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解释一下:
1,严格来说,音量调节科学的显示方法应该都是从 -∞ 到 0dB. -∞ 指音量完全关断。0dB指音量没有任何衰减=音量最大值。
如果音频设备都用这种音量调节量的显示方式,那么不同设备之间的音量比较就是基于同一个标准,这样才有参考价值。
2,由于方法1不适合没有电子基础的用户,所以一般都是以 0 ~ 100或者某个数值来显示音量大小。不同的厂家,基于两个条件来设计。
A, 基于DAC或者音量控制芯片自身的设计,如A播放器采用了某款电子音量IC,它只有60级的调节值,那么A播放器一般也就只能设为0~60,一共60级。
B, 基于用户体验。如果芯片不存在限制,那么音量范围越大,则每一级音量调节的范围就越精细,这样有助于使用高灵敏度耳塞时可以准确的调节,避免出现调大一级声音过大,调小一级声音过小的情况。
当然,也不是级数越多,范围越大就越好,因为太多了,要从小调到最大就会慢一些。
这个一般看产品定位了。一般来说,低端的产品容易受芯片限制,音量级数少。高端产品会设计更多的音量级数以满足专业发烧友精准调节音量的需要。
3,即使两个不同的产品有着完全的音量调节范围,假如都是0~100, 也不能确保大家的音量数值都是一样的时候,可以用输出的音量大小来比较功率大小。
因为音量输出,除了和音量范围,音量值,还和音量调节的曲线形状有关。一般来说,音量调节曲线有指数型,对数型,以及线性曲线。不同的品牌,型号,设计时选择的曲线都不一定相同。
结论。如果要比较两个不同产品的最大输出,对比音量值和输出的声音大小是不严谨的,在目前的情况下,看厂家标注的最大不失真功率是最科学的(除非厂家虚标)。
要注意,1是测试负载要一样,2是要对应不超过1%失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