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立泉
1940年3月29日生于四川省南充。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任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曾任亚洲固体离子学会副主席。2004~至今任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人称“中国锂电第一人”、“中国锂离子电池奠基人”。
在中国率先开展锂电池及相关材料研究。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锂离子电池。解决了锂离子电池规模化生产的科学技术与工程问题,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他曾是物理所高温超导材料研究的负责人和主要研究者,首次发现70K超导迹象,研制出液氮温区超导体并首次公布了材料成分。近年来,开展了全固态锂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室温钠离子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物理化学过程及相关材料的设计、合成、表征、物理和电化学性能及其应用研究。为开发下一代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奠定了基础。发表论文250余篇,申报发明专利15余项。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二等奖,2007年获国际电池材料协会终生成就奖。
2.曾毓群
1968年出生。陈立泉院士的博士毕业生。
1985年9月至1989年7月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97年9月至2001年7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获得硕士学位;2002年9月至2006年7月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曾毓群的博士生导师是被誉为“中国锂电第一人”的陈立泉院士。
1999年,梁少康、陈棠华和曾毓群三人共同组建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简称ATL)。
2011年成立了宁德时代,目前A股上市,市值1.1万亿人民币。
3.胡勇胜
1976年出生。陈立泉院士的博士毕业生,也是曾毓群高一级的师兄。
1998年在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取得学士学位,2001年在武汉理工大学取得硕士学位,2004年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2004年-2007年在德国马普固体研究所、2007年-2008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目前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工作,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分会理事。
2017年中科海钠成立,这是国内首家专门做钠离子电池的企业。2021年3月,中科海钠宣布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投后估值10亿人民币出头,投资方为梧桐树资本。
1940年3月29日生于四川省南充。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任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曾任亚洲固体离子学会副主席。2004~至今任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人称“中国锂电第一人”、“中国锂离子电池奠基人”。
在中国率先开展锂电池及相关材料研究。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锂离子电池。解决了锂离子电池规模化生产的科学技术与工程问题,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他曾是物理所高温超导材料研究的负责人和主要研究者,首次发现70K超导迹象,研制出液氮温区超导体并首次公布了材料成分。近年来,开展了全固态锂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室温钠离子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物理化学过程及相关材料的设计、合成、表征、物理和电化学性能及其应用研究。为开发下一代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奠定了基础。发表论文250余篇,申报发明专利15余项。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二等奖,2007年获国际电池材料协会终生成就奖。
2.曾毓群
1968年出生。陈立泉院士的博士毕业生。
1985年9月至1989年7月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97年9月至2001年7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获得硕士学位;2002年9月至2006年7月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曾毓群的博士生导师是被誉为“中国锂电第一人”的陈立泉院士。
1999年,梁少康、陈棠华和曾毓群三人共同组建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简称ATL)。
2011年成立了宁德时代,目前A股上市,市值1.1万亿人民币。
3.胡勇胜
1976年出生。陈立泉院士的博士毕业生,也是曾毓群高一级的师兄。
1998年在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取得学士学位,2001年在武汉理工大学取得硕士学位,2004年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2004年-2007年在德国马普固体研究所、2007年-2008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目前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工作,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分会理事。
2017年中科海钠成立,这是国内首家专门做钠离子电池的企业。2021年3月,中科海钠宣布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投后估值10亿人民币出头,投资方为梧桐树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