或经济或文化或科技等等选项要你选择,如果知道三个还好点,如果恰好你只知道一个,那么猜的机会都很渺茫了,所以历史课本要全面的了解,不要有遗漏,起码要有个概念。还有些题目给出一个历史时间加上少许文字描述就要你解答题目,这就要求对重要的历史时间绝对记忆,还有些题目给出的是一个某个朝代的某个事件,那就先回忆那个朝代相关的主要内容,这样有个大致的范围,就比较好解答了。有些是不给朝代的,直接给历史事件,比如丝绸之路的相关描述,解决方法同上
历史题目的解答不比政治可以油多不坏菜,因为历史的不可变更性,所以如果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不要乱加上去,不加分无所谓,不能导致减分,所以有些时候我是不会写历史事件的确切时间的,那些数字我有些也只能记住大概,或看到才知道,直接写是不能保证一定对的。  
历史题目的解答要注意根本性的原因,回答了根本性的原因,分就不会低了,再加上一些客观原因,基本上就能拿高分了。例如太平天国的失败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yapian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扩张性(可以联系资本主义发展的几大要素什么原料劳动力市场等等)世界大战也和这个差不多。。  
历史课有一本笔记本是不够的,一本可以记老师所说的笔记,还有一本的可以记录那些各种变法条例科技文化经济等等成就的具体内容,以及考试中错过有价值题目的知识点。这样会对你分数有质的提高。  
总之,课本是核心,笔记的作用也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课本,等你做某题脑中能出现那面课文时,那你就比一般人牛了。运用英语中常说的一句话: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定要持之以恒。就象楼上那位鄙视我的仁兄所说,方法有人是知道的,缺的是耐心,我要说的是:为了高考,为了梦想自由的大学,更重要的是为了高考完后,自己可以对自己说:我对的起自己,对的起自己的人,老天都不会怪你。我成绩当初是很差的,所以选择了文,即使我没能考上好大学,但是我没有一点遗憾,家人也没怪过我。  



