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吧 关注:145,790贴子:1,274,355
  • 15回复贴,共1

意识如何从动物的本能反应发展到人类的意识思维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和环境有关么,是使用了工具么,工具是因为有了人才有工具么,还是有古猿就有了工具,是由于实践么,实践在古猿的时期也存在么,是由于古猿的两种活动方式么(面向首领和群居意识继承),脑子有点乱,有没有人理一下思路,环境,实践,工具,古猿的存在方式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2-16 13:10回复
    我认为智人时代以前的人类仍然是“会使用工具的动物”,而不具有现在社会意义上的人类意识。
    元谋人蓝田人同峨眉山猴子的唯一区别是把扔石头及利用自然物当成了谋生的手段,或者说:丧失了动物拥有的某些比较优势的情况下不得不发展新的技能求存。
    能够跨越小族群的通婚联姻形成具有共同凝聚力的部落,这就是典型的人类意识和人类行为。从顶级猩猩到人类的关键一步是智人水平的复杂语言及描述抽象事物。


    IP属地:河北4楼2022-02-16 18:57
    收起回复
      2025-10-19 04:18: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觉得是在人产生想象力和推理能力的那一刻开始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2-16 21:00
      回复
        观察历史现象及其本质,应当遵循一个范围匹配原则。即一定范围内一定重要性的事件应当匹配一个相近范围相近重要性的原因。比如一根马钉害死了一个将军,作为将军之死这件事,劣质马钉只是表面因素,与将军之死不匹配,劣质马钉背后的装备质量太差才应该是主因。
          观察人类意识的进化也应遵循这一匹配原则。动物的进化确实应当遵循进化论原理,经由自然选择逐步进化。但是在人类出现之后,进化论出现了明显转折,即人类作为能够思考能够集体组织能够使用工具的生物,对其他生物产生了碾压性的优势。这一优势似乎不再适用于进化论原理。而深究古人类的种种优势的问题上,又容易陷入细节之中,而导致因果失配。应当注意到,人类的进化本身是生物进化的必然方向。从海洋生物发展到陆地生物,从冷血动物发展到恒温生物,是进化发向,从肉体机能的进化到智力水平的进化也是一种进化方向。在人类出现之前,灵长类也好,海豚、猫、鼠等生物种群也已经超着提高智力的方向进化了。人类不过是其中进化最快的一类罢了。如果非要在实践方面、掌握工具方面等因素上找原因,那么就变成了另一个问题:意识发展(智力进化)过程中的阶段性因素有哪些。
          因此,人类意识的进化是智力进化的必然结果,就像苹果熟透了从树上掉下来一样,是必然的历史过程。决定这一进程的是生物进化的基本矛盾——有限的生存资源和生物种群生存需要之间的矛盾。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实践能力并不是人类所独有,而是一切智慧生物的普遍现象,只是当前已知的智慧生命只有人类罢了。实践能力本身是智慧生物从非智慧生物进化而来的结果。如果一定要寻找阶段性关键因素,那么应当在具体的矛盾中的寻找,比如我们知道人类大脑是高度发达的,但是脑容量的扩大导致生育时间延长和生育能力削弱。那么,是什么原因淘汰了那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类祖先?首先肯定有交流的因素,一个不能在集体中配合其他成员的个体是无法生存的,其次肯定有使用工具的因素,一个不能使用工具的个体肯定不如使用工具的个体,再次肯定也有装饰与自我意识萌发的因素,一个善于找到配偶的个体肯定比不善于找到配偶的个体更能把基因流传下去。当然,还能找到一些其他因素,但我相信,更有可能是在大的进化方向既定基础上上述各类因素的交织和积累堆砌而已。
          那么,为什么生物进化会从肉体进化转向智力进化呢?首先应当认识到生物本身从植物到动物,是复杂度不断提升的。也就是说,生物进化在大方向上是越来越复杂的,只在一定阶段表现为肉体的进化。其实在哺乳类之前,蚂蚁和蜜蜂已经开始了集体生活,它们通过信息素等特定方式实现了一定的智能化。但是即使如此,它们的族群仍然太过脆弱。这就说明,智力进化和肉体进化本身是平行的两个进化方向,而且应该是先从弱小的生物上先出现智力进化的趋势,这不难理解,弱小生物生存压力更大罢了。问题是弱小生物本身受限于肉体的上限,因此无法突破生态链的地位。昆虫之后是一些两栖类,再之后轮到哺乳类,一次次试错后古人类突破了生态链的地位,来到生态链的顶端。但这还不够。到这里需要再提供一个生态链的视角。通过提高肉体能力提高或者保持生态链地位,是大多数动物的特征,只有在肉体无法进化的时候,智力进化才会凸显。然后发现一个特殊环境的孕育作用,即森林。森林这个环境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木本植物出现之后产生的。在含氧量大幅度降低后,自然界中能够推倒大型树木的动物已经几乎没有了。所以产生了相对个头较小但更聪明的森林动物。草原生物也是集体生存的,但是因为没有树木限制,所以很多森林动物来到草原又更多的进行肉体进化。在人类之前,猫和狗就走出了森林,但是它们没有进化出智力,古猿也走出了森林,为什么能够保持智力进化的方向呢?我认为是古猿较快的得到了生态链顶端的位置,而不像狮子和大象这类哺乳动物是经历了较长时间肉体进化才得到的顶端位置。
          最后形成的逻辑链是这样的:根本矛盾(有限资源与生物生存)→进化基本趋势(复杂度越来越高)→进化方向的矛盾(肉体进化与智力进化)→生态链地位的矛盾(低层生物的进化偏向智力,高层生物偏向肉体)→【支线插入 生物对环境改造的反作用(氧含量减少、大型植物出现改造了自然环境)→】智力积累压倒了肉体积累(偶然性因素:古猿走出森林,凭智力优势走到生态链顶端)→人类(同时开启了人类间的内部竞争)。


        IP属地:江苏8楼2022-02-17 12:04
        收起回复
          使用工具是非常重要的一部。
          高等动物本身使用工具的过程,也会对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产生影响,比如人的手部非常灵活且感官灵敏,这显然就是为了适应使用工具的情况而进化而来,而在大脑中也必须进化出能够灵活控制手部的区域,久而久之,这个过程不断深入不断提高,至于意识,也是要建立在脑部功能极为发达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的。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2-17 12:41
          回复
            谢谢大家的回复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2-20 09:27
            回复
              使用工具和学会保存工具,使用工具很多动物都会,但是保存工具意味着人将工具当成了自己手的延申


              IP属地:广东11楼2022-02-20 18: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