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反制枪吧 关注:17贴子:72
  • 0回复贴,共1

“低慢小”无人机可造成威胁的场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机场跑道一般会设置无人机禁飞区,意外闯入的无人机有可能会与正常起降的航班发生碰撞,造成严重事故。因此,机场一般采取最保守的停飞措施来应对“黑飞”无人机,这严重影响了正常航班飞行。仅2017年上半年全国就发生超过40起无人机干扰民航飞行事件。
2)监狱虽然戒备森严,但在押人员有可能通过无人机与外界联系,获得情报、毒品甚至枪支等违禁物品。
3)火车站、广场、商业街、大型会议、运动会、演唱会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区域,常常是恐怖分子制造恐慌的场所。恐怖分子有可能使用无人机向密集人群投放危险物品,例如炸弹、毒物等。也有可能利用无人机作为引导,实施更高烈度的袭击。另外,正常进行航拍的无人机也存在失控坠落,进而在人群中造成伤亡、恐慌的风险。
4)军事方面,敌方可能运用“低慢小”无人机针对单兵、营地、机动中的分队、重大涉密场所、交通枢纽等要害部位实施侦察、袭击和引导攻击。例如,2018年1月6日,俄罗斯赫梅米姆空军基地和塔尔图斯补给站受到9架无人机袭击。综上,“低慢小”无人机在众多领域都有可能产生威胁,因而对“低慢小”无人机的管控与反制,成为各领域密切关注的问题。对“低慢小”无人机的探测是反制的前提与关键环节。探测环节的缺失或薄弱,将无法实现对“低慢小”无人机的精确打击。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依靠设立禁飞区、建立名单机制等管理办法进行预防,而这种预防是以牺牲无人机市场快速发展为代价的。在无法有效发现、定位并跟踪的情况下,要完成对“低慢小”无人机的反制任务,往往需要投入无差别的面杀伤系统,并且不间断地运行。例如对无线通信的压制,将使得周边所有无线通信设备都受到影响。在一个理想的反无人机系统(图2)中,由传感器(网络)构成的探测与识别系统能够处理底层采集的传感器数据流,从数据流中提取出特征向量,解算出控制指令。
处理中心向探测与识别系统发出视频流及跟踪的请求和时间戳,探测与识别系统将包含元数据的视频流、元件状态、控制指令、目标丢失情况等报告给处理中心,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的“请求—响应—处理”闭环。


1楼2022-03-14 14:5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