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TUTOGA DIVE
帮大家解毒,先说结论,不建议大家目前高价入手,还是等后期量产版吧。图已经很多了,加上拍照技术有限就不再多放图了,从20号购买至今,从期待,了解,渴望,到手,消退,之前已发帖经详细介绍过这支笔的原理及一些特点,有兴趣可以移步之前的帖子,接下来说下到手实际感受。
——外观,颜色——
蓝色漆水很抓眼,透着深度,细看会有窥探深海的深邃感,这点好评,造型不多评价,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拔帽之后的样子我比较能接受。但是笔帽绝对不令人满意,里外差异很大,尤其价格已经来到了5000日元,如第二张图里,廉价如垃圾桶色的廉价蓝和外面精致的漆水反差对比太大,而且虽说加入了磁铁可依旧没有依靠重量带来一点质感上的提升,轻飘飘和普通中性笔的笔帽无异。
——材质,做工——
材料基本塑料为主,没什么好说的,只有笔头的出铅调节旋钮以及笔尾用来吸附笔帽的银色环是金属。除去笔帽,其余做工中上水平,只有笔握处有轻微合模线,漆水均匀(如对光细看仍不为平整,当然这是鸡蛋挑骨头了),笔头出铅调节旋钮的磨砂质感很不错,算是整只笔质感最出彩的地方,刻度的文字清晰大气。拿出铅芯晃动也没有异响,内部结构应该也比较稳定可靠。
——重量,重心——
合上笔帽时个人觉得重量正好,颇有质感,拔开笔帽略显轻飘,重心在中间部分。
——笔帽使用感受——
这点可以说让人又爱又恨,拔帽阻力不够线性,一开始需要很大力气,但只要你一推动它突然就像拔河时对方突然松手一样直接推出去很多,拔帽感觉非常难受。合帽时也是,明明已经几乎要全部合上了可依旧没有感觉到一丝磁铁的吸附力,甚至一度让我以为笔帽方向错了还要调整,可你再往里推那么一点就又会突然很强的吸附力猛地一声一下吸上,但实际上那时候笔帽已经几乎都完全合上了,我还要你吸附上干嘛?比起我之前有过的磁吸笔帽的笔体验很差。爱的地方就在于拔帽出铅功能,居然可以自适应,我分别试过MIN档位和MAX档位下自动出铅刚触发护芯管伸出的时候(两个档位下护芯管伸出的长度是不同的)戴上笔帽,居然都可以带出拔帽出铅,这点可能有需要对这笔帽里面的结构重新认识了。
——笔握粗细,软硬,舒适度——
笔握粗细适中,软硬适中,舒适感毕竟符合我个人的习惯,比起1009的α胶我更喜欢它的握感,稳定且不生硬,可以很好控制整只笔。
——出铅调节按钮,按压感受——
出铅调节有按钮旋转时有刻度感,可以很好确认是否调节到位。笔尾帽插拔有卡扣感,也能很好确认是否安装到位。按压出铅有两段行程,前段行程即可实现出铅,前段行程结束后继续按压也不会再继续出铅,整个行程感觉类似机械键盘的青轴,后半段的压力会更大些。
——笔尖晃动及溃缩——
可以负责任的说晃动完全不用担心,很稳。溃缩相比于1009我觉得要小一些,而且阻力更强更干脆,没有1009那种粘滞感,1030懒得拆包装没有拿出来比较,想起559每次按压出铅护芯管跟着铅芯一起上下运动的感觉就很不让人放心,所以没有比较欲望了。
——写感,自动出铅感受——
写感稳定,写完几个字后就能立刻适应kurutoga的溃缩机制,甚至会感觉不到,因为阻力相比之前大了也更干脆了。接下来可能就比较尖锐了,我用的2B铅芯,随着不停写字护芯管会上升保证铅芯露出,不过到一定程度后便不再上升,不管是MID档位下还是第4档写到铅芯和护芯管平齐都还需要再写一段时间才能触发自动出铅(这时候就要依靠摩擦护芯管出铅或者忍受不了就直接按压笔尾出铅),此时如果你抬笔高度不高又正好触发出铅会像玩卡壳的弹簧刀一样弹出一半缩不进又弹不出,这时候的感觉就很尴尬,虽然是几率事件。
——总结——
首先这支笔一定更适合写字,而且需要偏硬的铅芯才能发挥出它的特点,因为用了2B的铅芯所以后面铅芯和护芯管齐平后写了也挺久才触发了出铅,如果硬一点的铅芯应该可以和自动出铅达到一个完美的配合,自动出铅需要kurutoga旋转很多很多很多次才会触发,特意试过,所以像画画制图之类kurutoga触发的少的场景就别指望它的自动出铅有好的体验了,只有写字,笔画需要不停抬笔不停触发kurutoga的场景才能发挥这笔的最大亮点。再加上这塑料的用料,又爱又恨的笔帽,目前的价格不建议入手。


