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的A8旧版本中,由于数据系统被玩家【Gyzarus】破译,性能分公式被玩家【狂野飙车100】披露,加上性能分系统存在巨大的漏洞,利用这些改车就成为世界赛上常胜不败的法宝。总之,旧的数据系统对玩家几乎完全透明,这对GL来说是不愿接受的。
于是现今版本对整个车辆数据系统做了重大调整,除了操控性和加速性这些不实指标改变不大,对平速和氮增以及性能分都做了重新设计,使性能分与极速紧密挂钩,操控和加速各只占寥寥5分,这样几乎杜绝了玩家利用性能分漏洞在世界赛改车谋取优势的可能性,一言以蔽之,除了个别车外,特改车几乎没有任何速度优势,而原先的S级虚速车也回归“真实”速度,普遍被降级到BA级,路虎等车的速度膨胀也被取消,速度虚标问题已不存在。
最引人注目的是,最快的顶级车辆设定在上508kph左右,而且有几十辆之多,令人目不暇接。
这些车真的能达到500多的极速吗?
这在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过,其实凭常识也知道,这肯定是虚速。诸如威龙、轩尼诗这些世界上十大跑车,其最高极速也就是400kph多一些,哪有这么多500多时速的跑车?显然,这些507、508kph的速度都是虚标的。
既然是虚速,那游戏中一定有真实速度,是多少玩家也并不在意:既然是虚拟的游戏环境,那哪有什么真实速度?甚至连真实的距离也不存在。
这种说法有道理,但是竞速游戏都有严谨的计算规则、物理模型和数学逻辑,如果我们把遵循运算规则、数学逻辑的车速数值作为真实速度来看,那么这个真实速度就是真实存在的,也就是说,A8系统的运算过程的确是按这个真实速度来进行的,这可以叫作车辆的运算速度。
目前全车极速最高的是杰哥,它的508.9kph到底在游戏中运算速度是多少?
这在过去几乎就是无解难题,没人能知道,因为无迹可寻。
但在研究顶级车加速过程中,偶然地,这个运算速度露出了庐山真面。
和5年前相比,A8游戏界面多了一个“氮气开启米数”这一可视数据(5年前版本没有,不知何时添加的,因已离坑5年),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起初,我并不在意,只是用它来确定在直线行驶中车的大概位置,比如由此知道东京正开局直道上黄瓶的位置是233米左右,而末端的大墙位置是522米左右。
但随着研究逐步深入,一个定点用时推算公式,也逐渐明朗。
————————————
这个公式其实就是小学数学公式的变形:
在一段加速起步后再极速行驶的路段,
①总用时T=加速到极速用时Ta+极速期用时Tt
即T=Ta +St/Vt=Ta+(S-Sa)/Vt
则Vt=(S-Sa)/(T-Ta)
这里,
Ta和T——实测数据,游戏界面右上角数字
Sa——实测伴随数据,游戏界面上自动显示的“氮气开启米数”
S ——拟定数据,如233米(黄瓶)、522米(墙)、300米、400米、500米等,但需大于参测车辆的加速期行驶距离Sa ,顶级车一般为150米以上
Vt——极速
可见,Vt这个数据,可以通过测定到两个定点的用时和距离求出,一个是到极速的这一点(每车都不同),另一个是极速行驶一段距离的某一点。
②行驶总距离S=加速期行驶距离Sa+极速期行驶距离St
即S=Sa+Vt·Tt
则Tt =(S-Sa)/Vt
故T=Ta+Tt=Ta+(S-Sa)/Vt
由此可知,只要有了极速Vt这个数据,就可以推算出在东京正这条长直道上,在任意处,氮气开启米数是多少(S),对应地用了多少时间(T=Ta+Tt)。
—————————————
拜“氮气开启米数”所赐,这一切都可以变为现实。
根据公式①,我们可以测定一辆车的运算速度。
计算出的结果是,这些顶级车的运算速度为346~348kph,是标显速度的68.25%左右,也就是说缩水了约31.75%。
顺便说一句,极速的标显数值(如秋王的508.3kph)等,由于存在四舍五入的问题,实际上可以参考真实速度,通过线性拟合法来计算出其更准确的数值(即到底是508.25~508.34中的哪个数值),而缩水率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比例,也可以通过此拟合法求出,这是以后要研究的问题,与本帖主题无关。
下面贴图给出13辆加速排名靠前的顶级车的真实速度。
于是现今版本对整个车辆数据系统做了重大调整,除了操控性和加速性这些不实指标改变不大,对平速和氮增以及性能分都做了重新设计,使性能分与极速紧密挂钩,操控和加速各只占寥寥5分,这样几乎杜绝了玩家利用性能分漏洞在世界赛改车谋取优势的可能性,一言以蔽之,除了个别车外,特改车几乎没有任何速度优势,而原先的S级虚速车也回归“真实”速度,普遍被降级到BA级,路虎等车的速度膨胀也被取消,速度虚标问题已不存在。
最引人注目的是,最快的顶级车辆设定在上508kph左右,而且有几十辆之多,令人目不暇接。
这些车真的能达到500多的极速吗?
