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粤”字谈起
粤语以“粤”命名,广东也简称为“粤”。这个“粤”字,究竟是什麽意思? 查《说文解字》:“粤”者,“亏也。”这与粤语,与广东,毫无关系。此义项今已不用,连《辞海》也未收。 广东之所以简称为“粤”,是因为古代曾系“百粤之地”。“百粤”是个音译词,又写作“百越”。曾有人认为:“粤”(越)指少数民族,“百”则意味着多。例如《通考?舆地考》:“越以百称,明其族类多也。”其实,在古代,不管是广东土著还是中原汉人,都不可能对民族作出科学的区分,当然不可能将广东土著分为若干个民族。笔者认为,“百”跟“粤”一样,都是个译音,与“一百”中的“百”没有关系。
“百粤”乃是古代岭南土著的自称,跟今天的壮族自称bouxdoj(布壮)有点儿相似。而汉族,则称为bouxgun(布官,即官族)。boux(布)是壮语对各民族称呼中的第一个音节,意思相当於“族”或“人”。boux(布)与“百”读音相近,古代译为“百”是有可能的。除壮语外,傣族、布依族语言也有类似的说法,如“布依”本身就是个民族自称,其读音与“百粤”接近。因此,“百粤”的意思是“粤族”或者“粤人”。
再看DNA测定,有文章说南方汉人是粤人!
三、南蛮文化暗藏控诉秦始皇侵略!
龙母是古代百越民族中的一位著名人物。在南国的“龙的传人”的眼中,龙母就是他们的一位伟大而又仁慈的母亲。
在传说中,龙母是伟大的,她勤劳、聪敏,不仅有“利泽天下”的理想,而且有“利泽天下”的本领,善织能耕,心灵手巧,既有扁鹊的医术,又有预测风雨,先知祸福的超人功能,更感人的是,她还确有“利泽天下”的实绩,战国和秦时的西江流域还属蛮荒之地,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当险恶,龙母率领南越、西瓯的群众开荒山、治旱涝、导江河、抗洪水,战胜许多自然灾害,使苍生得以安居、生自、繁衍、发展,且因有豢养五龙,雨泽万方,秦始皇礼迎未果的神话故事,而备受爱戴和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