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天下吧 关注:56,377贴子:979,982
  • 21回复贴,共1

桓骑很大可能应该在宜安战败的撤退中挂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尽管不同史料上的记载内容有所出入,但是有两个没有争议的基本观点:
1.宜安攻略战从结果上看是秦军损兵折将;
2.李牧活了下来,还凭借这一战的功绩被封为“武安君”。
而关于桓骑的结局有不同说法:
1.撤往秦国领土,太原方向;
2.逃亡燕国;
3.战死。
这里发表一下个人观点,算是抛砖引玉了:
王者天下是一部带有日本漫画特有的“英雄主义”和一些“浪漫主义色彩”的历史演义。这些在前期的人物塑造和一些概念的创造(本能型武将、武神)上可以窥见一斑。所以对于桓骑这样一个前期浓墨重彩进行性格刻画的人物,必然有不完全符合历史记录的故事讲述,但最终会导向历史本身(比如给了“将军壁死”一个不一样的解读,然后壁老哥就去泡少数民族妹子了)。在上述理解基础上,我对作者下一步的剧本设计做出猜想:
1.桓骑最终会战死,毕竟逃亡燕国的历史记录,和“桓骑=樊於期”是同一脉络。作者已经赋予了“樊於期”一个历史身份,就不再会有桓骑出逃燕国的可能。况且,从地图上还原当时各方势力,桓骑逃亡燕国,势必意味着带领战败的寡兵穿过赵国实控地区,虽说对于盗贼出身的桓骑来说不是完全不可能,但是面对赵国仇视桓骑的剧情设定,这种结局就不太合理了,赵国必定会全力掩杀桓骑。而且,后续的历史书上再没有关于桓骑的记载,依照对桓骑的性格塑造,归隐不是一个能化解桓骑“无尽愤怒”的结局。像廉颇那样成为作者创造下的幕后“旁观者”显然是不适合桓骑。还有一种说法是,桓骑逃回秦国后被问罪斩首,这种说法不太符合现阶段对政的人物塑造,而且秦国崇尚武功,打了败仗从来罪不至死。所以桓骑战死的话,作者创作力发挥的空间应该是最大的,可以在这场“必定会输”的战役中,借助对桓骑的深度诠释,挖掘这个人物的所有“神秘感”获得读者的好评。所以,问题就是“怎么死”和“死在哪”
2.宜安之战战术目标会达成,攻下宜安,但损失惨重战略目的受阻,宜安城有可能再次被李牧夺回。作者在引述历史原文的时候,都是引用《史记》相关描述。读者一般会乐于讨论“引用哪一部分”的问题。但其实也可以是,针对不同描述的差异,通过“演义”,给予一个合理的解释(友情提示:舰长“壁将军”为楼主点赞,并刷了一波火箭)。《史记·秦始皇本纪》:“十三年,桓𬺈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王之河南。正月,彗星见东方。十月,桓𬺈攻赵。十四年,攻赵军于平阳,取宜安,破之,杀其将军。桓𬺈定平阳、武城。”这里,可以看出,桓骑攻下了宜安,而且杀死了当地将领。而《史记·赵世家》:“三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封牧为武安君。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从地图上看赤丽、宜安、肥下距离很近。再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从史记记录上看,李牧在北方数次击退秦军攻势,打败了桓骑,但没说杀死桓骑。而桓骑一开始攻下宜安城,挥师肥下的过程中,被李牧击败。第二年秦军才卷土重来攻击番吾,又被打败。当年攻下宜安后,应该是桓骑攻肥下被打退,且死伤惨重,有可能反向逃往太原方向,但南方的平阳、武城等地被王剪守住了。这样次年才有再进攻番吾的资本。赵国内部,基于数败于秦、“守护神被杀”、斩首十万的遗恨,急需“大胜”的捷报来稳定民心。所以,击退桓骑、王剪的进一步进攻,消灭了秦军十万有生力量(报了被斩首十万之仇),逼迫秦军由进攻转入相持,使得赵国获得了喘息之机。这些都是足以支撑李牧作为三大天获得“武安君”封号的壮举。
3.桓骑被杀是记录在《战国策·赵策四》:“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李牧数破走秦军,杀秦将桓齮”,这里也只是说李牧作为将领的两大功绩,一个是数次击退秦军,另一个是击杀秦将桓骑。但没有说明是在哪里击杀的桓骑。所以再结合《史记》于《资治通鉴》的记录都是“桓骑败走”,至少说明桓骑不是死于肥下的战阵中。应该是在撤退途中遇上了截杀,比如太原方向的狼孟方向的那两个武将。当然,这里也有另一种剧情,就是攻略宜安的时候,李牧料定太原的秦军不敢轻举妄动,由狼孟部队自西向东夹击秦军,主角队分兵抵挡这只部队,在宜安兵数不利的情况下,贼头进攻肥下不利。不管过程如何,应该都是败退过程中贼头被击杀,或者是负伤败退,然后路上挂了。也许又会有一场死前托孤的场景,不知道这次贼头会给小娃信留下什么神兵利器,莫不是上古神兽“小木子”?或是“沙鬼”那帮子纹身师小姐姐【羌瘣:( ̄ε(# ̄)☆╰╮o( ̄皿 ̄///)】?
4.比较“神话”的展开:之前一直强调桓骑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还说贼头有“深藏的无尽愤怒”。不知道会不会最后来个“死前的诅咒”什么的。要知道,次年赵国“代”地区,就是李牧治理下的北方区域发生了大地震。然后次次年,赵国再发生大饥荒。贼头无尽的愤怒是彻底都倾泻在赵国身上了。


