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吧 关注:667,478贴子:31,698,729
  • 3回复贴,共1

转发:怎样打好“业余”乒乓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发:怎样打好“业余”乒乓球
一、特点形成期。选手对基本套路的练习和掌握的侧重点不同,形成了个人技术特长。在特长形成的同时,特短也同时形成。这个阶段也可以称为基本套路期。
二、攻击强化期。由于形成自己特长与特短的球手在与他人的交手中逐渐总结经验,希望能提高比赛成绩,由于对比赛本质规律了解的不足,很容易把自己输球的原因放在自身攻击力不强这一点上,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自己的攻击力。处于攻击强化期的球友一般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单板质量提高期。处于这个阶段的球友会想尽办法提高单板的质量与杀伤力,总之,暴力是他们的座右铭,一板打死对手是他们最终的追求目标。第二个阶段叫火力覆盖区。处于这个阶段的球友的单板质量和杀伤力都已经相当可观了,在这个阶段他们会追求效果的扩展,比如爆冲的球友会努力追求不仅仅在近台能冲,在中台也能。不仅仅在正手位能冲,在侧身位也能。不仅仅能冲上旋,也能冲下旋等等,他们最求的是单板技术的最大利用效率。打到这个阶段的球友在对进攻的理解和自身实力已经相当不错了。但总会碰到他们赢不了的对手,无法用一种技术来对抗的球路。这时有部分有头脑的球友会进入第三个阶段,即手段丰富期。这部分球友已经明白,在和不同特性的对手在不同性质的战场上交锋时,仅靠一把大砍刀或大炮是不够的,他们还需要一把长剑或是步枪,甚至是一把匕首或手枪,以在不同的战场解决不同的对手。处于这个阶段的球友对各类攻击技术手段的丰富孜孜以求,想尽一切办法把先进的技术融入到自己的技术体系之中。度过了这个阶段的球友在进攻能力上事实上已经达到了融合期高手的水准。但由于防守和控制的不足,技术体系漏洞的存在,使他们的比赛成绩相当的不稳定,也就是所谓的遇强不弱、遇弱不强。如果不能对比赛规律进入到更深刻理解的层次,绝大部分业余中级水平的选手困在此处甚至是终生也无望突破。
三、防守强化期。进入防守强化期的球友对球的理解已经比处于攻击强化期的球友上了一个台阶。起码搞明白了一局比赛是由两方人共同完成的,你想打死对手不假,对手自然也有打死你的权力。球打到一定的水准和高度,基本上每个对手都拥有不错的进攻火力。所以更高的技术运用恰恰是能抗住对方的进攻不被对方打死才成为比较全面均衡的技术。而道理虽然简单,但真正能这样做并且能够取得一定效果的人却不多。原因何在?一是心态关难过。练好防守的先决条件就是心态平和,平时不过分注重成绩。甚至要有即便被对手打得满地捡球,仍能咬牙伸出大拇指给对手以赞赏的胸襟。这也是老年球友多防御出色,而年轻人却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毕竟年轻人血气方刚,不注重抗衡,业余的一般又没有教练逼着,自然就能不练就不练喽。所以说防守好的业余年轻球友实非常人也。二是技术关难过。与进攻技术多为发力球相比,防御技术多为借力甚至是加力、减力球。在整体架构的要求上与进攻技术截然不同甚至相反。比如站位更远、重心更高(便于向下压)、脚下更实、手腕更固定,手感更好等巨大差别,很多有利于攻击的好习惯甚至就成为不利于防守的恶习。对一般习惯于进攻的球友来说,能否适应这么巨大的转变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正因为进攻与防守存在着诸多的矛盾,所以把进攻与防守技术整合起来形成比较完整而均衡的技术体系的难度就尤为巨大。对于大部分业余球手来说,这是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来磨合的。这也是为什么业余球手出成绩一般起码在三十岁以后,球龄起码在十年以上的主要原因。
随着练习者防守经验的增加,真正用心的球友自然会发现对手本次进攻球的球性、线路等特性与自己上一板给对手的球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定的联系。比如我总结了一些联系如下:我上一板给对手的球速度越快,对手攻过来的球越快,这是因为对手如果想打到球,就必然要提升挥拍速度,否则就会失去击球点,这必然会带来球速的增加。我上一板击球的角度越大,也就是越斜,对手回球的角度也越斜。我上一板击球的落点离底线越远也就是越短,对手以高吊球回击的概率越大,因为到了底线附近球往往以变成下降期,必须够着往上拉才能拉回去。我上一板击球的落点离底线越近也就是越长,对手以前冲或爆打回击的概率越高。我上一板击球的下旋越强,对手攻回来的球上旋越强等等。可以在比赛中体会一下。这些联系说明了自己上一板球和对手回球之间的特定关系,也就是说,只要能控制住自己上一板击球的特性,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对手甚至让对手按照自己的设定的球性乃至于线路进行回击。上一板的控制与下一板的攻防间存在着深入的联系。这将极大地降低防守的不确定性与难度,大大提高了防守实力。理解了这一点的球友就进入了防守的第二个层次,即主动控防期。处于这个阶段球友的练习目标是通过对自己上一板击球特性的有意控制,来限制对方攻击球的特性,以达到降低防守难度,提高防守效率的目标。