  • ヤ℡糖糖〃
  • 社团搞起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地理学科不同于政治和历史,需要记忆的东西相对来说是非常少点,但是其需要运用的思维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所以我高中做地理花的脑细胞数量估计是政治和历史总和的好几倍了。  
地理分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东西过于简单,基本上一章只有几句简单的话就可以总结了。自然地理中,初中部分和高一上册相对稍难(个人感觉部分女生对于这个的空间思维能力欠佳)  
地理的核心就是图的熟悉!!光背是不够完善的,有些空间图必须理解你才能明白其中道理,否则即使你能画出来也无法运用到实际题目中  
地理:需要额外设备,草稿纸大量,如果你喜欢用铅笔无所谓;比较好的图册2本,一大一小,小的携带方便,大的内容全,有些大的上也会有些不全的东西,建议不要买一样的,我以前用的大的没记错的话是什么哈尔滨六中出的一本;中性笔三只(因为需要的图太多了,建议红黑蓝一样一种吧);笔记本2本(不喜欢背书包的朋友可以选择小点的,大的不要买硬抄,比较容易坏,会掉。地理笔记本不用太厚的)  
学习地理跟着老师转是非常重要的,记得我刚分去文班的时候,开始几节地理课,我就象坐在神州5号上,畅游全教室。老师之所有站上面一个月就可以拿钱,不是摆设,因为他真的可以教你很多自己去琢磨而琢磨不出来的东西。因为后期地理题目的广泛联系性,所以务必认真听讲,跟着老师的思维转,随时动手在纸上画,或者用空间思维去想象(自认为光想是想不出来的,毕竟我们都不是牛顿,看见苹果只能想到甜不甜而不会去想地球引力)  
对于初中相对难点的世界地理,课本上的内容是比较局限的,地图需要随时在身边,听着课文看着图,抽时间自己动手画,地理的能力就是画出来的。时刻保持空间思维,这是理解空洞的图表所必须的,例如全球大气环流图,我自己研究过不少时间,还是无法看彻底明白,终于在老师的讲解中才彻底大领悟,因为我那时候就是一点点空间思维。我们的地球是圆的,(不要笑)很多题目是要这样思维的,比如算时差比如全球气候分布的问题洋流的问题等等。。  
地理相对其他学科,和老师的交流非常重要,你可以选择课堂的自习课的或者课外的。你只要明白一点,地理再怎么难,它只有那么多知识点,你明白一个就少一个,不用太多时间就全明白了。这就要说到两本笔记本的一本了,因为我们在做题目的时候,脑袋是会因题而往往出现一个知识点的疑问的,并且这种疑问根据课本上的那点字是无法理解的,这时候不能把这个想法掐死,把它记录上笔记本,等有条件是就问老师,一般情况下老师是可以帮你明白过来的,除非你自己什么都不知道,那如来也没办法给你解释了。特别提醒:不要难为情;不要认为问老师丢面子;不要认为老师会对你有看法。上面的想法都是错的,身为学生问问题是很好的,一个没人问问题的老师估计也会有点失落,不要以为同学会怎么看你,不会的,因为你问了之后你考试又有比他高几分的基础了。  
地理的那些图表:图表是死的,它是帮你归纳出比较核心的内容,但是需要真正的理解有些图表是需要对课文有一定了解的。很多人都说某些地理比较难,其实不是难是懒是你比较懒。因为有些所谓难题的解答关键就是一张图,比如世界气候分布图,洋流的图大气环流等等,只要花工夫把这些图搞明白或者强记,那么只要是跟这些有关的题目不管问的是非洲还是美洲,又有什么区别呢?  
说起高一地理上册的那些地理,我刚开始也是非常头疼的,(我只是和大部分人一样的路人甲,不是江湖中绝世奇才)那些知识点有相当的抽象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同学始终很难突破的原因。作为笨鸟我就要先飞,实践证明:自己动手,风衣足食。自己不断的画不断的想,想不明白就问,慢慢的,一窍就开了,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终于不用再开了,因为知识点就那几个,明白完了就全明白了。  
谈起地理的实际做题,推荐买的辅导书是带详细分析答案的那种,因为这个不同于政治和历史,反倒有点想理科的东西,带详细答案的辅导书是可以帮你解答很多难题的,起码可以在你给老师问问题的笔记本上少很多问题。
地理的另外一本笔记本就是用来记那些书本上的知识点的,集中在一起更适应各种阶段的复习。  
地理的知识连贯性是非常强的,一个题目的解答往往会牵涉到几个到十几个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就象一个连起来的云梯,少了一环,你都是很难爬上去的,又因为地理是属于学明白了就是你的,所以相对是比较容易拿分的(就象数学拿满分一样,地理就有这个趋势)。不要怕懒,只要坚持不懈,等你有一天翻开大的地理图册,一面一面翻的时候,发现自己全部都会的时候,首先的感觉是自信心的膨胀,其次是你确实比一般的文科生强很多拉。  
关于地理题,在那本问老师问题的本子上,随时要加上新颖的题目,因为知识点是死的,题目是活的,我们只是学生,很多东西是比较难理解的。  
还有就是老师到一定时期,每天都会给你讲一些题,这些题往往都带新型的图,这些虽然不用强记,但是一定要听,因为吃过猪肉的人,不一定见过猪跑。图的内容都是一样的,但是那些编题的人玩的就是恶心,所以接触过就不怕了。  
地理真的不难,但是不难不是你念上一千变得来的,必须靠自己的努力,坚持才能胜利~~~  
地理和现实也是关系最为密切的,例如学习地理我纠正了自己十多年的错误想法:每天最热的时候是正午2点,而非正午的12点,因为地表是会不断吸热的,然后再放热,导致下午两点温度最高;明白了为什么我们现在夏天的时候南半球还是冬天的真正原因。学习地理是我们文科生本身知识的一个极大提高,因为非常多的人对这些知识是没有常识性的概念的。  
关于政治中的的时事政治,因为我当年所准备的大量时事一个都没考,所以在这不发表任何言论。。  
关于后期出现的综合政史地的问答题,其实就象我们吃的麻花一样,只是把他们卷在了一起,没什么大不了的。  



