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往年,考研初试成绩公布时间在2月下旬,大家密切关注研招网和学校官网信息。第一时间查询成绩,为下一步的复试或调剂做好准备。鉴于当前疫情状况,今年仍采取线上复试的可能性较大。
初试成绩出来后,如考生对本人成绩有异议,可在规定时间内向学校提出成绩复核申请。具体要求会在学校官网发布。如初试成绩较高,则可以专心准备复试;若预估在国家线附近,则要复试调剂两手准备,及时查询有缺额的院校信息。
复试的细则由学院制定。复试时使用研招网的远程系统,提前会有测试和模拟,腾讯会议作为备选平台。一志愿考生和调剂考生同时进行,分开排名。
一、提交资料
1.初试准考证。
2.学历学籍材料:非应届毕业生提交《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交《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要求在2022年9月前有效;学生证原件(带照片页)。
3.大学成绩单。
4.有效身份证原件正、反面。
5.本人签署的《诚信复试承诺书》。
6.报考定向就业的考生与定向单位签订的培养协议。
7.“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计划”考生还需提供《退出现役证》原件、《入伍批准书》复印件(加盖管理部门公章、注明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8.享受初试加分或照顾政策的调剂考生需在调剂志愿的备注栏声明,并提供相关佐证材料原件。
二、复试内容
1.英语听说能力测试(50分)。
2.专业知识测试(100分):通过对复试科目内容掌握情况(50分)及考生大学期间成绩、毕业论文、科研成果等(50分)方面,了解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考生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
3.综合素质和能力测试(50分):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社会实践、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协作精神、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三、复试流程
⑴审核复试考生身份信息。
⑵随机确定考生复试次序。
⑶考生按照指定时间在线等待复试邀请。
⑷向考生核实其基本信息并进行复试。
⑸由教育学院复试组组长宣布面试开始并强调面试注意事项。
⑹考生依次进入在线复试随机抽取题目并作答。
⑺复试结束后考生注意接收短信通知,并及时确认拟录取。
添加微信15076080392,获取复试指导。
初试成绩出来后,如考生对本人成绩有异议,可在规定时间内向学校提出成绩复核申请。具体要求会在学校官网发布。如初试成绩较高,则可以专心准备复试;若预估在国家线附近,则要复试调剂两手准备,及时查询有缺额的院校信息。
复试的细则由学院制定。复试时使用研招网的远程系统,提前会有测试和模拟,腾讯会议作为备选平台。一志愿考生和调剂考生同时进行,分开排名。
一、提交资料
1.初试准考证。
2.学历学籍材料:非应届毕业生提交《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交《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要求在2022年9月前有效;学生证原件(带照片页)。
3.大学成绩单。
4.有效身份证原件正、反面。
5.本人签署的《诚信复试承诺书》。
6.报考定向就业的考生与定向单位签订的培养协议。
7.“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计划”考生还需提供《退出现役证》原件、《入伍批准书》复印件(加盖管理部门公章、注明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8.享受初试加分或照顾政策的调剂考生需在调剂志愿的备注栏声明,并提供相关佐证材料原件。
二、复试内容
1.英语听说能力测试(50分)。
2.专业知识测试(100分):通过对复试科目内容掌握情况(50分)及考生大学期间成绩、毕业论文、科研成果等(50分)方面,了解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考生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
3.综合素质和能力测试(50分):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社会实践、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协作精神、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三、复试流程
⑴审核复试考生身份信息。
⑵随机确定考生复试次序。
⑶考生按照指定时间在线等待复试邀请。
⑷向考生核实其基本信息并进行复试。
⑸由教育学院复试组组长宣布面试开始并强调面试注意事项。
⑹考生依次进入在线复试随机抽取题目并作答。
⑺复试结束后考生注意接收短信通知,并及时确认拟录取。
添加微信15076080392,获取复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