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我完全入斗坑之前,还是小白的时候,就曾从一些茄斗双修的大佬口中是不是听闻三尼姑的名号,在那时候的我心里,三尼姑就像一个品质的保证。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就像我想看电影,不知道片子的好坏,这时候你跟我说,这是沈腾演的,嗯,没毛病可以看~[表情][表情][表情]奈何等我入坑之后,三尼姑的量和价格都上来了,红黄尼姑至今还没尝试过,倒是在去年sp拼单的绿尼姑已经存了许久未动,想想也是时候可以拿出来尝尝了。当初一直担心自己抽吸技术不到家,浪费好草抽了个寂寞,想着如今应该能品出一点门道了吧。我一直怀疑三尼姑的圆盒有严重的密封漏气问题,到手打开后的草貌似普遍会干,不是偏干,而是很干!后存入梅森瓶中用陶土片加湿,一点一点慢慢养回来。直到今天拿出来的时候,湿度应该是正好的~只可惜原本一圈圈的圆切片,基本都糊成一团了……草确实是好草,糖霜出的很漂亮,晶莹剔透~这草闻起来比其他V草更香,少一些常规V草的梅子酸味,甜味更多,即便在很干的状态下,用手捏一捏指尖依旧会有些许糖性的粘黏。点然后烟气浓度比想象的大,我还以为烧斗钵了,味道不算特别浓烈。第一次尝的时候,我就知道,它不会是我的口粮,可以列做换口味的调剂草,因为它确实有点特别,做口粮属实有些奢侈,如果抽多了,估计其他V草可能会被差别待遇。倒不是说绿尼姑特别好抽,而且独特,因为原料配比复杂,香气很抽象,有点难形容。有人说三尼姑很甜,我是这么理解的:可以把V草出甜分成两种,前置出甜和后置出甜。前置出甜比如蓝绞盘等,一点火,初段就能明显的尝出丝丝甜味,随着烟气裹在口腔里,吐出之后,甜味随着烟气一同慢慢散去。而绿尼姑属于后置出甜,哪怕多抽几口,舌头也并没有明显的感觉。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和烟量不断的摄入,从鼻腔和上颚等器官不断的有一种“甜意氛围”的聚拢。这时候你会惊觉,原来这草的韵味有点甜哎!这就是绿尼姑给我的感受,一种朦胧感,其实很清淡,但似乎又很浓郁,味道很简单,但是又挺复杂。到了后段,这草暴露了一个缺陷:咬舌不过绿尼姑的咬舌相比红法之流,更多的是麻舌,刺激性很明显,却不激烈,哪怕是咬舌这么个事,也依旧带了点朦胧感。我比较喜欢明确的,明晰的事物,这可能是工作习惯或是生活调性,所以绿尼姑的朦胧感让我觉得很新奇,它不会是我的口粮,却会一直在我的小粮仓里占有一席之地。我到现在依旧坚持认为,它是个好草,可能我的生活境界还没完全读懂它,还没完全抽明白,所以,我会再等等,希望下一次我能抽的更明白着。总结:一款细腻的V草,很复杂又简单,不会特别屯但是不是来一斗或许很有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