把被动防转化为主动防。控好了才可能防好。毕竟要是上一板控制不住总出近网半高球的话就是国家队也没把握能防回去,防守对方发足了力的暴打爆冲这和扑中点球的概率是差不多的。但从防守实力上说,度过了主动控防期的球友已经达到了防守能力的顶峰,他们需要的是把这种强大的防守能力有效利用起来以形成利益最大化的局面。如此他们将进入防守强化期的第三个也就是最高的层次即防守攻击化阶段。进入防守攻击化阶段的球友对防守技术的理解已经达到了战略的层次。他们弄清了攻击与防守这两种矛盾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不再把防守当成是一种被动或从属的技术体系,主动控防技术其实是一种攻击辅助技术,不仅仅可以消弭化解对方的进攻,还可以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条件甚至还可以直接得分。换句俗话讲叫软刀子同样可以杀人。处于这个阶段的球友在实战中显示出如下特点:不轻易起板攻击,也很少和对手打面对面的对抗。依靠强大的防守与控制能力与对手周旋,娴熟使用发力、借力、减力防守技术,配合欺骗性的假动作,使回球的球性差异变化大,线路与落点变化多,破坏了对手连续进攻,使对方的进攻变成“被动性进攻”,甚至直接失误送分。这看起来是一种意识战术:即示敌以弱,麻痹对手,避其锋芒,击其惰归。实际上需要丰富的球技与手感去支撑。
很多对球理解不深的年轻球友不能深刻了解对手的高明之处在哪里,可能对方很少进攻,殊不知死在老球友软刀子下的自我感觉良好者数不胜数。实际上控防俱佳的业余球友才是业余选手综合实力真正的试金石。这一点与专业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专业领域的防守面临的是全台无死角极高质量的连续进攻,仅靠防守是抗不住的,双方都受过系统训练,一来一往中都暗控弑机,除了也许的无谓失误外,谁能把谁控死?并不是说控制对专业队员来说失效了,而是说明过渡性技术都实力相当,甚至登峰造极,水平相当是谁也控不了谁的。所以业余球友们看到的精彩得分球都是一方把一方攻死或防死,其实最大的玄机还不在攻防,而在于攻防之间的控制强化期。
再谈一下练球,一定要慢慢地用心体会,先慢下来,等你练到动作合理了,会交换重心了,再快起来,那是真快,而且会感觉快的非常舒服。假如一上来就只求快,只求发全力,不是建立在客观条件下的快和发力,那是盲目的,练到最后,你只能跟一个人练球了。为什么?因为你俩打熟了。业余爱好者这种情况很常见,比如这个人可能在某高校是非常好的选手,你在业余段位上可能跟他差两段、三段,但是你俩天天一起打球,一起练的时候,人家看着水平是一样的,但你找个水平和他差不多的陌生对手打,你会输的一塌糊涂。这就是乒乓球的特点:你跟同一个人练的时候,把许多的问题都掩盖了。比如这人发球非常好,十个人里九个人吃,但到你这里就不吃了。为什么?你都接半年了,还吃吗?闭着眼睛都知道球到哪里去。所以还是那句话,我们不要求大家像马龙那样练“万人敌”,但是得合理地判断不同球性并加以合理的处理,业余球友常见“一招鲜”,即是用某一种特长技术去处理任何球,所以常常会发生不合理击球失误连连乱了阵脚。
最后讲下击球中的调节问题。在实战中,我们无法保证每一板球都在最合理的位置、最佳的击球点完成击球动作,加之比赛中有很多不可预测的情况,这会导致步法跑动不够精准,击球动作变形的现象。高水平选手在训练中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功,对击球原理的认识越来越深。无论在什么位置击球,只要能够在触球瞬间制造足够的摩擦,只要能够制造合理的弧线,只要能够利用身体或手臂的力量增加回球的威胁,这样的击球就是“合理”的。
我们无法将身体移动到最佳的击球位置时,就必须依靠身体、手臂、手腕的调节来回球,为了提高回球的质量,我们必须在击球瞬间观察对方的动向,争取在速度、旋转、落点方面做文章,从而占据优势。
很多业余爱好者习惯于在被动或者击球位置不佳的情况下贸然发力,希望通过搏杀来扭转局面,这样往往会造成直接失误,因为此时我们忽略了动作调节,忽略了击球点的概念。
在身体不到位的情况下击球必须要注重身体的稳定性,还要考虑到下一板的还原。通常,我们在调节击球方式时,多会运用手臂和手腕的动作,而此时,我们的注意力都放在如何能把球回到对方的球台上。但是一旦我们回球的质量过低,很容易被对方一板置于死地。因此,我们在调节技术动作的时候,要学会观察对方的站位和意图,尽量注重回球的落点和弧线,以降低对方下一板的威胁。此外,我们在回球后,要快速还原,调整好身体重心,力争在下一板球能够在最佳的位置击球,扭转局面。


IP属地:江苏1楼2022-02-11 14:51回复
    隔一段时间,就会把这篇文章拿出来读读。每次读,都有新的体会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2-11 15:58
    回复
      2025-08-02 12:22: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写的很好,深有体会!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2-14 23:23
      回复
        写的不错 学习了 我起码要看到腻为止!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9-23 17:35
        回复