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们很可爱吧 关注:267,696贴子:2,034,159

个人对于MtF现象的认知经验分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我觉得
开始我以为会有“真正的自我”这个东西,到最后发现并没有,我甚至可以找到平行世界的另一个自己。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2-02-19 13:45回复
    原来我与电脑的区别只不过是比它多出个边缘系统(情感脑)和爬行动物阶段就有的条件反射弧(本能脑)罢了。而这些也只不过是作为生物的特质,是隶属于基因的表达。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2-02-19 13:46
    收起回复
      2025-08-05 19:39: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以为性别认同障碍单纯是心理障碍,就像我过去写过的帖子,吧友说是心魔作祟罢了。诚然,通过一篇文章的文字表述,读者可以窥探出我的心理活动,而我自小成长而来的心理障碍也在字里行间一览无遗,但是很多事情的细节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清楚的。后来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发现事情本身并没有那么简单——精神心理因素仅仅只是一个推因,并且这个因素经常被高估,如果把易性症的发病都归为心理问题也明显是犯了唯心主义错误。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2-02-19 13:47
      回复
        除了精神心理因素以外,其他还有家庭社会因素、神经影像变化和遗传因素(敲重点)等等。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2-02-19 13:47
        回复
          家庭社会因素。这里可以细分为原生家庭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
          众所周知原生家庭对于孩子性格的养成起到非常大的影响,摆脱原生家庭的桎梏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为数不少的xyn在成长中普遍存在缺乏安全感和情感忽视的状况,并且由于社会的不接纳和公众的不理解,长期生活在否定的环境中,在心理科临床诊断中普遍表现出非常高的边缘性人格特征。相关研究发现存在孤独谱系病症的青少年存在性别认同障碍的比例相比普通人更高。教育心理学认为内向性格的养成,主要表现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尝试更多与监护人进行情感互动但并未明显得到更积极的回应造成的,久而久之孩子下意识地发现监护人对自己的照料跟自己的外向表达关系不大,遂认为外倾是不必要的。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以楼主自己为例,我在初中之前其实是非常外向的ESFP表演型人格,父母为我创造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我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是全校的掌上明珠,成绩第一才艺稳C,越干越来劲,正向激励反馈拉满,同时给我深深烙下了自恋的根源。而之后的家庭变故经历以及接踵而至的青春期变化让心智化程度不高的我猝不及防。家庭矛盾使我变得缺乏安全感,青春期变化让我开始嫉妒起同龄的女孩子,因为从初中阶段开始女孩子在成绩和社交等方面展现出了近乎是迸发式的威力,而我将诸如受欢迎程度减少等主观感受不正确地归因给了我的生理性别,从而为日后的心理障碍埋下伏笔。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2-02-19 13:48
          回复
            社会文化因素。在性别刻板印象中,男性是E(外倾)S(感觉)T(思考)J(判断)型人格,也就是信奉“我的地盘我的人”的监督者人格;女性是I(内倾)N(直觉)F(情感)P(理解)型人格,也就是待字闺中内秀知性的治疗者人格。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跨性别者的比例存在差异(mtf对比ftm),楼主认为这跟当地的社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抛开经济发展程度、社会法治程度和包容开放程度以及平权观念的推进等不谈,各国文化里对于理想中的男/女性标准不一。以中国为例,受长久以来的文人士大夫教育所影响,在中国古典审美中最受喜爱的男性人格是INTJOH(内圣外王)和INFPOH(傲骨文人);最受喜爱的女性人格是INFPBH(婉约佳人)和INFJBA(梦幻仙灵)。但MTF因为性别身份遭受的歧视和暴力,相比于跨性别男性(FTM)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基于这一点,我强烈怀疑当前社会本质上依然是父权社会。社会对于女性性别角色的要求偏向于“柔弱”,“依附”而对男性性别角色要求偏向于“坚强”,“责任”,致使MTF在遭遇负性生活事件时的抗逆力相对更弱。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2-02-19 13:48
            回复
              神经影像变化。中国科大教授周江宁在1995年和他的导师荷兰神经生物学家Dick Swaap发表了一个发现,神经影像显示跨性别群体的下丘脑终纹床核区域与原生性别对照组不同,而与性别认同对照组存在高度相似。脑科学的探索发现,终纹床核区域与人的内分泌、内脏活动及性行为息息相关,而终纹床核束路联系的相关区域主导着人的事件警戒、社会威胁感知、外部威胁感知和内部生化威胁感知等等。也就是说,一个MtF男跨女跨性别者如果天生拥有和女性类似的终纹床核结构,那么她将拥有和原生女性高度相似的社会直觉。然而因为原生性别的关系她必然被指派作为男生进行学习和生活。我国自古以来就讲“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由于社会文化因素造成男女生的沟通隔阂,这样一来就形成一种局面:男生视角对女性的认知是有偏差的,例如认为女生更受欢迎,女生更具备社交优势。那么存在这种假设——在成长环境下,可能是注意到女性在同龄人中的受欢迎程度。也可能认识到女性,尤其是母亲,天生具有社会直觉;所以为了获得社交能力,潜意识里渴望开始模仿女孩,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性别认同的困扰,开始自我厌恶并想成为别人。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2-02-19 13:49
              回复
                遗传因素。相关科学研究显示kua性别者涉及雄激素表达的基因片段长度较长,这也许可以解释mtf的脑部发育雄性化程度不够的现象,毕竟同样是十月怀胎,咱又不是哪吒,到点儿就得出gong了,如果能多在富含激素的yang水里浸泡两年,会不会也能恢复成正常的男人脑呢?
