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三星堆吧 关注:26贴子:77
  • 0回复贴,共1

陌生的雒城古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历史上的雒城古城

广汉的雒城古城曾被新华社以“中华古城池的最后图存”为题专门报道。
雒城古城遗址位于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是汉代雒城遗存,始建于东汉,总面积为1.7平方公里。1982年以来,四川省及市文物局进行选点发掘,出土雒城和雒官城墼的篆书体铭文砖、城墙砖、绳纹筒瓦、云纹瓦当、陶豆及东汉五铢钱等文物。1991年4月,雒城遗址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灭巴蜀,即置雒县,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

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年),分蜀郡东部与巴郡数县首置广汉郡, 辖13县。郡治乘乡,乘乡在汉代建置的雒县境内(即今广汉市)。世曰:“分巴割蜀,以成犍、广”。此后广汉一直是文化鼎盛之地。

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设13刺史部,西南地区为益州刺史部,州治在雒县,在后来的几百年时间内,先后分置蜀郡、犍为郡、朱提郡、越巂郡、牂柯郡、建宁郡、永昌郡、汉中郡、广汉郡、梓潼郡、巴郡、巴西郡、巴东郡、益州郡等郡,下辖146县。上述区域为今四川、贵州、重庆、云南及陕西汉中盆地及缅甸北部、湖北西部。
一直到东汉时期,191年,益州牧刘焉徙治绵竹。194年,州治迁往成都。雒县为益州州治近300年,亦长期同时为广汉郡治。

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又分益州置蜀州、彭州、汉州,雒县(今广汉)为汉州驻地,延续至民国初,废州改县改名广汉县。也就是说,广汉自从建县以来,一直是蜀地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雒城古城曾经辉煌无数载。
汉州志关于雒城古城城池记载,文末附大图
关于雒城古城的筑城史,据《汉州志》记载,最早为“蜀汉刘璋始筑城”,后“明洪武五年指挥柴虎筑建土垣,围五里,高一丈八尺”,“正德六年,改用砖石,高一丈八尺,周二千七百四十一丈,计九里”。

汉州志描绘的雒城古城平面图
乾隆三十六年,广汉重建,建成的雒城“围长一千五百五十三丈三尺,周围计八里六分两厘九毫”,城门4座,垛口3271座。
更多关于城池其他如垛口、护城河等数据,图中均有记载,有兴趣的具体可在文末详细查看。

雒城古城城池周边河流桥梁分布
古老的广汉城,一直到几十年前都还存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各种原因被破坏。

上世纪80年代初的雒城古城地图
完全的消失,都是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新的城市建设开始逐步被拆除,慢慢消失在历史的长河,真是令人叹惋。

雒城古城东南角城墙
留给今天的,是梁启超之子梁思成留下的560张珍贵照片,和因为地处房湖公园而得以保留的古城西南角。
成立于1930年的中国营造学社,是以保护和研究古建筑为宗旨的民间学术团体,云集了诸如梁思成、刘敦桢等著名学者,通过他们的走访与调查,将尘封的中国古建筑重新纳入国人视野。1939年,梁思成与刘敦桢走进了成都以北的古城广汉,他们被满城保存完好、鳞次栉比的精美古建震惊。恢宏的牌坊、繁复的雕花、寓意深远的檐牙斗拱、飘逸隽永的壁画,无不让他们深深着迷。

雒城古城西城门
岁月催人,当梁思成走进大书“驱除倭寇”的广汉城门时,他正看见这座川西小城的西风残照。

南门城墙之上的魁星阁
在梁公拍摄的图片上,魁星阁居于南门城墙之上,如文笔高悬,但飞檐之下,多处朽木穿孔,瓦片不存,飞檐也有歪斜。

雒城古城东门外门楼和城墙

广汉县政府大门

1941年的雒城街景

雒城古城内城隍庙钟鼓楼

雒城古城东门炮楼
三星堆博物馆名誉馆长肖先进回忆,在广汉老城西门外几百米处,有洗脚桥,进城的人都要到此歇马落轿,清洗鞋脚,掸去灰尘,正正衣冠,然后从容不迫进城。这既是中国人的雅致,也是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尊重,更是心灵情操的磨练和喷涌。

在岁月的烟云中,这座美轮美奂的中华古城池,也和绝大多数的古城一样,被拆解、修建为今天千城一面的县城。剩下为数不多的建筑,正在被大家重新认识。


IP属地:四川1楼2022-03-02 22:0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