IP属地:海南1楼2022-03-09 18:38回复
    有点东西,看看能否奶中了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3-09 19:05
    收起回复
      2025-10-11 16:38: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史记:
      十三年,桓齮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王之河南。正月,彗星见东方。十月,桓齮攻赵。十四年,攻赵军於平阳,取宜安,破之,杀其将军。桓齮定平阳、武城。
      资治通鉴很多都是照搬史记的,这段更没改了,基本是综合了秦赵的记载:
      始皇帝上十三年
      桓齮伐赵,败赵将扈輙于平阳,斩首十万,杀扈輙。赵王以李牧为大将军,复战于宜安、肥下,秦师败绩,桓齮奔还。赵封李牧为武安君。
      始皇帝上十四年
      桓齮伐赵,取宜安、平阳、武城。
      漫画一直强调《史记》。如果桓骑十三年死了,十四年咋画呢?lz也说了按史料十四年桓骑又胜。如果漫画里桓骑是死在败退过程中,那恐怕也不是宜安之败。可能和之后的番吾战有关系?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3-09 19:33
      收起回复
        始皇元年是公元前246年,十三年就是公元前234年。但是我看六国年表,这一年是是赵王迁二年。三年是公元前233年,对应是始皇十四年。这样就和《资治通鉴》的记录对不上了,错位了一年。难道《资治通鉴》犯了这么傻的错误?还是我资料查错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3-09 19:43
        收起回复
          其实桓骑还有一个结局
          《战国策·赵策四》
          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李牧数破走秦军,杀秦将桓齮。
          就是桓骑战败后没死.........后来 王翦攻赵, 带桓骑一起去, 再被李牧杀死
          不过这个结局机会很低
          因为没必要画桓骑战败两次, 再被李牧杀死, 有点多此一举


          IP属地:中国香港6楼2022-03-09 20:14
          收起回复
            贼头会不会自杀,比如砂鬼一家那个女相好的被杀了,恒骑最后一无所有,结果自杀了。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3-09 21:00
            收起回复
              1,桓骑事盗贼,没有忠心,会跑,这一点就决定了生存率大增
              2,从来没有范武吉=桓骑的设定,从来没有
              而史记记载: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桓骑没有死


              IP属地:重庆8楼2022-03-09 21:05
              回复
                我推测的是,这次战役先胜后败,宜安,按史记记载,是确确实实被攻破了的,但是李牧紧接着就在宜安又击破了桓骑,类似瓮中捉鳖。看原泰久怎么描述了,要么就是宜安沦陷是出乎李牧意料的发展,要么就是宜安本来就是留给桓骑的口袋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3-09 22:55
                收起回复
                  2025-10-11 16:32: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按照漫画的逻辑,六将的桓骑如果要死的话,至少要交换掉赵军3-4个将军


                  IP属地:上海10楼2022-03-10 23:57
                  回复
                    现在桓骑身边的伏笔还有两处,
                    一是桓骑的愤怒到底是针对什么。
                    是针对“战争”,还是针对“贵族”,还是针对某个国家。
                    二是砂鬼的真实身份。
                    我猜测可能是紫夏(桓骑嬴政狗血三角恋
                    或者燕国的贵族(给桓骑一个帮助燕的理由)。
                    或者其他。


                    IP属地:天津11楼2022-03-11 11: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