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F的全称是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是微软新发布的Vista操作系统的三大核心开发库之一,其主要负责的是图形显示,所以叫Presentation(呈现)。
作为新的图形引擎,WPF是基于DirectX的,当然增加了很多新的功能。其2D和3D引擎的强大看看Vista的界面就明白了,再加上其对Aero图形引擎的支持,更加让你刚到神奇。顺便提一下,Aero是专门为3D桌面开发的引擎,可以让桌面实现神奇的3D翻转,这绝对是操作系统有史以来的一次神奇尝试,虽然对硬件配置的要求也是惊人的,此前已有相关报道称,Vista对显卡十分挑剔就是出于运行Aero的考虑。
概念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WPF) 是一种 UI 框架,可创建丰富的交互式客户端应用程序;WPF是.NET Framework的一个子集;
WPF是应用程序一个崭新的概念:数据驱动程序,以数据为中心,通过Bind将界面永远定位为从属地位。说白了就是一个把数据呈现给用户的UI界面。
WPF不是一个简单的UI界面显示 ,它的功能包括可扩展应用程序标记语言 (XAML)、控件、数据绑定、布局、二维和三维图形、动画、样式、模板、文档、媒体、文本和版式。
WPF前景分析
WPF其实不仅仅是图形引擎而已,它将给Windows应用程序的开发带来一次革命,因为新的架构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开发模式。当然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最直观的就是界面越来越漂亮,看起来越来越舒服了;但对于开发人员而言,界面显示和代码将更好的得到分离,这与从前的桌面应用程序开发有很多不同(界面设置和代码是融合在一起的),这是比较具有革命性的改变之一。还有就是桌面应用程序和浏览器应用程序的融合,根据ms的承诺,正在开发中的WPF/E,即WPF Everywhere版本,将为基于WPF的应用程序提供全面的浏览器支持,这意味着未来开发出的应用程序将可以基于浏览器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运行,当然由于目前还在开发中,我们并不确定会不会有一定的限制,根据WPF/E开发组的定义,WPF/E仍然是WPF的子集,而不是后继版本。总体而言,WPF的前景应该是一片光明。
目前开发界的对WPF响应程度
目前已有很多人开始考虑或者已经转向WPF,一场新的学习热潮已经开始。但根据我最近的学习和了解,国内关于WPF的资料很少,除了msdn提供的资料以外,基本都是来自国外的资料,有些则是国外开发人员blog上的资料,当然都是英文的。因此如果现在能够引进一些WPF的书绝对是很好的时机。而且国外目前的几本WPF书也是刚刚上市,如果我们可以尽快引进的话,绝对可以帮助国内开发人员在最短时间内赶上国际步伐。
WPF优点
降低了开发和维护成本,因为外观特定的标记并没有与行为特定的代码紧密耦合。 --个人理解,体现在换样式及模板上,比如需求要修改某控件显示风格,这时可以避免整套代码(某模块)进行重新开发,只需要动态更换模板或样式;
开发效率更高,因为设计人员可以在开发人员实现应用程序行为的同时实现应用程序的外观。 – 说是这样说,但是真正开发的时候,都是设计者做出原型图,开发者开发,然后设计者再进行美化,目前还未达到这个水平;
多种设计和开发工具支持XAML – 体现在设计者(图形界面设计者)和开发者(代码逻辑实现者)能够使用自己擅长开发工具,比如设计者习惯用Blend,而开发者习惯用VS2012,从而提高开发效率;
作为新的图形引擎,WPF是基于DirectX的,当然增加了很多新的功能。其2D和3D引擎的强大看看Vista的界面就明白了,再加上其对Aero图形引擎的支持,更加让你刚到神奇。顺便提一下,Aero是专门为3D桌面开发的引擎,可以让桌面实现神奇的3D翻转,这绝对是操作系统有史以来的一次神奇尝试,虽然对硬件配置的要求也是惊人的,此前已有相关报道称,Vista对显卡十分挑剔就是出于运行Aero的考虑。
概念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WPF) 是一种 UI 框架,可创建丰富的交互式客户端应用程序;WPF是.NET Framework的一个子集;
WPF是应用程序一个崭新的概念:数据驱动程序,以数据为中心,通过Bind将界面永远定位为从属地位。说白了就是一个把数据呈现给用户的UI界面。
WPF不是一个简单的UI界面显示 ,它的功能包括可扩展应用程序标记语言 (XAML)、控件、数据绑定、布局、二维和三维图形、动画、样式、模板、文档、媒体、文本和版式。
WPF前景分析
WPF其实不仅仅是图形引擎而已,它将给Windows应用程序的开发带来一次革命,因为新的架构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开发模式。当然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最直观的就是界面越来越漂亮,看起来越来越舒服了;但对于开发人员而言,界面显示和代码将更好的得到分离,这与从前的桌面应用程序开发有很多不同(界面设置和代码是融合在一起的),这是比较具有革命性的改变之一。还有就是桌面应用程序和浏览器应用程序的融合,根据ms的承诺,正在开发中的WPF/E,即WPF Everywhere版本,将为基于WPF的应用程序提供全面的浏览器支持,这意味着未来开发出的应用程序将可以基于浏览器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运行,当然由于目前还在开发中,我们并不确定会不会有一定的限制,根据WPF/E开发组的定义,WPF/E仍然是WPF的子集,而不是后继版本。总体而言,WPF的前景应该是一片光明。
目前开发界的对WPF响应程度
目前已有很多人开始考虑或者已经转向WPF,一场新的学习热潮已经开始。但根据我最近的学习和了解,国内关于WPF的资料很少,除了msdn提供的资料以外,基本都是来自国外的资料,有些则是国外开发人员blog上的资料,当然都是英文的。因此如果现在能够引进一些WPF的书绝对是很好的时机。而且国外目前的几本WPF书也是刚刚上市,如果我们可以尽快引进的话,绝对可以帮助国内开发人员在最短时间内赶上国际步伐。
WPF优点
降低了开发和维护成本,因为外观特定的标记并没有与行为特定的代码紧密耦合。 --个人理解,体现在换样式及模板上,比如需求要修改某控件显示风格,这时可以避免整套代码(某模块)进行重新开发,只需要动态更换模板或样式;
开发效率更高,因为设计人员可以在开发人员实现应用程序行为的同时实现应用程序的外观。 – 说是这样说,但是真正开发的时候,都是设计者做出原型图,开发者开发,然后设计者再进行美化,目前还未达到这个水平;
多种设计和开发工具支持XAML – 体现在设计者(图形界面设计者)和开发者(代码逻辑实现者)能够使用自己擅长开发工具,比如设计者习惯用Blend,而开发者习惯用VS2012,从而提高开发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