                脑科学和遗传学对人类的探索只能算是冰山一角,更多的谜底还等待着科研工作者们去一步步揭示。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2-02-19 13:57
                回复
                  2025-08-05 19:33: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网上有关mtf的讨论不多,想具体了解这部分人就得深入圈子,但是随着样本越来越多,总结下来发现这些人具有共性。
                  例如,像jinxing老师,再比如我自己。曾经是表演者人格,然后...表演者***较容易患分离转换障碍,也就是俗称的yi症,大胆提出一种假设...会不会是因为yi症才觉得自己是女人?正常人分离转换不存在障碍,做个白日梦梦见自己是女人,梦醒了该干嘛干嘛,而我们会不会因为这个障碍永远都“醒”不来?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2-02-19 13:57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2-02-19 14:06
                    回复
                      在这里我想要为二次元正名一下,因为楼主本身是个自从读初中以后就几乎不看动画片的人(12岁以后唯一完整看过的一部动漫是Re0,看它的动机是为了理解网上的一些梗,毕竟现在的网络环境,人均谜语人梗小鬼,说话都加密,什么神友兔友整得我一头雾水),而我想表达的是并不是这些人被二次元洗脑魔怔了,只是二次元中的内容:比如不切实际的幻想、自由的情感表达等等更投其所好罢了。像我这种对二次元不感冒的,但是本身就是有认同障碍,即使读语文课本(例如莫泊桑的小说)也会产生想要挣脱原生性别躯壳的想法。二次元仅仅是个幌子,就像家长把孩子厌学归因到游戏影音娱乐上一样。如果你家孩子把娱乐转化为工作,然后像高三学习一样高负荷地工作,你会发现你家孩子... 厌娱?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2-02-19 14:07
                      回复
                        话题扯太多了,最后写一些走这条路的注意事项吧。
                        那些扭曲的认知、心理障碍需要被纠正。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2-02-19 14:10
                        回复
                          比如认为女性更具备社交优势。这个时候就要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的社交圈子了,你结识的女生够不够多,能不能涵盖全部的类型,还原社会的原貌?据我所知,能在男生圈子里面崭露头角的女孩子绝非等闲之辈,她们能当交际花不是没有原因的。可能很多女孩子在男生眼里存在感不高,幸存者偏差吧。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22-02-19 14:10
                          回复
                            认为女性更容易得到真爱。在顺女社群里有这么一种说法:越是缺爱的女生,越容易化身“渣男吸铁石”,她们恋爱经历一路上会更容易遇到渣男,从而一次又一次地被伤害。而mtf缺少女性成长经历,对男人的辨识度几乎为0,那就是渣男吸铁石PLUS了。你如果想找到正常男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平衡好你的心态。所谓奔着爱去吃糖去手术的,想想墨菲定律,越担心的事情越会发生。我是个铁头娃,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撞破了南墙,只见一幅金字招牌,上面写着:“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22-02-19 14:11
                            回复
                              2025-08-05 19:27: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认为另外一种性别有性别红利。没有所谓真正的红利,只有你认为的红利。你认为可以天天名正言顺地穿小裙子翘兰花指是红利,那就是红利。但是你可要想好了,“红利”是相对的概念,而不是绝对的概念。你接受了红利也就意味着做出了判断与抉择,你准备好迎接它的另一面了吗?打个比方,你看重金钱,你选择了金钱,你愿意为了金钱而失去一些朋友吗?
                              可能从单方面来看,女性具备一些婚恋市场上的优势,比如天生拥有生育资源的砝码。但是请务必记住,走这条路就是在极大幅度地打压自身的婚恋价值!走这条路就是在极大幅度地打压自身的婚恋价值!走这条路就是在极大幅度地打压自身的婚恋价值!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22-02-19 14: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