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峰现任白城市农科院科研处处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省农发项目评估专家组成员。他一直在农业科研前沿从事农业科技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在科教兴市、服务三农工作中成绩突出,是我市年轻的农业科技骨干,获得白城市第三届“移动杯”青年科技奖。 何峰勇于钻研,在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上取得了突出业绩。特别是近年来,他成功组织申报并直接参与实施了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燕麦种植推广及产业示范项目”;国家水利部“洮北区燕麦基地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国家农业部“国家杂粮加工创新分中心建立项目”;省发改委“燕麦盐碱地治理及产业示范项目”;省农发办“白城市中低产田治理项目”等。这些项目的运行为我市农业科研发展和燕麦产业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几年来,何峰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研究课题以及实用技术推广项目40项,这些项目大部分获得了省、市有关单位的嘉奖,其中“白城燕麦新品种选育及其产业化开发研究”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籽粒苋高效种养模式技术推广项目”获吉林省人民政府丰收计划一等奖;“白燕系列新品种选育及新产品开发研究”、“籽粒苋新品种引进与配套技术研究”分获白城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燕麦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籽粒苋综合配套种养模式技术推广项目”分获白城市科教兴农竞赛一等奖。另外还有20余个项目分获省丰收计划二等奖、白城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白城市科教兴农竞赛二、三等奖等。在成果转化与推广方面贡献突出。何峰深入农村生产第一线,把专业和农业生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更多农民提高了科学种田技能和致富本领。他从事研究的课题“系列风味酱油研制技术”、“电子振荡磁化器应用技术”被省内多厂家采用;他从事研究的课题“籽粒苋综合利用技术”、“燕麦秸秆综合利用”使当地许多农民得以增收致富。为使更多实用技术在白城乃至我省得到应用,让更多农民致富奔小康,何峰深入农民家中,面对面向农民传授实用技术。为了加快燕麦在畜牧业上利用的步伐,2004年至2005年何峰作为骨干,分别在通榆双岗镇、内蒙古阿尔山建立了“中国白城·燕麦牛养殖示范园”,利用燕麦秸秆育肥肉牛,生产出了高品质牛肉,通过质量检测,得到专家的好评,为我市农牧互促、协调发展探索出一条宽广之路。2006年,通过何峰的努力,“白城燕麦”得到国家质检总局的批准,成为吉林中、西部地区第一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随后又在他的努力下,白城燕麦产品——燕麦纤维素片被评为省名牌产品。2004至2007年,何峰连续4年作为主要筹备组成员,在白城举行了四次大型的中国-加拿大国际燕麦合作交流活动,为我市燕麦研究水平的提升乃至白城农业科研靠近国际先进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