2025-08-17 04:28: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ヤ℡糖糖〃
  • 社团搞起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4、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5、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  
6、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题。  
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  
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  
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  
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1、用第一人称;  
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  
1、必须用第一人称;  
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提炼中心、主题:  
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了    
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  
主要有两种题型:  
A、“××”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 事物的 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B、“××”词能不能删掉?  
★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 ,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 ,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 ,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文段(各种文体)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  
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一般是往前找;  
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三)语文应试答题方法、技巧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书写题:  
1、认真规范书写;2、不出现错别字;3、不乱画涂改,在草稿纸写好后再誊写。4、学会审题。  
二、选择题:1、直选法2、排除法  
三、修改病句的原则:能改一处不改两处。
       1、删减2、添加3、替换 4、换位5、重组  



  • ヤ℡糖糖〃
  • 社团搞起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八、懂得常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方法有:①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②侧面(间接)描写:其他的人或事③细节描写④环境衬托人物心情等。⑤用词的感情倾向.褒贬色彩  
作用是:揭示人物性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  
非主人公在文中的作用:对比烘托,使主人公性格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九、记叙文语言风格:亲切自然口语化、幽默讽刺、热情奔放、冷峻辛辣等  
十、人称作用:第一人称: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第二人称:便于作者与文中的人物或读者感情交流,显得特别亲切、感人。  
第三人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的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宽广的活动范围。  
六、材料作文应对策略  
一、材料作文相关知识  
1、材料作文的特点:  
(1)读写结合,考生要通过阅读、分析、提炼、联想、表达之后,才能完成写作任务;  
(2)自拟题目、不限文体,鼓励学生写出真情实感,鼓励学生写出个性与创意来。  
2、材料作文的形式:  
(1)文字材料,构思作文。(2)漫画材料,看图写文。(3)读后感等 。  
二、材料作文应对策略:1、读懂材料;2、明确要求。  
(一)、给文字材料作文  
1、结构:材料+要求(必须与材料有关。看懂材料,确定主旨)。  
2、审题和领悟:看清要求(拟题、文体、文字、内容等),确定立意、结构。  
3、具体建议:合理使用材料,不避开材料,另起炉灶。  
记叙文:分析材料内容,联系相关的人或事。开头:“读了以上材料,我想起了……”或“在我的生活阅历中,也有这样一个人”。结尾再用恰当的议论将所叙的人或事与材料中的人或事相比较,画龙点睛即可。  
写读后感,要读懂材料并准确提炼论点。  
围绕一个观点写感受,从"引_议_联_结"四个方面进行写作.
读是基础,感是重点!!
三、避免作文无谓(不是作文能力差等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  
1、保持整洁的文面;不龙飞凤舞、东涂西抹、箭头乱飞、写不下去大笔一圈“不要”。  
2、规矩写题。不忘拟题;写在第一行的正中央;不把话题当标题。  
3、拒绝三段式。5-8段为宜,段与段详略分明、长短兼顾。  
5、规范使用标点。标点符号要占格;不一逗到底;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引号要占两格,其它标点均占一格。还要注意:顿、逗、分、冒、句、问、叹等标点符号不在一行之首;书名号、引号前半边不在一行之尾。如遇特殊情况,让此标点“委屈”留在行未或移到下行。  
6、注意保密。不透露真实姓名、地名、校名,要遵守考场规则和考场道德。
婶盒婶盒。顺序可能会打乱哦 。去怨独守空闺的百度大受吧



