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吧 关注:847,545贴子:53,141,841
  • 2回复贴,共1

问一下:古代的“精兵”到底是什么标准?才能算是“精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看古代小说,满篇的“八万精兵”、“五万精兵”、“三万精兵”之类的,
金庸小说还经常用“铁甲铿铿”“矛戈映日”“军威鼎盛”之类的文学词汇
来形容这些精兵。
可是这些“精兵”一旦为首的让人抢先杀了,即所谓“擒贼先擒王”,
这些所谓的精兵们就立刻原形毕露,让人家单方面杀人,他们自己
则是单方面挨杀。那种单方面乖乖挨杀的丑态跟先前的“铁甲铿铿”
“矛戈映日”“军威鼎盛”之类的文学词汇形成强烈的对照讽刺。
原来古代中国的所谓精兵就是“大将一死就全玩完”(封建文人居然
煞有介事地“总结教训”说,千万不要大将先被杀呀!),要是这也叫
精兵?这精兵两个字岂不是用泛滥了。
要是中国古代的精兵就是“大将一死就全玩完”这个水平,我敢负责任
的说,中国古代拼冷兵器是世界倒数第一。
什么时候你彻底推翻了“擒贼先擒王”准则,你再来全世界排序列吧?  



1楼2010-05-22 12:05回复
    精兵就是兵里的精华,相当于一堆怪里的精英怪。


    2楼2010-05-22 12:06
    回复
      2025-08-09 05:43: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明教总坛近卫军就彻底推翻了“擒贼先擒王”准则。
      明教总坛近卫军承受过了云铮被认为阵亡的考验。
      (云铮---明教教主、明教联军统帅、明教总坛近卫军主将)。
      元朝草原精兵和元朝中原驻防军就彻底推翻了“擒贼先擒
      王”准则。
      元朝草原精兵和元朝中原驻防军就经受住了
      “天下兵马大元帅、大元朝皇太子”被认为阵亡的考验。
      一场恶战,双方主帅各自被认为阵亡一次,双方谁都没有
      被吓破胆。
      依靠“擒贼先擒王”去侥幸取胜是没有的事儿。


      3楼2010-05-22 12: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