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淡宁吧 关注:22贴子:373
  • 0回复贴,共1

放开怀抱、享受生活 ——吐血推荐ANE的《狐狸精2》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狐狸精2》不是我看阿耐大人第一篇小说,却是到目前为止最心爱的一篇,那种死心塌地的上瘾程度相信已在所有追文蹲坑的同仁中产生共鸣。幸好耐大是非常具有职业道德的劳模,“媲美超人换衣服般的添坑速度”让所有fans都心服口服,否则断两天粮估计就要哀鸿遍野了。 
    许是从《混水庄园》、《食荤者》及《余生》等商战文中勾心斗角、疲惫无力的阴影中挣脱出来,放开怀抱、享受生活,耐大用气氛轻松自在、幽默简单的笔触写一个主角为“聪慧狡黠单纯迷糊”小小狐狸精的纯粹不需要严肃的玄幻(言情?穿越?宫廷?架空?都算?)故事。作者自谦该文为“小白”文,写作意图只是“娱己娱人,大家高兴”,也许正是这样的写作心态使得该文意外的获得获得了触目的强烈效果,生动无比。 
    情节设计上,该文单主线结构,通过小狐狸的所见所想所感“所算”串联起整部小说,情节笔笔只抓主要特征,次要的细节全部丢开,基本通篇没有废话(即指任何偏离主线的内容),看了淋漓畅快,整体感特别好。值得一提的是小狐狸的法术“掐指一算”,主角不参与经历的事情可以算出来,而且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客观性,这样就避免了主角视线镜头的单一,拥有了居高临下全方位的俯视的特权。这样的情节设计合情合理,主角是“狐狸精”么,换普通人就头疼,猜测?猜得太准影响全文真实性,读者不免想“嗨,又是一个神话的诸葛亮”;辅线?复杂含蓄、暗潮涌动的线索团弄乱了读者的思维,让人读着累,往往是画蛇添足。当然我不是说只有这两种多镜头的表现方法,也不能要求每部小说主角都会“麻衣神算”,只是感慨一下狐狸精可以省多少事吧。 
    说到情节的真实性,我想准绳不在于事件发生是否科学,而在于设计是否合情合理,能否让大多数人信服接受。《红楼梦》里面开场一块大石头侃侃而谈,不影响巨著的现实主义表现张力;而许多煽情作者人为的跌宕起伏就让人郁闷了,一方被另一方虐得体无完肤还坚持无怨无悔的付出、永远只爱他(她)一个,自说自话得显然有点侮辱读者的智慧了,白眼ing。
  情节方面古代部分在高潮部分嘎然而止是一个极端但明智的选择,留白给读者留下了二度创作的空间;再写下去就很难突破这一高点,无非生老病死,鸡皮鹤发的男女主角是没有读者会感兴趣的,正如亦舒在《我的前半生》所言:“……如此理想地便结束了我的前半生生涯。至于我的后半生……谁会有兴趣呢,每个老太太的生涯都几乎一模一样。” 
    人物刻画具有鲜明个性是本文的第二个特色。应读者要求,本文出场人物非常之多,但有趣的是,这并没有造成大家记忆上的困扰。小狐狸精自然不必说了,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杀遍天下无敌手。苏果及玮月的容貌是既定的,所以作者侧重表达的是小狐狸精的神韵和气质,以及对不同人物的杀伤力。 
    封仲初见:“这一微笑,如优昙绽放,封仲只觉得眼前一黑,眼中只余那一双晨星般遥远晶莹闪亮的眼睛,胸口“咚”地一声,似有一只手抓住了他的心,竟会无端地痛了起来,连呼吸都变得急促。” 
    陈樨折服:“只见苏果正侧脸看落地大窗外面的城市,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擦着她的脸而过,只见她的耳廓似乎如半透明的羊脂玉一般,莹润娇好。忽然想到,若是论五官,她除了一双眼睛可算完美,其他只能说精致,可是配上她全身流淌的气质,除了“天使”俩字,都不知还可以用什么来形容。” 
    相光窒息:“那是一种若有若无的幽香,侵入鼻端,未等体会,便倏忽消失。居然如有生命一般,一下勾住人的魂魄,香气氤氲中,似有一只精灵一般的小手柔柔地调皮地搔动一下他的心,又笑嘻嘻地一闪离去,留下银铃似的笑声缠绵在心头。恍恍惚惚之间,却有声音娇柔妩媚地从纱帘之后传出,那么类似他心头快要消失的那抹娇笑,他精神一震,连忙竖起耳朵,捕捉那声音中所有最细微的脉动,以致等玮月说完,他还沉静在那天纶妙音之中,无法领会其中的意思。”(这相光是最没用的,光听声闻香就光荣了。) 



IP属地:江苏1楼2006-01-14 13:2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