帮大家解毒,先说结论,不建议大家目前高价入手,还是等后期量产版吧。图已经很多了,加上拍照技术有限就不再多放图了,从20号购买至今,从期待,了解,渴望,到手,消退,之前已发帖经详细介绍过这支笔的原理及一些特点,有兴趣可以移步之前的帖子,接下来说下到手实际感受。
——外观,颜色——
蓝色漆水很抓眼,透着深度,细看会有窥探深海的深邃感,这点好评,造型不多评价,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拔帽之后的样子我比较能接受。但是笔帽绝对不令人满意,里外差异很大,尤其价格已经来到了5000日元,如第二张图里,廉价如垃圾桶色的廉价蓝和外面精致的漆水反差对比太大,而且虽说加入了磁铁可依旧没有依靠重量带来一点质感上的提升,轻飘飘和普通中性笔的笔帽无异。
——材质,做工——
材料基本塑料为主,没什么好说的,只有笔头的出铅调节旋钮以及笔尾用来吸附笔帽的银色环是金属。除去笔帽,其余做工中上水平,只有笔握处有轻微合模线,漆水均匀(如对光细看仍不为平整,当然这是鸡蛋挑骨头了),笔头出铅调节旋钮的磨砂质感很不错,算是整只笔质感最出彩的地方,刻度的文字清晰大气。拿出铅芯晃动也没有异响,内部结构应该也比较稳定可靠。
——重量,重心——
合上笔帽时个人觉得重量正好,颇有质感,拔开笔帽略显轻飘,重心在中间部分。
——笔帽使用感受——
这点可以说让人又爱又恨,拔帽阻力不够线性,一开始需要很大力气,但只要你一推动它突然就像拔河时对方突然松手一样直接推出去很多,拔帽感觉非常难受。合帽时也是,明明已经几乎要全部合上了可依旧没有感觉到一丝磁铁的吸附力,甚至一度让我以为笔帽方向错了还要调整,可你再往里推那么一点就又会突然很强的吸附力猛地一声一下吸上,但实际上那时候笔帽已经几乎都完全合上了,我还要你吸附上干嘛?比起我之前有过的磁吸笔帽的笔体验很差。爱的地方就在于拔帽出铅功能,居然可以自适应,我分别试过MIN档位和MAX档位下自动出铅刚触发护芯管伸出的时候(两个档位下护芯管伸出的长度是不同的)戴上笔帽,居然都可以带出拔帽出铅,这点可能有需要对这笔帽里面的结构重新认识了。
——笔握粗细,软硬,舒适度——
笔握粗细适中,软硬适中,舒适感毕竟符合我个人的习惯,比起1009的α胶我更喜欢它的握感,稳定且不生硬,可以很好控制整只笔。
——出铅调节按钮,按压感受——
出铅调节有按钮旋转时有刻度感,可以很好确认是否调节到位。笔尾帽插拔有卡扣感,也能很好确认是否安装到位。按压出铅有两段行程,前段行程即可实现出铅,前段行程结束后继续按压也不会再继续出铅,整个行程感觉类似机械键盘的青轴,后半段的压力会更大些。
——笔尖晃动及溃缩——
可以负责任的说晃动完全不用担心,很稳。溃缩相比于1009我觉得要小一些,而且阻力更强更干脆,没有1009那种粘滞感,1030懒得拆包装没有拿出来比较,想起559每次按压出铅护芯管跟着铅芯一起上下运动的感觉就很不让人放心,所以没有比较欲望了。
——写感,自动出铅感受——
写感稳定,写完几个字后就能立刻适应kurutoga的溃缩机制,甚至会感觉不到,因为阻力相比之前大了也更干脆了。接下来可能就比较尖锐了,我用的2B铅芯,随着不停写字护芯管会上升保证铅芯露出,不过到一定程度后便不再上升,不管是MID档位下还是第4档写到铅芯和护芯管平齐都还需要再写一段时间才能触发自动出铅(这时候就要依靠摩擦护芯管出铅或者忍受不了就直接按压笔尾出铅),此时如果你抬笔高度不高又正好触发出铅会像玩卡壳的弹簧刀一样弹出一半缩不进又弹不出,这时候的感觉就很尴尬,虽然是几率事件。
——总结——
首先这支笔一定更适合写字,而且需要偏硬的铅芯才能发挥出它的特点,因为用了2B的铅芯所以后面铅芯和护芯管齐平后写了也挺久才触发了出铅,如果硬一点的铅芯应该可以和自动出铅达到一个完美的配合,自动出铅需要kurutoga旋转很多很多很多次才会触发,特意试过,所以像画画制图之类kurutoga触发的少的场景就别指望它的自动出铅有好的体验了,只有写字,笔画需要不停抬笔不停触发kurutoga的场景才能发挥这笔的最大亮点。再加上这塑料的用料,又爱又恨的笔帽,目前的价格不建议入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