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十分喜欢rpg的轻度玩家,地平线还是给我很多感触,如果你犹豫买不买可以看看
1. 画面。 个人只玩过Gear5本体且当时pc配置只是个2060,因此就不比较了。地平线2的画面水平已经达到业界最顶尖,不管是建模纹理,光照渲染还是调色处理都难逢棋手,除开sony自家第一方和微软自家头牌,业界估计需要5年以上才有能力追平。冲这个画面其实就没有不体验的理由。
2. 底层游玩逻辑。地平线1饱受诟病的游玩性低主要来自于底层游玩逻辑的差劲。没有合适的驱动力来为玩家提供足够及时反馈。2代在这点上有改进但没能破茧而出。整个游玩过程中除了刷素材以外似乎找不到目的,开放世界中尽管充斥着大量的可游玩内容,但实际消费后你会发现哦没什么软用,白跑一趟。
3. 表层游玩体验。 先说剧情,只能给出中规中矩的评价。剧情十分称职的完成了份内工作:不断推进游戏进程,节奏适中。爆点燃点泪点较少,起码我是燃不起来。再说战斗,战斗体验飞跃提升,配合十分优异的自适应板机(我认为持平宇宙机器人)体验,让我这个act白痴都会喜欢上打架—招式更多,策略更多,节奏多样。最后说引导,我个人采用探索者模式(一开始用的全引导发现它把哥们当傻逼
),跑图找路分分钟到位,攀爬点会高亮,解密环节npc会在一旁用对话形式告诉你方向,十分优异。
4. 开放世界设计和解密体验。开放世界设计水平一般,类似英灵殿(英灵殿我认为得ac里地图设计相对较差的),扁平化且特色不足(无法让我在不看地图的情况下记住,甚至开了地图哥们都有点迷糊)。解密设计依然中层水平,这里给出对比:塞尔达的解密会让你不断思索如果使用所有所有所有能力莱完成谜题,地平线2进了图基本就一拉索需要考量,其他就是思考怎么跳跳乐。当然跳跳乐环节水平不低。
5. 补充. 攀爬经常穿模,部分支线无法读取语音,部分支线有错别字(非的真高啊
)。女主除了正面都还行,怪物ai个人认为挺好,白金肝度不高不要求你坐全。
就写这么多,如果有关于奖杯问题可以问我我很乐意解答

不许再尬黑了哈,白金截图一楼
1. 画面。 个人只玩过Gear5本体且当时pc配置只是个2060,因此就不比较了。地平线2的画面水平已经达到业界最顶尖,不管是建模纹理,光照渲染还是调色处理都难逢棋手,除开sony自家第一方和微软自家头牌,业界估计需要5年以上才有能力追平。冲这个画面其实就没有不体验的理由。
2. 底层游玩逻辑。地平线1饱受诟病的游玩性低主要来自于底层游玩逻辑的差劲。没有合适的驱动力来为玩家提供足够及时反馈。2代在这点上有改进但没能破茧而出。整个游玩过程中除了刷素材以外似乎找不到目的,开放世界中尽管充斥着大量的可游玩内容,但实际消费后你会发现哦没什么软用,白跑一趟。
3. 表层游玩体验。 先说剧情,只能给出中规中矩的评价。剧情十分称职的完成了份内工作:不断推进游戏进程,节奏适中。爆点燃点泪点较少,起码我是燃不起来。再说战斗,战斗体验飞跃提升,配合十分优异的自适应板机(我认为持平宇宙机器人)体验,让我这个act白痴都会喜欢上打架—招式更多,策略更多,节奏多样。最后说引导,我个人采用探索者模式(一开始用的全引导发现它把哥们当傻逼

4. 开放世界设计和解密体验。开放世界设计水平一般,类似英灵殿(英灵殿我认为得ac里地图设计相对较差的),扁平化且特色不足(无法让我在不看地图的情况下记住,甚至开了地图哥们都有点迷糊)。解密设计依然中层水平,这里给出对比:塞尔达的解密会让你不断思索如果使用所有所有所有能力莱完成谜题,地平线2进了图基本就一拉索需要考量,其他就是思考怎么跳跳乐。当然跳跳乐环节水平不低。
5. 补充. 攀爬经常穿模,部分支线无法读取语音,部分支线有错别字(非的真高啊

就写这么多,如果有关于奖杯问题可以问我我很乐意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