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吧 关注:1,096,562贴子:4,962,828
  • 3回复贴,共1

广东才是民族团结模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妖言惑众一下,言论自由,就看你能不能分辨真理


1楼2010-05-16 15:14回复
         无聊的帖子
    


    4楼2010-05-16 15:16
    回复
      2025-08-17 09:00: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公元前208年,赵佗封关、绝道;3年后,于公元前205年兼并桂林、象郡,从而统一了岭南地区;公元前204年正式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禹。这是岭南第一个都城。  
           南越国的疆域与秦设三郡辖区相当,北、东、西三面分别与长沙、闽越、夜郎三国交界,东及南面濒临南海,“东西万余里”的广大地域。大体上东接泉州,北以五岭与江西、湖南交界,西北至广西西北部的南北盘江(红水河上段),西南到今越南的中北部地区。  
           如何对南越国的广大地域实行有效控制和实际统治;是摆在赵佗面前的关键问题,这方面,赵佗是有独创性和取得成功的。  
           在政治上,实行郡国并行制,仿效汉朝制度,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并实施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确保政治上的有效控制和实际统治。  
           在军事上,设立将军、左将军和校尉制度,又分为步兵、舟步和骑兵,对号称“带甲百万有余”的军队实行有效指挥和控制。  
           在经济上,推广使用铁农具和耕牛,改变以前的“刀耕火种”和“火耕水耨”耕作方法,大量发展水稻、水果和畜牧业、渔业、制陶业、纺织业、造船业,并发展交通运输和商业外贸,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日益改善。  
           在文化上,首先是汉文字的使用,《粤记》说“广东之文始尉佗”,出土文物发现不少汉字。百越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越舞和汉式舞。还有编钟、铜乐器和各式饰画、壁画等。  
           在民族政策上,赵佗实行“和辑百越” 的政策,提倡汉越通婚,尊重越人风俗,促进融合和社会和睦发展。 


      5楼2010-05-16 15:16
      回复
        一、从“粤”字谈起     
            
             粤语以“粤”命名,广东也简称为“粤”。这个“粤”字,究竟是什麽意思?     查《说文解字》:“粤”者,“亏也。”这与粤语,与广东,毫无关系。此义项今已不用,连《辞海》也未收。     广东之所以简称为“粤”,是因为古代曾系“百粤之地”。“百粤”是个音译词,又写作“百越”。曾有人认为:“粤”(越)指少数民族,“百”则意味着多。例如《通考?舆地考》:“越以百称,明其族类多也。”其实,在古代,不管是广东土著还是中原汉人,都不可能对民族作出科学的区分,当然不可能将广东土著分为若干个民族。笔者认为,“百”跟“粤”一样,都是个译音,与“一百”中的“百”没有关系。
        “百粤”乃是古代岭南土著的自称,跟今天的壮族自称bouxdoj(布壮)有点儿相似。而汉族,则称为bouxgun(布官,即官族)。boux(布)是壮语对各民族称呼中的第一个音节,意思相当於“族”或“人”。boux(布)与“百”读音相近,古代译为“百”是有可能的。除壮语外,傣族、布依族语言也有类似的说法,如“布依”本身就是个民族自称,其读音与“百粤”接近。因此,“百粤”的意思是“粤族”或者“粤人”。    
             再看DNA测定,有文章说南方汉人是粤人!
        三、南蛮文化暗藏控诉秦始皇侵略!
        龙母是古代百越民族中的一位著名人物。在南国的“龙的传人”的眼中,龙母就是他们的一位伟大而又仁慈的母亲。
        在传说中,龙母是伟大的,她勤劳、聪敏,不仅有“利泽天下”的理想,而且有“利泽天下”的本领,善织能耕,心灵手巧,既有扁鹊的医术,又有预测风雨,先知祸福的超人功能,更感人的是,她还确有“利泽天下”的实绩,战国和秦时的西江流域还属蛮荒之地,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当险恶,龙母率领南越、西瓯的群众开荒山、治旱涝、导江河、抗洪水,战胜许多自然灾害,使苍生得以安居、生自、繁衍、发展,且因有豢养五龙,雨泽万方,秦始皇礼迎未果的神话故事,而备受爱戴和拥护。
        


        9楼2010-05-16 15: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