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原先的战略是速胜,这从出动的兵力就可以看出来。但在安东诺夫机场突击失败,速胜无望后打成了僵局,目前乌军据城死守,俄军兵力不足,后勤吃紧,又不敢像车臣那样重火力一栋栋楼拆,引发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所以只能围而不攻。俄军战斗力也堪忧,今天在南线卡尔松在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居然被反推了

。而且制裁引起的国内反战情绪高涨,搞得普金很尴尬,所以最好的结果就是谈判解决问题。但如果谈不拢,从纯军事角度而言俄国只能大量增兵扩大战争规模,按照目前的局势,兵力起码得是目前的4-5倍,并且占领利沃夫切断北约的增援渠道,接下来要么一座座城狂轰滥炸硬啃,要么围上几个月打得对方弹尽粮绝,但从政治层面上看很难做到,第一是俄国是否有实力打这么一场这么大规模的较长期的战争,他打得起吗,第二是一旦引起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就给了北约出兵的借口。西方是价值观政治,到时候老百姓尸体照片满世界都是,民意沸腾,北约出兵就是铁板钉钉的事了。所以站在俄国的角度,谈判解决问题是最好的方案,多谈几次会有结果。最后提一点,北约出兵不一定要攻击俄军,北约只要在乌波边境建立一个人道主义为目的的安全区或缓冲区,俄军封锁的计划就彻底失败,至于俄军会不会主动攻击北约军队,目前看来不会,但也不排除普金觉得自己癌症晚期反正也活不久了,拉大家一起下水,关键时刻自有他身边人阻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