  • ヤ℡糖糖〃
  • 社团搞起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上面百度在婶盒- - 丫D。。
又看到语文现代文阅读。。顺便贴一贴。
http://tieba.baidu.com/f?kz=553402445
二、现代文阅读是保证,关键是方法。(7-9题,选择题,9分;19-22,22分,共31分;力争26分。)  
总说:现代文阅读不是技巧的问题,阅读现代文是理性思考的过程,它应该遵循阅读的规律,比如说寻着文章的思路入手,然后整体了解文章的大意,再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研究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去揣摩那些精采的句子和词语,从而对作者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这些基本问题有所把握。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回答,这就是最基本的解答现代文阅读题比较可靠的方法。如果单纯把现代文阅读当成技巧,好象有什么灵丹妙药吃了就可以把现代文答好这是不切实际的。那么,整理的时候最好还是按考纲上的考点简略整理就可以了。  
1、阅读的过程中,要:  
①理解题目的含义。  
②抓关键句。中心句,过渡句,议论句,抒情句,描写句,首、尾句。  
③分析文章的思路与结构。  
④分析本文的写作方法,写作手法(象征,拟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  
⑤把握注解,尽可能把握作者及时代背景的相关的有效材料,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概括中心意思。  
2、解题的过程中,要:  
①读懂题干,按需答题。问什么,答什么。  
②答在文中,答在段中。  
③注意语境,注意上下文的联系,注意上下题的联系(一般来说,试题的布题顺序就是文章的先后顺序。)  
④扣紧语句,分析选项,对比文中相关语句,仔细辨析,看是否存在偷换概念、缺少依据、随意拔高、说法绝对等毛病。  
三、文言文是提高,一分也不能少。(10-12题,选择题,9分,13题,文字翻译题,10分,共19分。争取19分。)  
1、一读,划出难字,疏通文意。  
2、二读,理解全文,了解全文写了什么人,写了多少件事,说明了什么性格、什么思想、什么精神。  
3、答实词、虚词,注意联系课文已学的字词,注意词语的古今异义(古——单音解析,今——双音解析),并将选项的解析套入原文,检验解析是否正确。  
4、答14题必须联系原文,逐句逐句翻译、对比分析,选出正确的答案。  
5、翻译题采用直译(逐字逐字解析的方法),保持原句的句式,做到信、达、雅。
六、语言运用,压扩换仿改。(16-18题,共12分,确保10分。)  
1、压缩题。新闻一定要压缩主要事件,说明性文段要把握话题的各方面进行压缩。议论性文段要压缩观点。把所给的字数要充分利用起来,不超字。  
2、扩句题。看清扩展要求,明确扩展方向。推敲提供情景,把握基点。合理推断想象,选好表述方式。保留原题词句,核对修改润色。  
3、变换句式,重新组织语句。  
长句变短句,短句变长句,散句变整句。要读懂题干要求,不要将原句改变太大,只允许调整、增加、删改个别词语,保持语气一致,结构一致,中心一致。不要将实在的信息遗漏了!  
4、仿句题。仿内容,仿形式。重点是要弄清例句的结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手法是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根据例句的结构仿写句子,保持结构一致,手法一致,语气一致。  
作文好开头示例
<!---->
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
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向往纺织的彩虹——绚丽辉煌;
青春是用永恒的执着和顽强的韧劲筑起的一道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信念是巍巍大厦的栋梁,没有它,就只是一堆散乱的砖瓦;
信念是滔滔大江的河床,没有它,就只有一片泛滥的波浪;
信念是熊熊烈火的引星,没有它,就只有一把冰冷的柴把;
信念是远洋巨轮的主机,没有它,就只剩下瘫痪的巨架。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的沟渠:
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
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的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生。
再贴一个大神的作文提高方法。http://tieba.baidu.com/f?kz=510973658



  • 抢饭帝
  • 小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插~


  • 空城CD
  • 社团搞起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Orz木得插了…


  • 秋晨影
  • 怒刷五三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理科生路过...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3回复贴,共1页
<<返回龙城高级中学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