这在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过,其实凭常识也知道,这肯定是虚速。诸如威龙、轩尼诗这些世界上十大跑车,其最高极速也就是400kph多一些,哪有这么多500多时速的跑车?显然,这些507、508kph的速度都是虚标的。
既然是虚速,那游戏中一定有真实速度,是多少玩家也并不在意:既然是虚拟的游戏环境,那哪有什么真实速度?甚至连真实的距离也不存在。
这种说法有道理,但是竞速游戏都有严谨的计算规则、物理模型和数学逻辑,如果我们把遵循运算规则、数学逻辑的车速数值作为真实速度来看,那么这个真实速度就是真实存在的,也就是说,A8系统的运算过程的确是按这个真实速度来进行的,这可以叫作车辆的运算速度。
目前全车极速最高的是杰哥,它的508.9kph到底在游戏中运算速度是多少?
这在过去几乎就是无解难题,没人能知道,因为无迹可寻。
但在研究顶级车加速过程中,偶然地,这个运算速度露出了庐山真面。
和5年前相比,A8游戏界面多了一个“氮气开启米数”这一可视数据(5年前版本没有,不知何时添加的,因已离坑5年),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起初,我并不在意,只是用它来确定在直线行驶中车的大概位置,比如由此知道东京正开局直道上黄瓶的位置是233米左右,而末端的大墙位置是522米左右。
但随着研究逐步深入,一个定点用时推算公式,也逐渐明朗。
————————————
这个公式其实就是小学数学公式的变形:
在一段加速起步后再极速行驶的路段,
①总用时T=加速到极速用时Ta+极速期用时Tt
即T=Ta +St/Vt=Ta+(S-Sa)/Vt
则Vt=(S-Sa)/(T-Ta)
这里,
Ta和T——实测数据,游戏界面右上角数字
Sa——实测伴随数据,游戏界面上自动显示的“氮气开启米数”
S ——拟定数据,如233米(黄瓶)、522米(墙)、300米、400米、500米等,但需大于参测车辆的加速期行驶距离Sa ,顶级车一般为150米以上
Vt——极速
可见,Vt这个数据,可以通过测定到两个定点的用时和距离求出,一个是到极速的这一点(每车都不同),另一个是极速行驶一段距离的某一点。
②行驶总距离S=加速期行驶距离Sa+极速期行驶距离St
即S=Sa+Vt·Tt
则Tt =(S-Sa)/Vt
故T=Ta+Tt=Ta+(S-Sa)/Vt
由此可知,只要有了极速Vt这个数据,就可以推算出在东京正这条长直道上,在任意处,氮气开启米数是多少(S),对应地用了多少时间(T=Ta+Tt)。
—————————————
拜“氮气开启米数”所赐,这一切都可以变为现实。
根据公式①,我们可以测定一辆车的运算速度。
计算出的结果是,这些顶级车的运算速度为346~348kph,是标显速度的68.25%左右,也就是说缩水了约31.75%。
顺便说一句,极速的标显数值(如秋王的508.3kph)等,由于存在四舍五入的问题,实际上可以参考真实速度,通过线性拟合法来计算出其更准确的数值(即到底是508.25~508.34中的哪个数值),而缩水率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比例,也可以通过此拟合法求出,这是以后要研究的问题,与本帖主题无关。
下面贴图给出13辆加速排名靠前的顶级车的真实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